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方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本市户籍已婚居民家庭落户满5年限购区域内限购2套住房。本市户籍已婚高层次人才家庭二套房也受5年落户时间限制户籍由外地迁入桐庐、建德、临安、淳安四县(市)未满5年的居民家庭,自户籍迁入之日起满2年且在在购房之日前2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满24个月,方可在杭州市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并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非本市户籍家庭,在购房之日前4年起已在本市限购范围内连续缴纳城镇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48个月,方可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购买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一套住房。
杭州买房的最新政策
1、自2017年3月29日起,在市区范围内暂停对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人士或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2、非本市户籍居民购买首套住房需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社保证明,并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出售新房。
3、户籍由外地迁入桐庐、建德、临安、淳安四县(市)的居民家庭,自户籍迁入之日起满2年,方可在杭州市限购区域内购买住房,并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4、企业购买杭州市住房3年后才可上市交易,在杭州部分地区暂停实施购房入户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四条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二百一十五条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
杭州2022年购房限购措施解析
234人看过
-
杭州实行户口购房限制措施
118人看过
-
环保措施的概述
162人看过
-
杭州市规定外地车辆的限行措施
97人看过
-
杭州公租房处罚措施
109人看过
-
杭州对外地车实施限行措施及具体范围
449人看过
合同成立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一项协议,该协议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有效。 合同成立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1、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2、具有主体适格的两方以上当事人; 3、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4、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 更多>
-
杭州市离婚房地产析产措施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09离婚房屋过户手续办理流程: 一、贷款未到期的所需证件: 1、凭生效后《离婚协议》(需公证)或法院《仲裁(判决)》中有关房产归属的条款; 2、《离婚证》; 3、双方《身份证》; 4、原房屋所有权或抵押权相关证明,即原按结贷款相关手续。步骤:1、到房管部门办理权属变更手续;2、到按揭银行办理按揭权利(义务)人便更手续。 二、按揭贷款已还清的:只需房地产现有者持生效后《离婚协议》(需公证)或法院《仲裁(
-
土地违约赔偿措施概述新疆在线咨询 2024-12-06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或者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也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以及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必须遵守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五条,当事人可以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合同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这些文件构成预约合同。如果当
-
过期产品处罚措施概述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25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二条,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处罚如下: 一、责令停止销售,并且没收过期的产品。 二、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下的罚款。 三、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四、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杭州限购政策有哪些杭州限购都限什么地宁夏在线咨询 2023-01-11限购: 1.杭州户口:家庭,名下杭州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限购。 单身,名下杭州已有1套及以上住房,限购。 2.非杭州户口:在杭州无房,且3年内有连续缴满2年社保或者个税,补缴不算,缴满有购房资格。否则无。 限贷:(认房,又认贷):即有房,或有房贷记录(二者有一首付6成,商贷、公积金首付比例同) 备注情况:非杭州户口,外地有一套房,无贷款记录。商业贷款,首付3成,公积金贷款首付6成。 非杭州户口,外
-
上诉保全措施的概念概述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21上诉保全是指在法院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前,为防止当事人(被告)转移、隐匿、变卖财产,依职权对财产作出的保护措施,以确保将来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这些措施通常包括查封、扣押和冻结。财产保全申请一般由当事人(原告)提出,人民法院在审查决定是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一般会考虑当事人(原告)是否有提出申请以及争议财产是否可能灭失或遭受其他危险。对于没有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原告)的争议财产,如果可能面临毁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