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6 20:15:18 499 人看过

一、怎么样算乘人之危签订合同

(一)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处境或者紧迫需要。

(二)行为人有乘人之危的行为,使对方迫于无奈(非真实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了合同。

(三)行为人具有主观上的故意。

(四)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对自己严重不利。

二、乘人之危合同的法律效力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与己订立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三、乘人之危中的急迫怎么理解

所谓急迫,是指因情况比较紧急,迫切需要对方提供某种财物、劳务、金钱等。急迫主要包括经济上、生活上各种紧迫的需要,而不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的急迫需要。由于乘人之危是一方乘他方危难或急迫而要求对方订立的合同,因此不法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乘人之危的故意。如果行为人在订立合同时,并不知道对方处于危难或急迫状态,即使提出苛刻条件并为对方所接受,也不能认为是乘人之危。

受害人出于危难或急迫而订立了合同。不法行为人乘人之危要求受害人订立合同,受害人明知对方在利用自己的危难或急迫而获得利益,但陷于危难或出于急迫需要而订立了合同。例如,因经济窘迫而借高利贷;迫于停电的威胁而与供电单位订立不公平的买卖合同等。正由于受害人是在危难或急迫状态下而与对方订立了合同,因此,这类合同从根本上也违背了受害人的真实意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2: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乘人之危订立合同相关文章
  • 乘人之危签订合同之后怎样行使合同权利
    认定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的标准如下:1、一方当事人陷于危难处境,如处于自然灾害的严重危困之中或濒临。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困境,趁火打劫,提出苛刻条件,对方出于无奈而违背真实意愿与之订立合同。3、乘人之危行为人主观状态为故意。4、乘人之危订立合同,一般是为了取得过分的利益。一、合同撤销的条件和方式是什么?合同撤销条件主要包括重大误解、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合同撤销方式是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请求撤销。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
    2023-03-26
    140人看过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怎么认定
    认定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一方当事人处于危困状态;2、行为人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与其签订合同;3、合同内容显失公平。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一、聋哑人签订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只要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聋哑人签订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如果聋哑人在与他人签订合同过程有发生以下这些情形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1、基于重大误解订立的。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
    2023-03-19
    215人看过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该怎么认定
    认定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一方当事人陷于危难处境。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困境,提出苛刻条件,对方出于无奈而违背真实意愿与之订立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一、撤销合同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合同撤销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合同是因重大误解订立的;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3、合同是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况,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二、行政合同是否可以撤销
    2023-03-06
    330人看过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依法被撤销后,合同无效;未被撤销,合同有效。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正是因为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所以合同的订立要求是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或对方暂处困境,强迫对方不得已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由于不是真实的内心意志,所以该合同可依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变更或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这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乘人之危订的合同怎么认定1、一方当事人陷于危难处境;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困境,使对方出于无奈而违背真实意愿与之订立合同;3、主观上为故意,并且是为了取得过分的利益。
    2023-03-18
    325人看过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很多人在遇到经济方面的困难的时候就会通过变卖或是抵押固定资产来筹集资金,这时候很多人可能就会趁人之危压低价格,而受损害人因为急于用钱就会同意签订合约。对于签订的这种合约是不是有效很多人都不能确定。趁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约效力待定合同就是:合约虽然成立但是有一定的瑕疵,导致合约不能产生效力,在一定的时间之内合同的效力不能确定。当事人可以认为合同有效也可以认为合约无效,请求变更或是撤销合约,是合同转变为无效合约。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一方有趁人之危,让另一方违背自己的意愿签订合约,受损害的一方可以到法院或是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是撤销合约。对于这种合约是不是有效是没有确定的,如果受损害的一方说合约有效,就可以申请撤销合约,将合约转变为无效合约。比如:甲因为突发车祸急需要用钱,不得已就要通过变卖固定资产呢来筹集医药费,如果乙在这时候用低价买入资产并签订买卖合同,这时候乙的行为就属于趁
    2023-05-06
    493人看过
  • 乘人之危订的合同怎么认定
    1、一方当事人陷于危难处境;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当事人的危难困境,使对方出于无奈而违背真实意愿与之订立合同;3、主观上为故意,并且是为了取得过分的利益。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所谓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乘人之危行为的构成不应强调被乘危人(受害人)的意思表示要素,乘人之危行为中,受害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只是限定此类行为范围的一个标准,并不强调其行为是否存在意思表示瑕疵或欠缺。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一样均强调行为结果的公平性,但前者同时强调乘危行为人主观上“因势利用”的不法性。一、乘人之危签订
    2023-02-21
    118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和可撤销合同。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如果受损害方未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请求撤销的,该合同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受损害方在撤销权行使期限内请求撤销的,该合同自作出撤销决定之时起无效。... 更多>

    • 乘人之危签订的的合同怎样处理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24
      乘人之危签订的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乘人之危签订合同怎么处理呢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7
      乘人之危签订的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乘人之危签订的的合同怎样处理呢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0-14
      乘人之危签订的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2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依法被撤销后,合同无效;未被撤销,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
    • 乘人之危订的合同怎么写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06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认定: 1、一方当事人处于危困状态,比如面临生命危险,他人的暴力威胁等; 2、行为人利用了对方的危困状态,要求对方签订不公平或者违背真实意思的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