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讨论了间歇性精神病犯罪者的处罚问题。根据建议,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 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然而,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 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可以参考下述建议:
1.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
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犯罪行为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而精神病患者的犯罪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在处理间歇性精神病犯罪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精神状态和治疗情况,以避免无辜患者受到刑罚,同时也需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间歇性精神病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的基本原则。
然而,在实际司法审判中,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疾病状态可能随时发生变化,难以预测其未来的行为。另一方面,间歇性精神病患者的犯罪行为与正常行为之间的界限可能较为模糊,难以准确判断。
因此,在处理间歇性精神病犯罪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精神状态、治疗情况和犯罪行为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刑罚措施,并加强监管和治疗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同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其治疗和康复水平,促进其重返社会。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处罚,可以参考下述建议: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 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 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应承担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处理间歇性精神病犯罪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精神状态和治疗情况,以避免无辜患者受到刑罚,同时也需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社区对精神病患者的帮扶措施
373人看过
-
国家对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措施
62人看过
-
犯罪精神病有何强制措施
173人看过
-
员工患精神疾病,企业有哪些支持措施?
286人看过
-
精神分裂患者犯罪怎样处罚
103人看过
-
是否有必要对精神病患者采取强制措施?
388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精神病患者犯罪辩护词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08辩护人的肯定范围 律师监护亲友团,团体单位又推荐 注解: 1、关于辩护人的人数限制: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辨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②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③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的,不得同时接受同一案件二名以上被害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2、可以被委托担任辩护人的范围:①律师;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③人民团
-
遗弃精神病人判哪些罪,有哪些具体的处罚措施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0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会受到什么处罚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0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在犯病时犯故意杀人罪,不承担刑事责任。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
-
精神病人管控措施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4-04-26精神病人管控措施有:1、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2、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3、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它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
-
精神病患者犯罪行为的法律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4-12-131、若精神病人有犯罪行为,应根据其犯罪行为时的精神状态进行处理。若其在犯罪时无法辨认自己的行为,则不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