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人继承人遗产分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12 18:02:58 392 人看过

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一、未成年人犯罪怎么追究监护人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不会追究的监护人刑事责任,但会要求监护人代替未成年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没有履行监护职责的,会直接追究监护人的责任。《民法典》第三十四条【监护人的职责与权利及临时生活照料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产生的权利,受法律保护。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二、临时指定监护人负有什么责任

临时指定监护人负有以下责任:

1、确保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停学;

2、按规定缴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

3、必须按时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监护人入学;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儿童或者其他监护人,使儿童健康成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

三、监护人要付什么样的责任

监护人的责任有:

1.代理被监护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00: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遗产继承权属于监护人吗?
    监护人是否继承的权利,如果符合继承的条件的,如监护人是配偶、父母、子女、近亲属,可以继承;如果监护人是其他个人或者组织,一般是没有继承的权利,如果尽了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可以通过遗赠的方式获得继承权。监护人有权利卖房吗一、监护人有权利卖房吗1、监护人一般没有权利卖房。如果夫妻双方离婚时,协商决定将房子给子女,即使子女未成年,仍然拥有房屋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根据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
    2023-07-03
    393人看过
  • 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能继承吗
    一、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能继承吗智障人的遗产监护人是否能继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监护人为其法定继承人则可以继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二、遗产继承顺序是怎么样的1、遗产继承顺序,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先后秩序。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遗产继承中,被继承人立有遗嘱将其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或者在遗嘱中明确将其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应遵照该遗嘱执行。2、立有遗嘱的遗产继承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2023-04-18
    171人看过
  • 遗产分配时继承人死了遗产怎么分
    一、遗产分配时继承人死了遗产怎么分1、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代位继承。2、遗嘱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法定继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等。根据我国《民法典》1123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若既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也没有遗嘱或者遗赠,就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里给大家稍微提醒一下,这一条法律其实暗含了几个法律文书的优先效力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就排除了遗嘱或遗赠以及法定继承的效力;如果有遗赠或者遗嘱,就排除了法定继承的效力。二、夫妻一方去世后,遗产怎么分配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通常
    2024-01-31
    236人看过
  • 继承人怎样分配遗产继承人的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分配方法如下: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一般应均等分配遗产;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多分遗产;3、有赡养义务的人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平等。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对于已经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第一顺位继承人分配遗产时的特殊情况特殊情况下同一顺序各继承人可不均等分配遗产,这些特殊情况是指:(1)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和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可以多分。生活有特殊困难是指继承人因为没有独立的经济收入或其他生活来源,难以维持其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缺乏劳动能力是指继承人因尚未
    2023-08-08
    134人看过
  • 被监护人死后遗产,怎么继承
    被监护人死后遗产的继承:有遗嘱的,按遗嘱内容继承;2、无遗嘱的,按下列法定继承办理:(1)配偶、子女、父母作为法定第一继承人;(2)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作为法定第二继承人。一般情况下,被监护人死亡的,其遗产由父母或监护人直接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继承人继承。父亲死后遗产继承顺序应该按我国《民法典》关于第一继承人的规定,以一定的遗产份额分配原则来分配,以顺序在前面的继承人得到的遗产最多,并且以此类推,若子女未成年,可将他的那份暂时托管给他的监护人,待以后归还若第一继承人不具备继承能力或死亡,可将遗产沿第二继承人顺序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
    2023-08-09
    337人看过
  • 监护人去世后遗产继承顺序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我国的法定继承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的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或者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全部放弃继承权或被剥夺继承权的,第二顺序的继承人才能继承遗产。在监护人去世以后,其他近亲属应该去办理死亡证明的,关键是对于被监护人来讲,现在的监护人去世以后,理论上,按照法律规定应该由其他的近亲属担任监护人,但现实生活中其他近亲属往往也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去推脱监护职责。一、继承的方式有哪些?在我国,继承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两种。遗嘱继承就是根据被继承人生前所立的遗嘱来处理他所遗留的财产。而法定继承则是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和分配办
    2023-03-13
    313人看过
  • 监护人可以放弃继承遗产,监护人有没有权利收回遗产
    监护人是否有遗产继承权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1。死者生前是否留下遗嘱,如果有,遗嘱中是否有监护人份额,自书遗嘱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没有,则没有法定继承权。2、死者没有立遗嘱的,取决于监护人是否是被继承人法定的第一序位继承人(包括死者的父母、子女、配偶);如果不是,是否是代位继承人(即第一序位继承已经死亡,作为子女代位继承人);如果不是,死者还有其他第一序位继承人,监护人无权继承。【辟谣】监护人一定是父母?真相:不是分析:未成年人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关系密切的亲友、父母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者村委会、民政部门依次担任监护人。如果被监护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密切关系的亲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监护人有什么权利?监护人有以下权利: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023-08-07
    455人看过
  • 孩继承遗产由监护人保管吗
    一、小孩继承遗产由监护人保管吗未成年子女继承遗产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二、未成年子女怎么继承遗产1、被继承人的未成年子女,属于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在没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可按法定继承人的数额平均分配遗产。2、如子女未成年,无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在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更多的分配。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三、未成年人怎么继承遗产国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法定继承权。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由孩
    2023-05-06
    445人看过
  • 遗产分配是否是继承人平等分配的
    根据《民法典》第1130条规定,遗产分配不一定是继承人平等分配的,遗产一般按照以下比例分配: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继承人达不成协议的遗产分配怎么进行对于遗产分配,继承人协商不成的,法院会按法律规定的顺序和比例进行分配。如无特殊情况,应当将遗产在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之间平均分配。对于房产分配,如继承人都不想要的,由法院评估、拍卖,在继承人之间分配价款;如有继承人想要的,要按份额向其他继承人支付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
    2023-08-10
    187人看过
  • 监护人可以对于遗产继承吗
    被监护人遗产问题监护人可以继承。监护人员属于法定继承人的,其有权继承被监护人的遗产;被监护人留有遗嘱的,按遗嘱规定进行分配,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开始后,监护人按规定继承。一、遗产分割应遵循哪些原则?遗产分割应遵循以下这些原则:一、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的原则。我国法律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因此,继承人在分割遗产前要注意死者是否留有遗嘱,如果留有遗嘱,首先应按遗嘱继承方式分割被继承人的财产。虽有遗嘱,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一)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二)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或者受遗赠人丧失受遗赠权;(三)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或者终止;(四)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五)遗嘱未处分的遗产。二、保留胎儿继承份额的原则。在分割遗产时,如死者遗有未出生的胎儿,应给胎儿保留应当继承的
    2023-06-20
    292人看过
  • 分配遗产时继承人死亡要怎么分遗产
    一、分配遗产时继承人死亡要怎么分遗产1、法定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代位继承。2、遗嘱继承中继承人在继承之前死亡适用法定继承。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等。根据我国《民法典》1123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若既没有遗赠扶养协议,也没有遗嘱或者遗赠,就应当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这里给大家稍微提醒一下,这一条法律其实暗含了几个法律文书的优先效力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就排除了遗嘱或遗赠以及法定继承的效力;如果有遗赠或者遗嘱,就排除了法定继承的效力。二、夫妻一方去世后,遗产怎么分配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因此,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通
    2024-01-29
    406人看过
  • 继承人应当如何进行继承遗产分配
    在法定继承中,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继承人顺序分配原则如下: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等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
    2023-07-26
    361人看过
  • 担任监护人是不是能先分得遗产继承
    一、担任监护人是不是能先分得遗产继承不是只要做了监护人就能先继承遗产,当被继承人立下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将遗产指定给监护人以外的人继承时,为了体现法律在保护当事人自己意愿的目的,财产的分割会优先于适用遗嘱方式或遗赠抚养协议方式继承。如果被继承人将监护人的继承权排除在外的,监护人依法不得继承财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二、担任监护人需要哪些能力作为子女的监护人需要满足的条件:1.能给孩子提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生活学习环境;2.不存在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恶习;3.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监护权是监护人对于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等无民
    2024-02-12
    297人看过
  • 遗产分配:老人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则
    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指的是在法定继承中确定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分得的遗产份额的基本准则。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民法典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民法典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一般如下: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分配遗产时,同一顺序继承人一般会均等分配继承遗产的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需要进行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和被继承人一起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
    2023-07-06
    243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继承法定继承人怎样分配遗产,法定继承人怎样分配遗产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24
      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一般平等继承遗产,各继承人协商一致的,也可以不平均分配。对于已经履行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在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不得分或少分。
    • 继承人能否分配遗产给被继承人?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5-29
      能分遗产。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因此,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能分遗产。
    • 遗产继承按照遗产继承人继承的顺序分配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20
      遗产继承人顺序分配如下: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但是也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确定分配份额。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 遗产如何分配给继承人?
      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30
      如何指定继承者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继承权主体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明确,或者是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也可以通过被继承人与他人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指定。 一、房产继承 1. 继承公证 到被继承人房产所在地公证处办理房产继承公证,申请人应提供以下资料: (1)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如医院的死亡通知书、骨灰证、火化证明等)、身份证、户口簿(注销户口)等; (2)被继承人遗留的财产证明,如房
    • 遗产继承人的分配遗产的顺序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3
      1、应该先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 2、没有遗嘱的,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法定继承人分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3、最后,才是确定各继承人的份额。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