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定监护人和结婚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1、结婚是指,建立合法婚姻关系,意定监护则是被监护人提前指定自己失能失智后的监护人的制度;
2、结婚要求双方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人,是双方共同意思表示;意定监护是,监护制度,与结婚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必须是书面形式,是在自己丧失民事行为能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
什么是意定监护人
意定监护制度。指近亲属以外的其他关系密切的亲属、朋友,在其自愿担任监护人的基础上,经过有关组织或机构的同意成为监护人。这些人担任监护人,不是法律对其要求的义务,而是基于他们的自愿,我们把这种人担任监护人的制度称之为意定监护制度.
所谓意定监护,指被监护人在具备完全判断能力的情形下,预先确定某人作为自己在欠缺判断能力时的监护人。成人意定监护的效力,正是“尊重被监护人自主决定权”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民法对私法的尊重与保护。引进意定监护制度,丰富了我国监护类型的种类,它与现有的法定监护一起,共同发挥着对被监护对象的人身与财产之监管功能,“真正实现了监护的主动与被动保护的统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
民法典规定可以和意定监护人结婚吗?
74人看过
-
监护人能否同意被监护人结婚
195人看过
-
监护方式:协议监护与意定监护的比较
436人看过
-
委托监护和意定监护的利弊
333人看过
-
法律对监护人的定义和规定
305人看过
-
对监护人指定谁监护
243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民法典规定可以和意定监护人结婚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31、意定监护人与被监护人符合我国结婚条件的可以办理结婚登记。 2、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3、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协议一年后就可以和意定监护人结婚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03指定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符合我国结婚条件的,可以办理结婚登记。我国《民法典》规定,男女结婚应当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强迫另一方,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婚姻登记,即建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
国内外监护人对比是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2关于国内外监护人对比,一般国外需要了解监护人的职业、家庭成员、子女情况,选择家庭完整、工作稳定,最好家中有同龄孩子的人士作为监护人,而国内大多选择法定监护人或其他直系亲属或者其他愿意来照顾抚养的人。
-
对被监护人的监护人和被监护人有什么责任辽宁在线咨询 2023-04-05很多人不知道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一般被监护人的概念:在我国,法律规定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这些人不具备完全的、独立的行为能力(即承担责任的能力),需要被监护,因此就是被监护人。 其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指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
关于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加强监护的意义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7法定监护人的范围为近亲属。孩子的监护权责任由孩子的父母来进行承担。如果孩子的父母因客观原因死亡的或者无监护能力,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长、姐姐、其他经相关组织或者部门同意的,可以担任孩子的监护人。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