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装幻觉的核心卖点
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广告,正是这些广告让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房屋也是如此。许多人对房子的第一印象来自销售广告。房产中介和房产中介让客户深深被房屋的综合包装所吸引。比如,李先生看到一家房产中介的广告:买XX房能上什么学校,房子附近有成熟社区。正是这些因素打动了李先生的心。当他高价买房时,终于发现学区政策变了。最后,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买家应该注意,销售广告一般没有法律约束力,这些所谓的承诺可能只是包装而已。买方还需要实地考察,对于一些承诺,卖方应要求在合同中写明。
2。城市功能区不能作为判断配套设施是否成熟的标准
商业区是否必然适合房地产?事实上,商业区的房子一般都比较贵。如果买房住,最好远离这些噱头功能区。很多人认为刚开卖的房子肯定是最好的,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一套好房子是最后留的,而且会在一段时间内推出,但这样的房子价格上涨较快。如果不是特别硬的关系,开盘时还是不要买。广告只有做得好才有吸引力,所以大多数广告都是夸张的。许多广告承诺社区的景观是多么美丽,但不久我们就发现,景观没有生命力。很多原来的景观不仅是刚从以前移植过来的,所以购房者要注意。
5。外墙砖很容易漏
购房者总想象一些漂亮的东西,比如说房子的砖外墙不错,但其实很多砖漏的可能性要比油漆漏的可能性大得多。这堆东西有多深?其实,如果房子漏水,与外墙材料无关。我们要关心的是桩有多深,因为房屋漏水的原因很多是由于房屋沉降过大,造成外墙出现裂缝。仔细购买广告中的户型
如果广告中只印了一种户型,最好不要购买这种户型。这种房子不是不好卖就是位置有问题,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刺激人们购买,好房子还需要印上宣传吗?
8。绿化率
至于房屋销售承诺的绿化率和容积率,你可以听听,如果你相信,你会输的。
-
买卖房屋时要小心不要上了中介的当
493人看过
-
别被超市小票忽悠了
273人看过
-
二手房首付款算法须留心差异小心中介忽悠
242人看过
-
中介忽悠买房可以退房吗
381人看过
-
房屋中介常用哪些方式忽悠买房者
106人看过
-
卖房子被中介忽悠收了定金可以反悔么
345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买房子被中介忽悠卖掉了,中介公司还有责任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22阁下,签订合同的主体是你及买房,中介公司不是合同当事人,只是辅助性质,在签订合同时合同当事人有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内容的义务,签订后,即视为对和通过条款、内容的确认,最终承担合同责任的是合同当事人,即便你有证据证明中介存在过错,你若承担违约责任后,也难以向中介主张权利获得全额赔偿。据你所述情况,目前,你处于被动地位,建议你携合同约见律师,可是否有好的解决方案,否则,只能依约履行,由你办理赎楼。另外,
-
中介介绍的房子被中介忽悠了签了合同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51、根据你介绍的情况,虽然中介的操作有瑕疵,但并未故意隐瞒已抵押的事实,因此合同应当是有效的。2、如果你想继续履行合同,又担心交易安全问题,可采取资金监管的方式,只是多了一道手续,需要交一些费用。3、如果你不想继续履行合同了,可以协商解除,协商不成的话,要看合同的具体约定,是否满足解除条件。去年我处理了几起类似的案件,各有各的情况,如果需要帮助,可以电话联系。
-
交房被中介忽悠开门甘肃在线咨询 2022-02-05你的情况大致我已经了解,就你咨询的情况我要和你核实几个问题,以便于具体给你合理的分析建议,你们的购房合同签订没有,何时交房,你们成立业主大会没有? 由于你提供的信息太少,很多案件关键信息无法确认。
-
买二手房被中介忽悠银行卡注销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3我是被卖家故意拖延提供资料,中介隐瞒我“贷款肯定马上能批复”,结果等到1月4日被退还贷款资料。到现在还没过户,超过过户时间,但贷款到帐时间还没到。我明确说过我给未付款的利息《尽管我无过错无违约,因为规定由中介全程操作》。可是上家就是想吞我30万,故意捣乱想让我贷不了款。和这个卖家比起,人与人比起怎么有那么大的区别呢? 我还在等贷款批复中,而卖家在不断的破坏中。我现在心情象是在等审判结果。谁能好心帮
-
买房子被中介忽悠卖家反击说我卖房中介有证据我该怎么办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章证据 第六十三条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