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后未实际履行的是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责任。也可以按照当事人的合同中约定的处理方式处理。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一、买卖双方违约中介要承担连带责任吗
买卖双方违约,中介不是买卖合同的对方,不承担连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民法典施工劳务分包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施工劳务分包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三、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和效力有哪些
违反承诺保证的法律后果为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未违约方的损失;按照定金法则承担定金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
先履行义务方不履行合同,对方应如何应对
215人看过
-
合同履行问题当事人未履行义务该怎么办
65人看过
-
(2) 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应对方法
107人看过
-
保险合同未履行告知义务,如何应对?
441人看过
-
一方未履行合同先履行义务问题
236人看过
-
对方未按合同履行完合同义务,除了合同外,该如何举证
224人看过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全部条件以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的内容须与要约保持一致; (4)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 更多>
-
对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现在要求起诉,该如何应对?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9这种行为是合法的,因为在民法典中,你们公司这种行为符合不安抗辩权的履行规定。不安抗辩权是指,在给付义务人(你们公司)有证据证明后给付义务人(对方公司)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况下,先给付义务人(你们公司)可以中止自己的履行,并在对方公司收到中止履行的通知后,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适当担保的情况下,先给付义务人(你们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不过,先给付义务人(你们公司)必须有证据证明
-
购买房屋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应该如何应对?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8根据我国民法典第57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其履行不符合合同约定,应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对方未能履行合同内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第一,向对方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其履行合同内容; 第二,如果不想与对方合作,可以发出解除合同通知; 第三,必要时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第四,如果希望对方履行合同,可以通过发律师函、寻求社会舆论监督
-
未签订合同一方为对方履行义务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17我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因此,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的合同但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时,一方履行主要义务后为对方接受的,该合同依然成立。 (《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
合同应该怎样履行义务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25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
合同解除后有一份义务未履行完毕应该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111、如果双方尚未履行合同义务的,终止履行;如果双方已经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