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师兄
法律知识
民法典
民法典总则
监护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  监护权争夺的民事法律后果
    委托监护是指监护人将自己的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承担。但委托人不能因此免除自己在监护方面应承担的责任。监护人与受托人之间的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因此监护人仍需承担责任。有关委托监护的法律效果,在实际中一个问题是,委托监护形成后,委托人是否可以因此免除自己在监护方面应承担的责任。按照债的一般原理,债务的转移需经债权人同意方能发生效力。因此,监护人作为债务人未经作为债权人的受害人的同意,就将其应负担的债务转移给他人承租,不能发生债务转移的效力,监护人的责任不能免除。委托监护的约定是一种合同关系。合同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原则上不能对第三人发生效力。所以,监护人与受托人关于监护人不承担责任的约定,不能对抗第三人。委托监护责任问题委托监护责任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监护是指在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无法自我照顾的情况下,由家庭、社会或政府等机构或个人进行照顾和保护。而委托监护则是指在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责任时,其他家庭成员或社会组织有权利委托他人代替其进行监护。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应当保障被监护人的生活和健康,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代理其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而在监护人无法履行监护职责时,其他家庭成员或社会组织有权利委托他人代替其进行监护。然而,
    2023-11-17
    96人看过
  •  精神病人刑事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是什么?
    针对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我国《刑法》规定: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1.对于犯罪时失去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2.间歇性精神病人只有在精神正常时犯罪,才应承担刑事责任;3.在犯罪时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即使犯罪时还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能力,也应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获得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机会。间歇性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间歇性精神病人刑事责任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这类人群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在其他情况下则不应被视为犯罪者。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他们在某些时刻可能处于精神病状态,无法辨认或者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在其他时刻,他们可能是正常的,并且具有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另外,间歇性精神病人如果犯罪行为是在精神病状态下实施的,也可以被认定为
    2023-11-17
    312人看过
  •  作为子女监护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作为子女的监护人,应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一般是亲属,如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兄弟姐妹等,也可以是其他亲属和朋友。监护人的选任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作为子女的监护人有以下条件: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2、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的,一般是其亲属,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兄弟姐妹等,也包括其他亲属和朋友。3、监护人的选任一般依照法律规定的顺序进行确定。作为子女监护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作为子女监护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以确保子女的健康和福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作为子女监护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 无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担任监护人的疾病或者残疾:监护人需要身体健康,并且没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担任监护人的疾病或者残疾。3.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可以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也可以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4. 愿意担任监护人:监护人需要自愿担任子女的监护人,并且能够履行监护职责。5. 无与子女有任何监护关系存在:监护人需要没有与子女有任何监护关系存在,否则
    2023-11-17
    345人看过
  •  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水平十项措施
    该提案旨在减轻学生作业压力、保障学生充足睡眠、加强手机使用规范、规范读物管理制度、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安全保护能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和提供校内午餐服务。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解决学生面临的诸多问题。一、减轻学生作业压力二、保障学生充足睡眠三、加强手机使用规范四、规范读物管理制度五、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七、提高学生安全保护能力八、规范校外培训行为九、优化课后服务内容十、提供校内午餐服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是教育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同时,学校还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需要,制定科学的课程计划、教育教学内容和作业内容,不得设置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分的课程或者作业。此外,学校还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制定
    2023-11-17
    50人看过
  •  怎样终止监护关系
    监护关系解除原因包括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和监护人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人身及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予以解除。当被监护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应相应终止。对于解除原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关系,则需要通过特别程序进行。由于监护是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的,因此当被监护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监护关系应相应终止。监护关系的解除原因如下:1、未成年人已达成年的法律事实或监护人、被监护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自动解除他们之间的监护关系,无须进行某种解除监护关系的法律形式。但是对于解除原为精神病患者的监护关系,则应通过民事诉讼特别程序,方可撤消其监护;2、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监护人不认真履行监护职责的,或者侵害被监护人人身及合法权益的,则应由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或单位提起变更监护人的诉讼程序,撤消原监护人,重新指定监护人。首先明法总则当中规定的,监护关系终止它分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因为监护人的原因所导致的终止情形。比如说,还有就是因为被监护人的原因所导致的终止,最为明显的就是监护人已经成人了。怎样解除监护关系监护关系是指在法律上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进行的保护措施。当监护人违反了相关规定或者无法继续履行其监护职责时,被监护人或者相关部
    2023-11-17
    431人看过
  •  教师对学生实施体罚行为是否违法?
    西安某小学六年级某班的学生家长群中流传出一段关于老师打学生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老师体罚学生已经涉嫌违反相关法规和文件。学校已对杨老师作出停职处理,并启动应急机制,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指导。目前,家长与杨老师已达成和解,警方和教育部门也在介入调查处理。西安某小学六年级某班的学生家长群中流传出一段关于老师打学生的视频。视频显示,一位女老师在讲台旁训斥一名男生,该学生疑因在同学家留宿未告诉家长,家长便联系了老师。随后,视频中的女老师让男学生把教室门关上,右手揪着他的耳朵,把学生拉到门后的墙角,连打了多个耳光,视频中能清晰地听见响亮的耳光声。随后,杨老师被派出所民警带走。派出所、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正在学校调查情况。刘姓副校长说,警方和教育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杨老师作出停职处理,并启动应急机制,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校方正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检查,并连夜做师德师风教育。目前家长在派出所与杨老师达成和解,校方也将配合各个部门做好后续各项工作。律师回复: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作为校内监护人,老师体罚学生已经涉嫌违反《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将一些相关法规和文件叙述如下:《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
    2023-11-16
    446人看过
  •  为开父子监护协议公证书,需要准备哪些证件材料?
    办理监护权协议公证需要提供本人户口簿、身份证、亲属关系证明、被监护人户口簿、十六岁以上公民身份证、监护权资格证明、拟申请公证的监护协议文本、公证人要求的其他文件和证明材料。受托监护人则需要提供本人户口簿和身份证、配偶和家庭其他主要成员同意发行监护责任书面意见、公证人要求的其他证明书和证明书。办理监护权协议公证时,申请人需要提交以下文件和证明材料:(一)委托监护人:1.公民作为委托监护人的应提交:(1)本人的《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2)委托监护人和受托监护人之间的亲属关系证明;(3)被监护人的《户口簿》;(4)十六周岁以上公民还须提交《居民身份证》;(5)监护权资格证明,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及相关的协议书等;(6)拟申请公证的《监护协议》文本;(7)公证员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文件和证明材料。2、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委托监护人的提交:(1)法人资格证明书或其他组织主体资格证明书、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书和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明书(2)委托他人代理公证的,必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和受托人的居民身份证明书(3)被监护人的户籍簿、16岁以上的公民必须提交居民身份证明书(4)监护权资格证明书包括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停书、裁决书、相关协议书等(5)申请公证的监护协议书文本(6)公证明
    2023-11-16
    369人看过
  •  离婚后监护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监护人有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或怠于履行监护职责且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或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时,人民法院可以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并依法指定监护人。根据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即使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的行为;(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民法典如何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条规定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等方面。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加以危害和干涉。在抚养方面,父母对子女有扶养、
    2023-11-16
    97人看过
  •  能否在会见犯人时列出女友姓名?
    我国《监狱法》规定,监狱内服刑的囚犯可以会见亲属和监护人,但女朋友无法进行探视。同时,罪犯有表现良好的情况,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在监狱内服刑的囚犯,原则上只能允许亲属和监护人进行探视,而女朋友则无法造访。一、我国《监狱法》规定,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也就是父母、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才可以去探监,而且会见的日期也是要提前预约的,或者是在监管单位指定的日期里才可以进行会见。在监管单位看来,服刑人员的女朋友,就和服刑人员的朋友是一样的。按照法律上的规定来看,双方是不能会面的。二、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1、遵守监规纪律,努力学习,积极劳动,有认罪服法表现的;2、阻止违法犯罪活动的;3、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4、节约原材料或者爱护公物,有成绩的;5、进行技术革新或者传授生产技术,有一定成效的;6、在防止或者消除灾害事故中作出一定贡献的;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贡献的。罪犯有这些表现,监狱会表扬物质奖励监狱作为惩罚罪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机构,对罪犯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奖励是维护监狱秩序、促进其改造的重要手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罪犯有以下表现时,监狱可以考虑给予表扬物质奖励。首先,罪犯在监狱期间表现良好,遵守监规,无违规现
    2023-11-16
    351人看过
  •  监护人拒绝支付抚养费,是否意味着不承担责任?
    尽管抚养权可以被放弃,但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放弃。同时,父母还应尽一些社会义务,如支付抚养费和监护权。这些义务不能分离开来,是法律规定的必须要履行的。根据法律规定,尽管抚养权被放弃,抚养费仍然会被支付。父母对子女应尽的抚养、教育义务是不应该也不能够放弃的。可以说,我们享有的相关民事权利可以主动放弃,但是我们要承担的一些社会义务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在法律上是必须要履行的。父母作为第一法定抚养人及监护人,监护权和抚养费的支付是可以分离开来的。父母放弃抚养权,是否意味着放弃探视权?父母放弃抚养权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放弃探视权,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是独立的法律概念。父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选择放弃抚养权,例如他们可能认为没有能力或意愿履行抚养职责,或者他们可能认为抚养会对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与另一方协商,或者在法律上通过诉讼程序放弃抚养权。一旦父母放弃了抚养权,另一方仍然有探视权,并且有责任确保子女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照顾。探视权是父母对子女进行监护和保护的权利。即使父母放弃了抚养权,另一方仍然有责任确保子女得到适当的护理和照顾,并且仍然有探视权。如果另一方拒绝让子女与父母探视,那么这可能会导致法律纠纷。因此,父母放弃抚养权并不一定意味着
    2023-11-16
    337人看过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网友关注榜
    #监护 律师视频普法
    #监护 律师图文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