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必须约定的条款:
1、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姓名、住址、居民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护;
9、法律、法规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不是劳动合同中的法定条款,可以约定,当然也可以不约定。
而且,如果约定试用期,则只能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试用期存在的前提条件。
法律上是不允许只签订试用期合同,而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这样签订的所谓试用期合同是无效的。
但同时试用期合同的无效,并不导致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失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
劳动合同年终奖条款必须要约定吗
39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条款必须包括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吗
90人看过
-
深圳劳动合同购买社保还必须约定的条款吗
8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约定有关职业病内容的条款?
432人看过
-
借条必须知道的事项
275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必须知道的问题
493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劳动合同中约定押金是否属于必须的条款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16样的条款显然是用人单位利用其强势地位而单方面制定的不公平条款,往往不是劳动者和担保人自愿签订的,都是迫于无奈而签的.用人单位不可随意追究劳动者的责任的,发生争议时可比照处理.而且对劳动者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如何追究劳动者的责任劳动法律法规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法精神是违背的,虽然我国法律对此种担保没有明确规定,但和单位收取劳动者押金的情形是相似的
-
劳动合同终止条件中的约定必须合理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3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进入用人单位上班前要签订劳动合同,从而更好的保护劳动者,而且在合同中一般都会规定合同终止的情形,最常见的就是合同到期既自动终止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其它情况导致合同终止,那么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到底是怎样的呢?重庆经冠律师事务所高亚律师解析。劳动合同终止条件是否可以另行约定虽然法律规定,除了必备条款以外,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就试用期、培训、保密事项、补充保险
-
合同期限必须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05劳动合同期限必须包含在合同之中,因为劳动合同期限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
合同条款的内容必须是约定的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06合同的内容是当事人自行约定的。但是一般合同应当具备法律规定的内容,只是具体细节由当事人约定。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的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
有哪位知道劳动合同条款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1-12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