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制企业的员工倒闭要赔偿什么,举例说明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8-07 11:45:03 280 人看过

公司倒闭年薪制员工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到1年的,按1年计算不到6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人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月薪是指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试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探索与实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新闻出版局

一、关于年薪制

所谓年薪制,即确定经营者年度的基本报酬,并视其经营成果浮动发放风险收入的工资制度。

经营者年薪分为基薪和风险收入两部分,这两部分之和即企业在一个经营年度内直接支付给经营者的全部工资性收入。但不包括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取得的,尚未纳入工资管理范围的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等收入以及创造发明奖、政府特殊津贴、住房补贴和按规定对做出特殊贡献的经营者给予的一次性奖励等。

(一)基薪的确定

基薪也就是经营者的基本收入,根据我局本系统和本企业职工的综合平均工资,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效益水平以及经营难度、风险负担大小和社会效益等因素分档进行确定的,最多的不超过综合平均工资的2倍。

计算公式为:

J=(aW1+bW2)3(C+D)

式中:J:经营者年基薪;W1:上年度本系统职工平均工资;

W2:上年度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

C:上年度本企业经营效益水平评价得分;

D:企业生产经营评价得分;

0.5=C+D=1

a、b:调节系数a+b=1

本系统和本企业的平均工资权重按50%计算;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系数之和在0.6至0.8之间确定;企业经营难度、风险负担大小和社会效益等因素系数,除新华印刷二厂因地处巴州困难较大,确定为1.2外,其余企业均为1。按照这一方案确定后,企业基薪都在综合平均工资的2倍以内。

(二)考核指标的确定

新闻出版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环,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担负看多重社会责任。所以,对其经营者的经营成果,不应仅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考核。为了全面考察、合理地反映其经营成果,我们确定了以下考核指标:

1、实现利税指标]

利,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只有盈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税,是反映企业对国家所做的贡献大小。将利税合并考核,是为防止企业人为操作利润。这是因为新疆新闻出版企业均属微利型企业,仅靠利润考核,因基数很小,会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造成管理上的失控。因此,确定以实现利税来反映经营成果,同是赋予相当大的权数50%。

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企业只有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求得生存。而资本积累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手段,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避免经营者在利润分配方面的短期行为,采用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指标,占20%。

3、销售收入

确定这项指标,在当时是受生产型管理思想的影响而设立的,随着企业管理向经营型转移,考核这方面指标的意义不是很大。在2001年的考核办法中我们将作相应的调整,其权重为10%。

4、全员劳动生产率

为了反映企业的生产技术、劳动组合和生产组织水平,设定了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占10%。

5、职工平均工资

为了保证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止经营者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行为,确定了职工平均工资考核指标,占10%。

在考核以上经济指标的基础上,为了充分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将经营者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精神文明建设、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直接与风险收入挂钩,给予必要的奖励或惩罚,其挂钩幅度为风险收入的10%至100%。

同时在印刷企业设立了产品质量考核指标,既优质品与合格品指标,两项指标分别占指标仅重的40%和60%。

(三)考核办法

基薪与考核指标确定以后,关键就是如何挂钩的问题。这是我们制订方案中遇到的第一大难题,也是我们思考最多的问题。对局属5家企业先后共拟订了15套方案,测算了近一千多组数据,经过反复论证后,确定了基薪与综合效益直接挂钩的非持股二元化试行模式,其公式为:

S=J+F+h

F=J(a/I-1)K

h=F(0.4y+0.6g)

式中:S:经营者年度薪收入;F:风险收入;J:基薪;a:实现指标数;i:考核指标基数;k:指标权重系数;h:社会效益奖罚额;y:优质品率;g:合格品率。

或:

经营者年薪收入=基薪+风险收入+社会效益奖罚额

风险收入=基薪[(实现利税/利税基数-1)0.4+保值增值率0.3+(实现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基数-1)0.1+(实现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基数-1)0.1+(实现职工平均工资/职工平均工资基数-1)0.1]

社会效益奖罚额=风险收入(0.4优质品率+0.6合格品率)

二、几点思考

我局试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背景是,当时企业出现了经济效益全面下滑的局面,而且政策又规定文化企业不能实行承包经营。企业究竟怎么?如何找出一条既调动经营者和职积极性又能使企业发展、国有资产增值的办法?经过反复调查和论证,我们认为试行年薪制是解决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几年来虽然我们历尽坎坷,饱偿了酸甜苦辣,有经验也有教训,同时也有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实践告诉我们,大胆创新是实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思想基础

在未试行企业经营者年薪制之前,我们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也曾设想组建集团(公司),但始终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深切体会到,只空喊解决思想与改革,但缺少科学依据又脱离企业实际、找不到具体抓手是行不通的。当时,我们企业的部分经营者在对变化了的市场,不管企业效益好坏,盲目照搬内地分配办法,置国家、企业利益于不顾,片面强调个人收入的增长,这是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的主要原因。在建立健全市场经济过程中能不能主动自觉地用市场经济的手法、手段来解决国有企业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积累的问题?用老的套路和办法来解决在推行市场经济过程中暴露出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等深层次矛盾,有隔靴搔痒之感,总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局企业发展,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者积极性的实践与探索之路——这就是企业经营者年薪制。

思考之二:年薪制虽不是搞好国企的灵丹妙药,但把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企业效益与经营者切身利益捆在一起,形成了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不失为推动国企发展的一项有效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和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年薪制就是以收入分配制度为突破口,探索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试行五年来的实践证明,年薪制是一条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和激发经营者工作热情的双赢之路。

2000年我局企业与实施年薪制前的1995年相比,利润增长81.7%,资产总额由32934.8万元增长为109859万元,增长50.2%,职工平均工资由6499元增长为12687元,提高95.21%。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与实际年薪制所激发的经营者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无关系。

通过试行经营者年薪制,突出了经营者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体现了责任、风险与利益相一致原则。经营好的企业经营者,年薪连年增长;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不仅下浮经营者的风险收入;亏损严重的还要相应扣减其基薪收入。这就解决了企业长期以来约束与激励不对称,庸人薪不低、能人薪不高制不合理现象,初步体现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经济分配新模式。

思考之三:为保证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正确实施,促进企业经营者严格履行经济责任,必须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审计制度

试行经营者年薪制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经济考核指标进行审计,是年薪制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1999年,我们对某一企业经营者进行离任审计时发现,该企业多年来存在较大的潜亏因素,但决算报表反映自1996年以来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趋势,经营者也获得了较高的年薪收入,给企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教训是极为深刻的。因此,必须实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审计制度,而且一定要坚持先审计、后兑现的原则。

思考之四:现代企业制度是实行年薪制的前提和条件,年薪制实施能够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但不能代表现代企业制度。

我局试行年薪制,是针对1995年企业出现全面经济滑坡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局属企业至今并未完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随着年薪制度的进一步深入,企业更深层次的矛盾已经显现:产权不明晰,经营者的地位不清,经营者到底为谁负责等问题一直困绕者我们。而在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后,明确了投资主体,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期股期权引入年薪制,把经营者的利益与出资者的利益的联系在一起,就能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由此,我们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实行年薪制的前提和条件,年薪制的实施能够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和成熟,但不能代替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经营者年薪制度要与现代企业制度配套进行,不能单兵突进。

为此,目前我局已成立了专门的机制,配备了精干的队伍,准备积极稳妥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实施的过程,以确保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顺利实施。

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使企业焕发勃勃生机

新疆石河子粮油加工厂

新疆石河子粮油加工厂(新疆石河子大力宝总公司)中自治区大型粮油加工企业,是中国五百家最大食品工业企业之一,有30个建制单位,固定资产12198.81万元,现有在册职工1119人。原来由于连年亏损,企业沉淀贷款7700万元,每年承担利息和加息就达1113万元。当时资产负债率达到104%,1996年被自治区认定为“特困企业”。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厂领导认识到企业经营必采摆脱计划经济的模式,走向市场,在改革、改制上狠下功夫,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改革工资分配制度,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内部分配,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控制人工成本,实现减员增效,调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1997年以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职工收入年年增长,体现出效益和收益同步增长,加强人工成本控制使企业由“特困”实现扭亏为盈。

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全厂职工深切体会到这样一个深刻道理,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必须重视工人成本的研究,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因为控制和降低人工成本,加强成本核算,可以降低劳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利润率,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行听竞争力。人工成本既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又是创造的经济效益中主要用于补偿劳动消耗的分配额,是可控因素,重视人工成本是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我厂基本情况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从1997年至2000年间,一方面职工人数逐年减少,企业亏损数额大幅度下降,企业扭亏为盈。另一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大幅度增加,人工成本总额也是逐年上升,两者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更大,使企业效益明显增加,形成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职工收入同时增加的良性循环。

二、我厂人工成本各项平均水平和构成情况及分析

从表2反映的情况来看,首先,1997年职工均工资为4224.62元,2000年职工年均工资为6870.53元,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达到9314元,三年内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净增2645.91元,提高62.63%,虽然职工工资水平还比例低,但与1997年相比确实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增资较快。职工工资在人工成本中的比重以1997年的63.36%为最低,1999年的75.12%为最高,这说明,职工工资在人工成本中占有绝对大的比重,职工工资的高低对人工成本影响很大。其次,在人工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是社会保险费用,1997年为25.75%,1999年为18.23%,随着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再次,职工福利、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及其它人工费用在人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1997年这几项合计占人工成本的10.87%,1998年占7.16%,1999年占5.9%,2000年占7.89%。在人工成本中职工教育经费所占比重始终不足1%,反映出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应予加强。最后,从1999年6月起建立了职工住房公积金制度,每月按职工工资总额的6%建立公积金帐户,企业为职工个人交纳3%,职工个人按工资总额的3%交纳,为职工购房贷款和维修住房创造了条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工工资平均水平在提高,反映出企业经济运行状况向良性发展。

三、我厂人工成本各项增减变化趋及分析

从表3反映的情况看来,第一,1997年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为15.46%,1998年为13.20%,1999年为11.1%,2000年为9.08%,逐年下降2%以上,和内地国有企业相比较,人工成本总水平不高。第二,1998年、1999年、2000年人工成本总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45.14万元,36.13万元、71.06万元,提高了16.75%、3.57%、6.78%,而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却比上年分别下降2.26%、2.1%、2.01%,这说明产品销售收入,企业增加值(附加价值)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反映出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第三,1998年工资总额比1997年增加了155.76元,1999年比1998年增加82.41万元,2000年比1999年减少工资总额6.19万元,工资总额增势趋缓,2000年甚至出现工资总额的负增长。但职工年均工资在逐年增加,1998年增加1451.39元,1999年比1998年增加929.44元,2000年比1999年增加265.08元,在岗职工增加2443.47元,增幅较大,这也说明控制职工人数的增加、实行减员增效取得的明显效果。

四、我厂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重及分析

表4显示出我厂1997年~2000年人工成本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要具体说明情况还要用“人事费用率”、“劳动分配率”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

“人事费用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也就是百元销售收入中有多少用于个人消费。“劳动分配率”是指工业增加值(附加价值)中人工成本所占的比例,也就是百元增加值中有多少用于个人消费。从表四反映的情况看我厂自1997年~2000年各年的劳动分配率分别为119.90%、43.19%、74.24%、41.60%,就是说,每百元增加值中1997年有119.90元,1998年有43.19元,1999年有74.24元,2000年有41.60元用于个人消费,呈大幅下降趋势,2000年比1997减少78.30元,降低65.3%。1997年~2000年各年的人事分配率分别为14.7%、10.7%、9.91%、8.31%。就是说,每百元销售收入中1997年有14.70元、1998年有10.79元、1999年有9.91元、2000年有8.31元用于个人消费,呈逐年下降趋势。

人事费用率和劳动分配率的倒数表示的是单位人工成本投入所获得的经济效益量,其数值越大,说明人工成本效益状况越好。我厂人事用率和劳动分配率的倒数显示,每投入一元人工费用,1997年可获得6.80元的销售收入、0.83元的新增价值;1998年获得9.27元的销售收入、2.32元的新增价值;1999年获得10.09元的销售收入、1.35元的新增价值;2000年获得12.04元的销售收入、2.40元的新增价值。

从我厂人工成本投入与生产出之间的分析可以看出,1997年至2000年人工成本呈上升趋势,而人工成本占增加值、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大幅大降,说明我厂人工成本的投入与产出方面的效益较好。全面推行经济责任制,改革内部分配制度,加强人工成本的管理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使工、人工成本和效益之间呈现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厂通过人工成本的分析管理,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体,允许多种工资分配形式并存的内部分配机制,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定期公布人工成本支出情况,建立了人工成本核算体系,使人工成本核算同经济责任制有机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套、相互促进,实现报酬靠贡献,职工工资能增能减。实行“劳绩分配”、“计件”工资、“动态”工资等形式的分配办法,在分配中拉开档次,制定切实可选择分配制度及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在搞活分配上下功夫,树立成本观念,强化成本意识,改革用人机制,激发了全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使职工收入、特别是生产一线的职工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企业双盈(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由于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增加,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下降了,实现两个负增长(职工人数、人工成本),说明在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职工收入还可以进一步增长。我厂在加强人工成本管理上年年有起色,三年迈出三大步,2000年实现盈利421.5.万元,资产负债率降为89.42%.

五、加强对人工成本的管理

(1)树立成本观念,强化成本意识

首先对全厂职工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培养职工要树立以厂为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预期朴素,勤俭办事,修旧利废,减少浪费,杜绝跑、冒、滴、漏、尽量减少人工成本的支出的观念,定期公布单位人工成本的开支,让职工监督,增强人工成本意识。

(2)人工成本管理的中心是加强劳动力的管理

加强对劳动力全方位的管理,改革用人机制,严把人员出入口,建立健全并组织实施竞争激励机制。企业内部实行双向选择,单位选择职工,职工选择单位,形成职工能进能出,上岗靠竞争,对那些素质较差,敬业精神不强,工作效率低下,不宜在岗工作的职工,坚决予以分流或下岗,或解除劳动合同。几年来全厂清退100我名临时工,重、脏、累的工种全部由分流职工承担,同时严格控制新增职工,职工总数逐年减少,实现企业减员增效,企业人工成本中的诸因素已成为企业的可控因素。

(3)加强职工工资的管理

人工成本的核心是工资,工资水平的高低与人工成本高低有密切的联系,控制成本主要是控制成本率,也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是控制工资水平。我厂从1997年开始工资制度改革,通过搞活企业内部分配,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对生产有很大的促进,企业增加值和劳动生产率都有很大的提高,企业扭亏盈,职工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升反降,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焕发了企业活力。

(4)建立人工成本的核算体系

人工成本水平的高低受国家分配、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等政策和企业有关规定的影响,因此要建立企业人工成本核算体系,以企业财务为中心、分厂、基层单位组成三级核算,明确指标组成。各基层单位配备专职统计员、专职核算员,每月汇总一次,由各方专职人员参加经济运行分析会,对人工成本水平、各项构成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每月对企业成本核算中遇到的有关问题提出分析、解决的建议办法,使人成本核算更加完善。另外,还要建立人工成本统计制度,和人工成本会计制度,保证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5)必须重视加大开发成本的投入力度

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高素质的劳动者离不开教育和培训,也离不开费用的投入。企业培训机构作了很大努力教育培训工作,采取请教师来讲、送职工出去培训,培训力度在不断加大,基本做到职工教育经费按工资总额的1.5%提取,但是在教育培训费用投入上仍显得偏低,因此,今后我们将适量增加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加强职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职工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

表1:

1997~2000年我厂基本情况表

项目

单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增加或少

提高或降低比例%

98年比97年

99年比98年

2000年比99年

98年比97年

99年比98年

2000年比99年

年末人数

1270

1224

1164

1119

-46

-60

-45

-3.62

-4.9

-3.9

年平均人数

1300

1242

1192

1137

-58

-50

-55

-4.46

-4

-4.6

全员劳动生产率

元/人

18396

22566

39532

70565.9

4170

16966

31033.91

22.67

75.2

78.5

企业增加值

万元

723

2343

1412

2690.55

1620

-931

1278.55

224.07

-39.7

90.55

企业销售收入

万元

5895.7

9381.2

10580

13470.4

3485.52

1199.31

2889.87

59.12

12.8

27.31

利润总额

万元

-761.9

-216.6

-67.44

421.5

545.25

149.19

488.94

28.43

68.9

725

成本费用总额

万元

5605.5

7668

944.2

12319.8

2062.57

1775.19

2876.59

36.8

23.2

30.46

人工成本总额

万元

866.86

1012

1048.2

1119.16

145.16

36.13

71.07

16.75

3.6

6.77

表2:

1997~2000年我厂人工成本构成情况表

项目

数额(万元)

平均水平(元/人)

构成比重(%)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职工工资总额

549.2

704.96

787.37

781.18

4224.6

5676

6606.5

6870.53

63.36

69.66

75.12

69.8

社会保险费用

223.18

234.57

191.11

216.83

1716.8

1888.7

1603.3

1906.99

25.75

23.18

18.23

19.38

职工福利费用

63.9

41.4

45.93

61.69

491.54

333.33

385.32

542.57

7.37

4.09

4.38

5.51

职工教育费用

6.68

6.74

5.96

9.99

51.38

54.27

50

87.86

0.77

0.66

0.57

0.89

劳动保护费用

7.67

5.62

5.93

2.6

59

45.25

49.75

22.87

0.88

0.56

0.57

0.23

职工住房费用

0.52

0

7.84

32.77

4

0

65.78

288.21

0.06

0

0.75

2.93

其他人工成本

15.71

18.73

4.01

14.1

120.85

150.81

33.64

124.1

1.81

1.85

0.38

1.26

合计

866.86

1012

1048.2

1119.2

6668.2

8148.3

8793.2

9843.13

100

100

100

100

表3:

1997~2000年我厂人工成本增减情况表

项目

人工成本(万元)

增减绝对数(万元)

提高或降低比例(%)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98年比97年

99年比98年

2000年比97年

98年比

97年

99年比

98年

2000年比

97年

职工工资总额

549.2

704.96

787.4

781.18

155.76

82.41

-6.19

28.36

11.69

-0.79

社会保险费用

223.18

234.57

191.1

216.83

11.39

-43.46

25.72

5.1

-18.53

13.46

职工福利费用

63.9

41.4

45.93

61.69

-22.5

4.53

15.76

-35.21

10.94

34.31

职工教育经费

6.68

6.74

5.96

9.99

0.06

-0.78

4.03

0.9

-11.57

67.62

劳动保护费用

7.67

5.62

5.93

2.6

-2.05

0.31

-3.33

-26.73

5.52

56.16

职工住房费用

0.52

0

7.84

32.77

-0.52

7.84

24.93

-100

100

317.98

其它人工成本

15.71

18.73

4.01

14.1

3.02

-14.72

10.09

19.22

-78.59

251.62

人工成本合计

866.8

1012

1048

1119.2

145.16

36.13

71.06

16.75

3.57

6.78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15.46

13.20

11.1

9.08

-2.26

-2.1

-2.01

表4:

1997~2000年我厂人工成本股入产出比例表

年度

平均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增加值%

每元人工成获得增加值(元)

人工成本占销售收入%

每元人工成本获得销售收入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

1997

6668.2

119.90

0.83

14.70

6.80

15.46

1998

8148.3

43.19

2.32

10.79

9.27

13.20

1999

8793.6

74.24

1.35

9.91

10.09

11.10

2000

9843.10

41.6

2.40

8.31

12.04

9.08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5日 10: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保护费相关文章
  • 企业倒闭员工赔偿是按底薪算吗
    企业倒闭不是按照底薪赔偿,应当按照合同解除前十二个月该员工的平均工资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内容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一、公司倒闭孕妇怎么赔偿首先,在员工怀孕期间因企业经营不善而倒闭,由企业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对员工的三期期间的赔付项目规定的不是很明确:(一)依据有关规定,产期期间的工资必须全额支付;(二)孕期和哺乳期期间的赔付的具体数额,由公司和您具体协商后确定;(三
    2023-02-21
    231人看过
  • 企业倒闭怎么赔偿员工
    一、企业倒闭怎么赔偿员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
    2023-04-15
    263人看过
  • 企业倒闭怎么赔偿员工
    企业倒闭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并结合员工在企业的工作年限向员工赔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的经济补偿金。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本法规定宣告债务人破产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和管理人,自裁定作出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已知债权人,并予以公告。债务人被宣告破产后,债务人称为破产人,债务人财产称为破产财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时对债务人享有的债权称为破产债权。企业倒闭欠税还要交吗?企业倒闭欠税还是需要缴纳的。根据法律规定,在企业在欠税的情况下面临无力偿还债务、缴纳税款,甚至公司再持续正常运转经营的情况下;即使企业宣布倒闭,也不能消除企业欠税的事实,仍需追缴企业欠税税款,并且相对其他普通的债权可以优先偿还。破产企业欠税而形成的税收债权,税务机关也需要在破
    2023-08-06
    58人看过
  • 企业倒闭怎么赔偿员工
    企业倒闭如何赔偿员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
    2023-02-21
    473人看过
  • 企业倒闭怎么赔偿员工
    企业倒闭如何赔偿员工?《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
    2023-06-14
    197人看过
  • 企业倒闭员工赔偿金
    一、破产企业员工赔偿金破产企业的破产债权人,根据我国《破产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按照以下的顺序清偿,首先是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其实是企业所欠的税款,最后是其他的债权;同一顺序里的债权不足清偿的,则按比例清偿。根据这些规定,企业职工的安置费并没有作为第一顺序债权来参与破产财产的分配,究其原因是职工的安置费性质所决定的。职工的安置费不同于职工因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而得到的补偿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得到的补偿金依据的是劳动法的直接规定,适用于所有的企业;而企业的职工安置费根据的是国务院有关国有企业破产兼并等的相关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个别地方政府的规章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且其仅适用于国有企业破产改制中的职工。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金根据《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规定,该补偿金请求权可以参照《破产法》的规定作为第一顺序清偿的破产债权参与企业的破产分配,而职工安置费则不适
    2023-04-07
    23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保护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保护费
    相关咨询
    • 年薪制企业的员工倒闭要赔偿什么,举例说明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23
      公司倒闭年薪制员工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到1年的,按1年计算不到6个月的,向工人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人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支付,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月薪是指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
    • 公司倒闭企业倒闭员工赔偿问题,如何赔偿企业倒闭员工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公司的破产将在法院受理,员工的债务是第一顺
    • 公司倒闭年薪制员工要如何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4
      如果公司倒闭后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
    • 企业倒闭员工要怎么赔偿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4
      1.应给予补偿而不是赔偿。 2.公司倒闭公司应该按照员工在公司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 3.我国法律规定,员工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
    • 企业倒闭员工有什么赔偿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02
      根据工作时间年限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