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如何认定人员失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4 08:16:07 464 人看过

目前我国法律对失踪人员的认定是比较少的,公安机关可以参考民法典和一些地方法规对失踪人员进行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十条【宣告失踪的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失踪多久可以报警并被立案

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你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这个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注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审查,符合管辖规定的,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2:2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自然人相关文章
  • 如何获得失踪人员的工资?失踪人员的法律规定
    1、如何领取失踪人员的工资如果失踪人员的工资在失踪前没有收到,可以由其家属代领。如果失踪人员的工资在失踪后没有收到,因为工人没有值班,没有工作,就没有工资可领取(1)失踪的概念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没有消息。失踪原因包括离家出走、战争、意外事故等,失踪制度是对不确定客观事实的法律认定,其目的在于消除失踪人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不确定性,保护失踪人和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失踪达到法定期限后,利害关系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才能宣告自然人失踪:1.自然人失踪满两年,是指自然人离开住所或者居住地时没有任何信息。失踪时间必须连续两年。二年期间,自失踪人最后离开住所失踪的次日起计算;如果一个人在战争中下落不明,失踪自然人的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所称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失踪自然人有一定的人身、财产关系的人,包括失踪人员的近亲属和其他对失踪人员有民事权利义务的人(3)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程序性公告。人
    2023-05-07
    361人看过
  • 关于处罚超生公安机关人员决定如何写
    写明超生处罚的事项即可。写作格式一般包括: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这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标题常常由发文单位、事由、文种构成。而正文部分,一般分为:主要事实、分析指出事例的教育意义、决定要求、生效标识。一、欠条的标准格式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一)标题欠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正文上方中间以较大字体写上“欠条”两字。也有的在此位置写上“暂欠”或“今欠”字样作为标题,但这种标题正文则在下一行顶格写。(二)正文欠条的正文要写清欠什么人或什么单位什么东西、数量多少,并要注明偿还的日期;(三)落款落款是个人出具的欠条则需署上立欠方个人的姓名,并同时署上欠条的日期。单位的要加盖公章,个人的要加盖私章。债务纠纷时常发生,如果债务人到期拒不偿还欠款的,债权人应当及时搜集证据到法院起诉维权,注意三年的诉讼时效。二、工资欠条怎么打有法律效力欠条内容欠条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2023-06-25
    484人看过
  • 警方如何认定失踪
    法律综合知识
    一、警方如何认定失踪警方在认定失踪事件时,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失踪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1.在实际操作中,警方会综合考虑失踪人员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失踪的时间、地点和可能的原因等,进行综合评估。2.警方也会根据报案人的陈述和提供的线索,进行初步调查和核实,以确定是否构成失踪警情。在确认失踪警情后,警方会按照既定的处置流程进行工作。1.警方会根据初查情况确定失踪警情的级别,并按照分级管理要求开展查找工作。不同级别的失踪警情会有不同的处置部门和措施,以确保查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在处置过程中,警方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查找。(1)包括发布寻人启事、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协查、开展走访调查等。(2)警方也会与报案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通报查找进展和需要协助的事项。3.如果在查找过程中发现新的线索或情况,警方会及时调整查找方案和措施,以确保查找工作的顺利进行。4
    2024-07-16
    400人看过
  •  公安机关如何处理诽谤公安人员的案件
    诽谤公安人员处理是由被害人自己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安机关无权立案侦查,无权干涉。诽谤案件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刑事自诉案件。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公安人员处理是由被害人自己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公安机关无权立案侦查,无权干涉。诽谤案件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是刑事自诉案件。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 谤 公 安 人 员 处 理 流 程 是 怎 样 的 ?根据我国《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诽谤公安人员的行为属于治安管理处罚范畴。处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证据:首先,公安机关应收集相关证据,包括目击证人证言、照片、视频资料等。2. 调查取证:公安机关应对诽谤行为进行调查,收集相关证据,询问相关当事人,了解事实真相。3. 做出处罚决定:根据查证
    2023-09-01
    203人看过
  • 人口失踪24小时后公安机关才能立案吗
    我国法律法规并没有规定人口走失后24小时不予立案的规定。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对接受的案件,或者发现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应当迅速进行审查。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2023-06-14
    157人看过
  • 公安机关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如何定罪
    公安机关内部人员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2023-06-12
    238人看过
  • 公安机关就如何认定是正当防卫?
    对于行为人的防卫行为,我国公安机关可以从以下方面认定其是否构成正当防卫:1、起因,必须是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2、时间,必须是实际存在而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3、对象,必须是不法侵害者本人;4、限度,正当防卫不能超越一定限度;5、具备防卫意识。什么是正当防卫吗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中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无限正当防卫,是指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而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仍然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
    2023-08-01
    203人看过
  • 税务机关该如何处理失踪的纳税人
    如何处理失踪纳税人由地方税务机关限期办理纳税申报,对失踪纳税人处以罚款;逾期不改正的,税务机关应当公告注销税务登记证和发票有关法律知识《欠税公告办法》第四条规定,公告机关应当在税务机关或者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及时公告纳税人的欠税情况,报纸、期刊和互联网〈1〉企业、单位欠税的,每季度公告一次〈2〉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欠税的,每半年公告一次〈3〉逃逸、失踪的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发现的其他无下落、欠税的异常户,应随时公告税务局的公告信息同时转发工商局。工商局如能找到纳税人,将通知税务局处理。如果工商部门也将纳税人列入“黑名单”,将影响法人的信用记录,今后出国将受到限制,可见在中国,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即使是失踪的公民也必须缴纳相应的税款。如果他们不纳税,他们将被剥夺其他国家给予的涉税证件和优惠权利,因此,如果有特例建议咨询律师,法律吧网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咨询法律意见
    2023-05-07
    252人看过
  •  公安部门如何界定四失人员?
    该段内容讨论了现代社会中失亲、失业、失落和失调等问题,其中失独是“特殊家庭老年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失业是指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状态,狭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文章指出,这些问题都是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失去亲人、失业、失落和失调是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其中,“失独”指的是独生子女意外身亡导致家庭养老送终问题凸现的社会现象。失独属于“特殊家庭老年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得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失业:生产潜能与主观能动性的流失失业是指有工作能力且愿意工作
    2023-08-30
    438人看过
  • 私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如何定罪公安机关如何立案
    私企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的以挪用资金罪定罪处罚。挪用资金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一、挪用公款算刑事犯罪吗达到立案标准的就算刑事犯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二、挪用公款会网上通缉吗挪用公款如果构成犯罪,且嫌疑人在逃的会进行网上通缉。挪用公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构成犯罪: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公款归个人
    2023-03-27
    422人看过
  • 如何认定夫妻一方失踪
    确定失踪人口,利害关系人应当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宣告失踪案件后,应当发出寻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宣告失踪的公告期为三个月。公告期届满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被宣告失踪的事实是否得到确认,作出宣告失踪或者驳回申请的判决。民法典夫妻一方失踪多久算解除婚姻关系公民下落不明二年后,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但宣告失踪并不会解除婚姻关系,宣告死亡后,婚姻关系才会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条【宣告失踪的条件】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第四十一条【下落不明的时间计算】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第五十一条【宣告死亡、撤销死亡宣告对婚姻关系的影响】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除。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
    2023-08-08
    143人看过
  • 配偶宣告失踪婚姻关系如何认定的
    一、配偶宣告失踪婚姻关系如何认定的夫妻关系的终止,不因夫妻双方分居或一方失踪、下落不明而自动终止。配偶一方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其为失踪人,而后再提起离婚诉讼。《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二、一方失踪如何离婚一方被宣告失踪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法律事实,是指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下落不明达到一
    2023-10-27
    251人看过
  • 公安机关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如何认定
    在实践中,自然人主要违反治安管理,但在某些情况下,单位也将成为违反治安管理的主体。所谓单位违反治安管理,是一种不同于自然人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形式,是指单位成为违反治安管理的。单位有很多种,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也体现在自然人的行为上,一般由单位人员决定和实施。对于一种违法行为,是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还是自然人违反治安管理,在定性时一般要掌握以下界限:一是单位违法行为由单位领导集体或主管领导决定,并组织相关人员实施,而自然人违法行为由个人决定和实施。如果个人打着单位的旗号,或者私自以单位名义实施,属于自然人违法行为。第二,单位违法一般是为了单位的利益或目的,非法所得归单位所有,而自然人违法一般是为了个人目的。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适用单位违反治安管理,是指机关、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了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单
    2023-08-05
    141人看过
  • 小孩失踪如何到公安局报案
    小孩失踪怎么到公安局报案打110报案或是去当地的公安局报案。如果是未成年人、妇女失踪,有可能涉嫌拐卖妇女儿童,可以马上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即立案侦查。如果是成年人失踪,不涉及绑架、故意杀人等刑事犯罪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针对报案情况,会做相关记录,可以协助报案人寻找失踪人。《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向公安机关
    2023-06-14
    25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然人
    词条

    自然人即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其外延包括本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自然人与公民不同,公民仅指具有一国国籍的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赋予自然人得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 更多>

    #自然人
    相关咨询
    • 公安机关如何开展寻找失踪人员的行动
      广西在线咨询 2025-01-03
      1. 警方展开调查; 2. 采集失踪人口直系亲属的DNA及近期照片,并将其上传至国家数据库; 3. 调查失踪人员最后一次出现的地方以及其社会关系; 4. 检查视频监控,追踪失踪人口的活动轨迹; 5. 查询失踪人口身份证的使用记录,了解其最近出现的地方。
    • 失踪多久公安机关会立案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25
      一般失踪多久后才可以报警呢?一般情况下都是24小时作为时间限制的,但如果你有证据证明对方可能会人身安全会危险,或者说是对方可能会受到侵害。那么你随时都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这个是不受时间限制的。有关人失踪多久后才能报案的相关问题由法律经验编辑为您介绍。 失踪多久可以报警并被立案呢? 可以根据情况,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
    • 人口失踪达到什么标准公安机关就寻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工作规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30
      人口失踪达到立案标准: 据介绍,公安部就寻找失踪人口的工作方法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意见。《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中要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接到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的报案后,应当登记受理,开展查找工作。《规定》中对“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进行了具体的描述: (1)失踪现场有明显的侵害迹象的; (2)有证人证明失踪人员遭到侵害的; (3)人与机动车一起失踪或携带大量财物失踪的; (4)不
    • 受盗人失踪公安机关应该怎么处理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7-06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应该立案而不立案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 第五百五十七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行政执法机关,认为公安机关对其控告或者移送的案件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或者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并进行审查。 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可能存在应当立案侦查而
    • 公安机关失联人员的法定义务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9
      报警,疑似失踪,公安局的职责义务是:受理,立案,调查,被告进展情况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