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是当事人一方为获取非法利益,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订立、履行合同的行为。合同欺诈管理办法有:注意了解当事人有关信息;注意了解代理人的代理权;注意采取标准的合同范本;注意对恶意履行的防范;注意支付程序。
常见的合同欺诈手段有哪些
(一)虚假的质量欺诈,在合同标示质量条款上作引人误解的不真实表示。
1、狸猫换太子——出示真样品,兑现合同时却以雁品替代,愚弄对方;(2)割头换相——,伪造或冒用产品的质量鉴定标志,促成合同签订,“诱奸”对方;(3)张冠李戴——提供虚假的产品说明书,欺骗对方;(4)狗皮膏药——谎称产品为专利产品名优产品,给人造成神秘或信任感,以售其奸。
(二)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
1、假冒他人或虚构个人的注册商标的商品为欲订合同的标的物;(2)在商品或商品包装上,印制虚假标志,标迟出厂期,延长有效期,扩大保质期,以推销劣质、过期商品;(3)仿冒他人商品标识。同类别产品、谁俏销就仿冒谁,从外观到包装全仿真,借水行舟,大树底下好乘凉。
(三)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
1、欺世盗名,伪造证明文件公章公函,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其他单位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或空白合同书,而与对方当事人签订合同,诈骗钱财;(2)假单位欺诈法,社会上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公章、合同章和营业执照,设立无资金、无场地、无设施、无从业人员的“皮包公司”,利诱被欺诈方签订合同,待对方先行履约或预付钱款后逃之夭夭。
(四)虚假的宣传欺诈
是指当事人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合同标的质量、成份、性能、用途、产地、生产者、有效期限、毒副作用等作令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诱惑他人与其签订合同的欺诈行为,包括虚伪的“有奖销售”、“限量发行”、“买一赠一”等。
(五)虚假的价格欺诈
是指当事人利用虚假或令人误解的价格条款或条件诱骗对方与其签订合同,从中渔利,往往是通过“大削价”、“大甩卖”、“大清仓”、“季节降价”、“破产处理”、节日大酬宾活动实现的;(1)虚假标注差额巨大的原价、现价,谎称降价的促销行为;(2)模糊标价,用模糊语言、计量单位诱人误购;(3)虚实两套价格,以低价成交、高价结算,先蒙人后坑人。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劳务中介诈骗:如何识别和应对?
113人看过
-
网贷欺诈是如何识别的
228人看过
-
合同欺诈的识别与防范
498人看过
-
如何识别房子销售欺诈
442人看过
-
如何识别消费欺诈行为
144人看过
-
如何应对二手房买卖合同欺诈
289人看过
合同欺诈的构成要件有: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 2、欺诈人实施了欺诈行为; 3、被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 4、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更多>
-
如何识别和认定合同中的欺诈行为江西在线咨询 2024-12-04欺诈合同是指通过签订合同的名义来实施不当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藏真相等手段来蒙蔽他人,使其陷入陷阱并违反自己的意愿,最终履行合同约定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欺诈的一方当事人会故意制造虚假情况或对真实情况进行扭曲和掩饰,使另一方当事人跳入他早已设好的陷阱中。由于当事人误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真实情况,他们可能会做出不符合自己意愿的决定,从而使欺诈者达到非法获取某些利益的目的。
-
欺诈性贷款如何识别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3在判断借款欺诈案件时,需满足以下三个关键要素:首先,诈骗者需表现出极端的金钱追求,即使是在请求帮助时也是如此,行为人具有占为己有的意图;其次,行为人在借款过程中常常使用各种虚假陈述和事实来掩盖真实情况,导致受骗者产生误解,如虚假声称借款用于某种投资或盈利活动;另外,伪装自己的财务状况,使受骗者轻信其具有偿还能力;最后,在骗取到财物后,诈骗者往往不关注债务的归还,对财物挥霍无度,例如将借款用于赌博、
-
请问如何识别价格欺诈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赵旭东:所谓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其表现形式是以虚假或者令人误解的手法骗取他人的信任,引诱他人与其交易。XX发布《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中规定了13种价格欺诈行为,如降价销售所标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务,其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符的行为。个别商场打折销售,实际上是先提高定价,然后再打折,原价100元的商品,先将价
-
欺诈性合同的形成与识别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9从本质上来看,合同诈骗罪属于诈骗罪的范畴,其客观构成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具体而言,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实施欺诈行为,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或第三人获得财产,最终导致被害人的财产损失。 在合同诈骗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必须在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虚构事实并隐瞒真相,以骗取对方当事人较大的财物。这里的虚构事实指的是行为人捏造不存在的事实,骗取被害人信任,其表现
-
如何识别和预防信贷合同诈骗湖北在线咨询 2024-12-02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签订合同诈骗钱财的案件数量不断增加,这不仅侵犯了他人财产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给经济纠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由于这些案件难以区分和经济纠纷混淆,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合同诈骗罪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该罪行的刑罚如下: -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