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辩权原则的法律作用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4 00:30:12 164 人看过

不安抗辩权在法律上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但需在通知对方并给予合理期限后,让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担保;第二,先履行方可以不经对方同意,中止履行合同。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而要求对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绝。而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不安抗辩权在法律上的效果可以分为两种:第一,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但需在通知对方并给予合理期限后,让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担保;第二,先履行方可以不经对方同意,中止履行合同。

2.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且未恢复履行能力而要求对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绝。

3.在合理期限内,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

【 法 律 知 识 】 不 安 抗 辩 权 原 则 的 法 律 效 果

安不安抗辩权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时,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一原则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合同签订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和声誉损失。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它有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导致合同的解除或者终止。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保障合同的履行。

最后,它有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合同签订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导致纠纷的发生。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不安抗辩权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法律效果。它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同时有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

不安抗辩权原则是民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时,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一原则的法律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合同签订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压力和声誉损失。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它有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导致合同的解除或者终止。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维护合同的稳定,保障合同的履行。

最后,它有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在合同签订后,如果一方当事人无理地要求对方承担责任,这可能会导致纠纷的发生。而根据不安抗辩权原则,对方有权拒绝承担,直到对方的请求构成侵权或者无权要求为止,这有利于减少纠纷的发生,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7: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中止履行合同相关文章
  • 不安抗辩权的作用
    不安抗辩权
    不安抗辩权应当在先履行一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行使。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一、如何保障合同的不安抗辩权?履行合同的不安抗辩权,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的,可以中止履行。对方提供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二、中止履行合同应承担的义务有哪些中止履行合同应当承担的义务:1、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2、通知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没有确切证
    2023-03-30
    354人看过
  •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适用
    1、解除合同的法律适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中止履行后,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按《民法典》规定,在此情况下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有二:一是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二是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提供适当担保。二者必须同时具备,中止履行的权利人才能进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权。实践中,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通知对方,合同关系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2、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适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发现对方有《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时可中止履行合同。实践中当事人行使中止履约权时必须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具有履约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等给付的现实危险。当事人在中止履约后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通知对方。为了防止权利人滥用中止履约权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法律在予不安抗辩权利人中止履约权的同时,还规定了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即主张不安抗辩权的一方“没有确切证据
    2023-03-01
    335人看过
  • 不安抗辩权的法律适用
    一、不安抗辩权的法律适用(一)解除合同的法律适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中止履行后,在一定条件下享有解除合同的权利。按《民法典》规定,在此情况下解除合同的法定条件有二:一是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二是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提供适当担保。二者必须同时具备,中止履行的权利人才能进一步行使合同解除权。实践中,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通知对方,合同关系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二)中止履行合同的法律适用。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发现对方有《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的四种情形之一时可中止履行合同。实践中当事人行使中止履约权时必须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具有履约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为对等给付的现实危险。当事人在中止履约后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及时通知对方。为了防止权利人滥用中止履约权损害对方的合法权益,法律在予不安抗辩权利人中止履约权的同时,还规定了权利人的举证责任,即主张不
    2023-05-06
    463人看过
  • 先抗辩权与后抗辩权的法律概念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后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先履行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有哪些区别1、性质不同,先履行抗辩权是由后履行一方针对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抗辩权,不安抗辩权是由先履行一方针对后履行一方将不会或不能履行债务而享有的抗辩权。2、形式不同,在先履行抗辩权行使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不仅要互负债务,而且双方的债务应形成对价关系,这样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先履行抗辩权行使的情况下,当事人双方不仅要互负债务,而且双方的债务应形成对价关系,这样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才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而在不安抗辩权行使的情况下,
    2023-07-15
    472人看过
  • 抗辩权与不安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有以下区别:1、时间不同:同时履行抗辩权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不安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有先后履行顺序。2、主张权利的条件不同:同时履行抗辩权是在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其债务或者未适当履行期债务时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有什么区别一、概念不同1、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2、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抗辩,亦即对先期违约的抗辩。二、构成要件不同(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1、须有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2、须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3、须对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提出履行债务;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二)先履行抗辩权构成要件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三、适用条件不同(一)同时履行抗辩
    2023-07-20
    498人看过
  • 抗辩权如何与抗辩相互作用?
    在民事诉讼中,所谓抗辩,是针对请求权提出的一种防御方法,是指当事人通过主张与对方的主张事实所不同的事实或法律关系,以排斥对方所主张的事实的行为。我国有学者认为,抗辩可分为三类:其一,权利障碍的抗辩,即主张原告之请求权,基于特定的事由而自始不发生。其二,权利毁灭(或消灭)的抗辩,即主张原告的请求权虽一度发生,但其后因特定事由已归于消灭。其三,抗辩权,即被告对于原告之请求,有拒绝给付之权利。抗辩权是指妨碍他人行使其权利的对抗权,至于他人所行使的权利是否为请求权在所不问。而狭义的抗辩权则是指专门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亦即权利人行使其请求权时,义务人享有的拒绝其请求的权利。什么是先抗辩权与后抗辩权?在现实生活中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关系并非单一的借贷关系,有些情况下借贷双方可互负债务,也就是借贷的当事人既是债权人也是债务人,在要求债务人偿本付息的同时也要履行债务。这种类型的借贷关系在尝贷方面有先后顺序,故
    2023-07-06
    17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 更多>

    #中止履行合同
    相关咨询
    • 司法代位权原则及其抗辩权的法律依据是?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4-28
      代位权中涉及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对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经审查异议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驳回债权人的起诉。
    • 先履行抗辩权的成立原则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22
      按照《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条的规定,构成先履行抗辩权须符合以下要件: 1、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 关于互负债务是否指两个债务处于互为对待给付的地位,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 2、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 至于该顺序是当事人约定的还是法律直接规定的,在所不问。如果两个对立的债务无先后履行顺序,就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而不成立先履行抗辩权。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债的本旨。 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既
    • 抗辩权的法律效果,使用抗辩权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7-22
      抗辩权的法律效果如下:举证责任在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该当事人应当有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的可能性。如果当事人行使不安抗辩权错误,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行使不安抗辩权可引起两种法律后果: (1)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行使中止权时,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使对方当事人采取相应的措施。 (2)解除合同。
    • 民法律的合同能否用抗辩权来抗辩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7-22
      您的情况属于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1)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产生互负的债务,只有在同一双务合同中才能产生同时履行抗辨权; (2)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且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只有在当事人双方的债务同时到期时才可能产生同时履行抗辩权; (3)当事人另一方未履行债务或未
    • 又履行抗辩权的作用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31
      何谓同时履行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力。同时履行抗辩权制度有哪些作用一、平衡当事人之间的权益,维护当事人的权利既然双务合同的双方当事人是对等的且相互牵连的,则一方不履行自己的债务而要求对方履行的,意味着只享有权力不承担义务。这显然与公平的观念背道而驰,至于一方当事人仅提供部分履行、瑕疵履行,是否可以使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