仲裁员的回避事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09 20:01:55 319 人看过

仲裁员的回避包括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两种。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申请回避是指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

一、国际商事仲裁规则

1、当事人收到仲裁委员会转交的仲裁员的声明书及/或书面披露后,如果以仲裁员披露的事实或情况为理由要求该仲裁员回避,则应于收到仲裁员的书面披露或10天内向仲裁委员会书面提出。逾期没有申请回避的,不得以仲裁员曾经披露的事项为由申请该仲裁员回避;

2、当事人对被选定或者被指定的仲裁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产生具有正当理由的怀疑时,可以书面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请求,但应说明提出回避请求所依据的具体事实和理由,并举证;

3、对仲裁员的回避请求应在收到组庭通知之日起15天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如果要求回避事由的得知是在此之后,则可以在得知回避事由后15天内提出,但不应迟于最后一次开庭终结;

4、仲裁委员会应当立即将当事人的回避申请转交另一方当事人、被提请回避的仲裁员及仲裁庭其他成员。如果一方当事人申请回避,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回避申请,或者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主动提出不再担任该仲裁案件的仲裁员,则该仲裁员不再担任仲裁员审理本案;

6、除上述第5款规定的情形外,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终局决定并可以不说明理由;

7、在仲裁委员会主任就仲裁员是否回避作出决定前,被请求回避的仲裁员应当继续履行职责。

二、劳动仲裁程序前的准备

(1)组成仲裁庭。仲裁委员会对决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在自立案之日起7日内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规则》的规定组成仲裁庭。对事实清除,案情简单,适用法律、法规明确的案件,可由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进行。

(2)对应当回避的仲裁委员会的成员、被指定的仲裁员、仲裁庭的书记员、鉴定人、勘验人和翻译人员等,作出回避决定。

(3)调查取证。仲裁庭人员应认真审阅当事人的申诉和答辩材料,调查、收集证据,查明争议事实。对于需要勘验或鉴定的问题,应提交法定部门进行,没有法定部门的,由仲裁员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各地仲裁委员会之间可以互相委托调查,受委托方应当在委托方要求的期限内完成调查。因故不能完成的,应当在要求的期限内函告委托方。

(4)拟定仲裁方案。仲裁庭成员应当根据调查的事实,拟定对劳动纠纷的处理方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5: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裁员相关文章
  • 试论特殊类型的仲裁员回避
    仲裁员是仲裁案件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素。在仲裁案件中指定仲裁员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同样,赋予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机会也正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这一权利的重要手段。仲裁员回避是指当事人有权要求与某一方有亲属或利害关系的仲裁员不能担任该仲裁案件的仲裁员。我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回避情形为:1、是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一般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对仲裁员回避的规定也多表述为有利害关系。所以,仲裁员回避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利害关系问题。正确理解和把握了利害关系,就能对仲裁员回避作出恰当地判断。一、仲裁员回避利害关系概述从广义上讲,仲裁员回避中的近亲属关系等都可以归纳为利害关系。从狭义上说,利害关系通常指的是仲裁员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存在着某种经济利益上的关系
    2023-04-25
    292人看过
  • 仲裁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应该怎么办
    如果劳动仲裁员应当回避而未回避,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仲裁员应当回避的情形: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申请仲裁员回避问题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员回避,仲裁员又可以自行回避。仲裁员的回避是指仲裁员具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情形后,依照法律的规定,自行申请退出仲裁庭,或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退出仲裁庭。回避制度是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仲裁机构实行回避制度,是保障当事人平等行使权利,保证仲裁员公正处理案件的一项重要制度。规定回避制度的意义正在于避免仲裁员的徇私舞弊、枉法裁决情况的出现,以保证仲裁裁决的公正性。(一)回避的理由回避的理由又称回避的条件或原因,亦即符合哪些条件才构成自行回避或申请回避的法定事由。各国仲裁法对回避的事由一般都作了
    2023-07-28
    273人看过
  • 如何行使对仲裁员的回避权
    为确保仲裁案件得到公正、公平裁决,仲裁法确立了仲裁员回避制度,作为保障措施之一。仲裁员回避制度,是指仲裁员在具有法定的、可能影响案件公正裁决的情形时,依照法律的规定,不参加对该案的仲裁,以保证仲裁公正性的制度。准确了解该制度并正确行使仲裁员回避权,对于公正仲裁案件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意义重大。仲裁员回避有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两种,本文仅述及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情形。哪些情况下当事人有权申请仲裁员回避?仲裁法第34条规定了仲裁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可要求其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即案件裁决结果直接或间接涉及仲裁员的某种利益。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其他关系指除上述关系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关系的存在足以影响对案件的公正裁决。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当事人申请
    2023-06-06
    418人看过
  • 仲裁员回避制度的历史演变
    对于仲裁员的回避制度,法律规定在于,首先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仲裁员应当回避,或者与本案有厉害关系的,以及对于承办的案件事先提供过咨询的,或者是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还有一种情形则是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请客送礼的仲裁员应当回避,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符合上述情形的都应该进行回避。试论特殊类型的仲裁员回避仲裁员是仲裁案件审理的核心和关键因素。在仲裁案件中指定仲裁员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同样,赋予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机会也正是保障当事人行使这一权利的重要手段。仲裁员回避是指当事人有权要求与某一方有亲属或利害关系的仲裁员不能担任该仲裁案件的仲裁员。我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回避情形为:1、是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
    2023-07-01
    291人看过
  • 人事争议,谁有权申请仲裁员回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出现特定情形的,仲裁员要自行回避,如果仲裁人员不自行回避的,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员应当自行申请回避,当事人和代理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一)是案件的当事人、代理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案件有利害关系。(三)与案件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前款规定适用于书记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和翻译人员。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共同点1、争议常见的起动一方当事人(申诉主体),往往表现为仲裁申诉人均为劳动者。争议当事人另一方(被申诉主体)为企业、单位,往往表现为仲裁被申诉人。应当说,在我国《宪法》保证下,工厂工人职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军人、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私营企业用工、农民工、艺术工作者、自由职业者、企业家等等都是我国社会
    2023-06-27
    164人看过
  • 仲裁员与当事人可以申请回避吗
    如果仲裁员与案件或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申请回避,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1.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近亲属的;2.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3.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仲裁员独任处理吗依据相关司法规定,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处理。《人事争议处理规定》第十一条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是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人事争议案件的基本形式。仲裁庭一般由3名仲裁员组成。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1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主持仲裁庭工作;另两名仲裁员可由双方当事人各选定1名,也可由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指定。简单的人事争议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可以指定1名仲裁员独任处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仲
    2023-07-25
    304人看过
  • 仲裁员回避利害关系概述
    从广义上讲,仲裁员回避中的近亲属关系等都可以归纳为利害关系。从狭义上说,利害关系通常指的是仲裁员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存在着某种经济利益上的关系,或者案件的结果与仲裁员可能存在经济利益上的关系。无论仲裁法律还是仲裁规则,都没有对利害关系作出明确的界定,也都没有列出具体的种类。那么,如何来把握利害关系这一关键问题呢?笔者以为,之所以利害关系的仲裁员应当回避,是因为他在仲裁案件的审理中有可能不独立和不公正。这里说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已经发生了不独立、不公正的情节。只要当事人对该仲裁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产生正当的怀疑,就可以要求该仲裁员回避。当然,提出怀疑的当事人应当附具理由及相关证据。该仲裁员是否应回避,则应以一个合理的第三人的立场来认定。仲裁也是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方式,不过相比于诉讼,实践中选择这种方式来解决纠纷的人还是比较少。一般仲裁委员会在处理纠纷的时候,作为仲裁员如果与所要处理的案件存
    2023-03-31
    448人看过
  • 如何提起仲裁员回避申请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2023-05-01
    52人看过
  • 六名仲裁员主动申请回避
    仲裁员办案先签承诺书制度推行一个多月本报讯昨日,记者从重庆仲裁公信力建设座谈会上获悉,我市实行的仲裁员承诺书制度推行一个多月来,已有6名仲裁员在非法定回避情形下主动申请了回避。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仲裁工作取得较大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受理案件533件,案件数量同比增长68%,受案标的高达3.6亿元。市仲裁委有关人士称,在仲裁受理案件数取得发展的情况下,强化公信力建设显得十分重要。仲裁员承诺书制度,是指仲裁员接受指定或选定后,必须签署保证独立、公正仲裁的声明,承诺如实向当事人披露是否存在可能导致对仲裁独立性、公正性产生怀疑的情形。市仲裁委研究咨询处副处长展光华告诉记者,该制度一大特点就是,规定除了法定回避的情形必须披露外,对一些非法定回避的情况也必须作出披露。展光华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这些非法定回避的因素对案件的公正仲裁产生不良影响,而承诺书制度在这方面功能独特。据介绍,前不久我市一
    2023-06-06
    361人看过
  • 哪些情形属于仲裁员回避
    《仲裁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1(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2、当事人请求仲裁员回避应采用书面形式并说明回避的事实和理由。当事人知道仲裁员有需要回避的事由依然同意该仲裁员进行审理的,事后不得以此为由申请撤销仲裁。3、仲裁员回避后重新选定或重新指定仲裁员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申请仲裁员回避的程序1、回避申请的提出时间。仲裁员自行回避的提出时间,法律无明文规定。但对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时间,则是有时间限制的,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间内提出回避申请,则其申请回避的权利即归于消灭。2、回避
    2023-07-31
    169人看过
  • 仲裁员回避申请书怎么写?
    一、仲裁员回避申请书怎么写?(一)首部(1)注明文书名称。(2)申请人和被申清人的基本情况。申清人应写明其身份等基本事项或法人、其他组织的全称、地址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而被申请人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工作单位及职务。(二)正文:写明清求事项及理由:首先说明当事人间的争议已被仲裁机构受理的事实,然后指出参与本案仲裁活动的仲裁员具有法定应予回避的情形!根据此事实理由,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三)尾部:(1)致送仲裁机构名称。(2)申请人答名.申请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加盖单位公章。(3)申请日期.(4)附项:应附上可以证明被申请回避的仲裁员具有法定回避情形的证据材料。制作回避申请书时,应注意:①当事人申请回避的对象,既可以是其选定的仲裁员,也可以是对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员或仲裁机构指定的仲裁员,只要其具有法定回避情形,部可以成为申请回避的对象。②申请回避的理由一定要符合事实,应有理有
    2023-04-13
    87人看过
  • 组成仲裁庭仲裁员的回避条件及相关程序
    仲裁实行仲裁员回避制度。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送礼的;5。可能影响独立、公正仲裁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2023-06-06
    70人看过
  • 首席仲裁员的回避由什么决定
    首席仲裁员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申请,但需说明理由;原仲裁员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指定新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但是否准许,需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仲裁庭首席仲裁员为何如此重要?在足球比赛中主裁判的哨声一响,赛场上的一切都得听裁判的,哨声就是命令!主裁判的权威至高无上,除非其吹黑哨,否则其权威不可置疑。同样如此,仲裁庭首席仲裁员,人们之所以称之为首裁,就是因为他对当事人而言应当具有不可置疑的权威。法律已经赋予其足够的权力,根据我国仲裁法第53条1的规定,当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首席仲裁员不仅是仲裁程序的组织者和主持人,而且是仲裁结果的决定者和公断人。正因如此,在仲裁实践中,双方当事人对首席仲裁员的确定特别关注,首席仲裁员把
    2023-08-03
    202人看过
  • 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期限是多久
    申请仲裁员回避的期限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第三十五条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第三十六条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第三十七条仲裁员因回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者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仲裁庭也可以自行决定已进行的仲裁程序是否重新进行。
    2023-06-14
    348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裁员
    词条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裁员
    相关咨询
    • 仲裁员需要提出仲裁回避吗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10
      仲裁员可以在仲裁过程中提出回避。仲裁员应避免以下情形之一:与本案当事人和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是本案当事人或者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
    • 哪些仲裁员严重回避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员组成,设首席仲裁员。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一名仲裁员独任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在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书面通知当事人。法律规定了公职人员的回避制度,如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均对法院庭审人员的回避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仲裁庭也不例外,主要见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第三十三条,如果劳动者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向劳
    • 仲裁过程中哪些仲裁员会被回避
      湖北在线咨询 2021-08-05
      ①是案件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②与案件有利害关系; ③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 ④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⑤对承办的案件先提供过咨询的; ⑥现任当事人法律顾问或代理人或曾任法律顾问离任后不满2年的; ⑦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在同一单位工作且离开后不满2年的; ⑧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 ⑨担任过本案或与本案有关联案件
    • 仲裁员是否回避由决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0
      回避的理由,又称作回避的条件或原因,亦即符合哪些条件,即构成了自行回避或申请回避的法定事由。各国仲裁法对回避的理由一般都作了列举性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对回避的理由作了明确的规定,《自贡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第二十七条规定仲裁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自行向仲裁委员会披露并请求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或其
    • 仲裁回避的方法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7
      仲裁员在仲裁中回避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即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从而主动提出回避的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出。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仲裁委员会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会集体决定。 第二申请回避。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并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