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与股东的权益对比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3 11:03:17 148 人看过

1、意思不同。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2、权利不同。控股股东是指直接持有上市公司绝对多数或者相对多数股份的那个股东,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个公司。3、影响不同。控股股东必需是大股东。

控股股东的职责有哪些

《公司法》第103条规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通过。。这中间并没有规定,表决通过必须根据全部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只规定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或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即可,体现了股东意思自治的原则。因此,在特殊情况下,由于出席会议的股东人数过少,导致只持有总表决权中的极少一部分表决权的股东提出的议案得到通过,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其他大多数股东都放弃的意思表示,只要股份没有转移,股东的表决权与投票权是不能被剥夺,在信托、委托甚至在被冻结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如果控股股东行使股东大会召集权、投票权和表决权时,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和程序,那么其他股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变更和确认股东大会决议无效。如果控股股东通过的股东大会决议无效,但控股股东已经实施并给上市公司造成损失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要求其赔偿损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不行施权利,其他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代表诉讼,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东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二)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挣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一的股东。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13: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控股股东相关文章
  • 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区别有哪些
    控股股东根据《公司法》第216条(二)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控股条件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证监【1997】16号)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股东:1、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选出半数以上的董事;2、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或者可以控制公司30%以上表决权的行使;3、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持有公司30%以上的股份;4、此人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以其它方式在事实上控制公司。上述所称“一致行动”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以协议的方式(不论口头或者书面)达成一致,通过其中任何一人取得对
    2023-06-15
    338人看过
  • 股东与控股股东的区别有哪些
    控股股东与股东的区别在于持有公司股权的比例不同。因控股股东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将产生实际影响,为避免控股股东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法律法规对控股股东的行为作出了更多的规范。只要持有公司的股权,不论持有的比例有多少,都是公司的股东。而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或者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可见,因持有股份占比较高,控股股东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控股股东在享有作为股东的权利的同时,为避免控股股东侵害其他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控股股东作出了以下规范:(1)控股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改制重组时应确保分离社会职能、剥离非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机构、福
    2023-02-28
    225人看过
  • 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比率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规定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比例?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反映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比率(又称自有资本比率或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投入程度。股东权益比例要适度。如果股权比例过小,说明企业负债过多,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如果股权比例过大,则说明企业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的股东权益。股东要求阅读、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经理名册、股东大会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公司应当提供。2。股东在说明其合法目的时,可以要求查阅、复制公司会计账簿。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股东行使知情权受到阻碍的,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
    2023-05-02
    346人看过
  • 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比率是如何规定的
    如何规定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比例?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剩余部分,反映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比率(又称自有资本比率或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投入程度。股东权益比例要适度。如果股权比例过小,说明企业负债过多,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如果股权比例过大,则说明企业没有积极利用财务杠杆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法、公司章程等规定的股东权益。股东要求阅读、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经理名册、股东大会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公司应当提供。2。股东在说明其合法目的时,可以要求查阅、复制公司会计账簿。3。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要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股东行使知情权受到阻碍的,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股东大会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
    2023-05-07
    227人看过
  • 股东权益及股东权益比率是如何规定的
    股东权益又称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是指公司总资产中扣除负债所余下的部分,反映了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股东权益比率(又称自有资本比率或净资产比率)是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股东权益比率应当适中。如果权益比率过小,表明企业过度负债,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等规定的股东权益1、股东请求阅览、复制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管理人员名册、股东会议记录、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的,公司应当提供。2、股东说明正当目的,可以请求查阅、复制公司会计帐簿。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请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持有公司1%以上的股份的,可以请求查阅董事会会议记录。4、股东因行使知情权受到阻碍,可以以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5、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
    2023-06-15
    254人看过
  •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
    控股股东和非控股股东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内容:1.持有股份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下的股份。控股股东持有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股份。2.表决权的不同。非控股股东没有股份有限公司的表决权。控股股东单独或者与他人一致行动时,可以行使股份有限公司30%以上的表决权。一、应该怎么证明是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关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归属,《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一)投资者为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以下情形
    2023-04-12
    481人看过
换一批
#股东权益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 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 更多>

    #控股股东
    相关咨询
    • 股权比例与股东权益6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11
      你是公司的执行董事和法定代表人,你代表公司行使公司的日常事务,但重大的事务应当得到股东会的决议,这时候进行股东会决议的时候,最大股东往往处于优势地位。如果你认为公司股东未经允许对位签订协议损害了公司利益,在公司对外承担了法律责任后,你可以股东身份提起诉讼,向最大股东索赔
    • 控股股东侵犯小股东的权益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20
      由于大股东对于公司具有控制力和支配力,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发生冲突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中小股东的侵害,目前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侵害,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主要表现为 1、违反法律或者规章故意拖延或者拒发股利; 2、不合理向董事或者控股股东担任的高管支付高额报酬和福利; 3、用公司的财产为控股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者高价租其财产; 4、对于中小股东隐瞒企业的
    • 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的权益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7
      由于大股东对于公司具有控制力和支配力,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发生冲突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中小股东的侵害,目前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侵害,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主要表现为 1、违反法律或者规章故意拖延或者拒发股利; 2、不合理向董事或者控股股东担任的高管支付高额报酬和福利; 3、用公司的财产为控股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者高价租其财产; 4、对于中小股东隐瞒企业的
    • 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权益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1
      由于大股东对于公司具有控制力和支配力,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发生冲突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中小股东的侵害,目前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侵害,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主要表现为 1、违反法律或者规章故意拖延或者拒发股利; 2、不合理向董事或者控股股东担任的高管支付高额报酬和福利; 3、用公司的财产为控股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者高价租其财产; 4、对于中小股东隐瞒企业的
    • 被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的权益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26
      由于大股东对于公司具有控制力和支配力,相对处于弱势的中小股东的利益与大股东发生冲突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于中小股东的侵害,目前主要是来自两方面的侵害,一方面是公司管理层对中小股东的侵害,主要表现为 1、违反法律或者规章故意拖延或者拒发股利; 2、不合理向董事或者控股股东担任的高管支付高额报酬和福利; 3、用公司的财产为控股股东提供优惠贷款或者高价租其财产; 4、对于中小股东隐瞒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