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退工单引发的名誉权纠纷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3 15:50:22 101 人看过

退工单这么一张小小的单据,一旦记载不实,在有些人眼里却成了事关名誉的大事。2006年,一张多年前离职时记载“违纪辞退”的退工单,不但让并不曾违纪的徐先生求职碰壁,更让他觉得名誉受损,进而诉至法院。

然而,对劳动者的不实评价是否会构成名誉侵权,目前我国尚无具体法律规定。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通过分析案情结合相关规定,最终判决支持了徐先生的诉请。承办法官孙-斌表示:“单位对劳动者所作的不实评价,只要足以影响到劳动者今后就业、求职的,就构成对劳动者的名誉侵权。而将对劳动者的工作评价视为社会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促使用工单位客观、公正评价劳动者,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

【案情追溯】

4年前的退工单挡了求职路

2005年2月,再次踏上求职路的徐先生经过奔波,终于通过了一家公司的面试。就在他等着签合同的时候,对方却突然告知:因他4年前曾违反劳动纪律被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所以公司拒绝录用。

4年前违反劳动纪律?徐先生不记得自己曾经有过那样的经历。然而看到自己当年的退工通知书时他发现,上面果然写明“因违纪解除合同”。

徐先生原先工作的单位是一家机械设备安装工程公司,徐先生在辞职时递交了书面辞职报告,并在2001年1月8日得到公司副经理的同意,此后,他才离开原公司,如今竟被说成“违纪”岂不冤枉。更别提这寥寥几字的记载,却为自己寻找新工作带来重重困难。为此,徐先生诉至法院。他的起诉原由并不是劳动争议,而是认为公司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

经过审理,一审法院支持了他的诉请,但公司对此表示不服,又上诉至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因退工单上的记载引发名誉权纠纷,这样的案件无论对民一庭还是承办法官孙-斌来说都是头一遭。

单位领导是否有权批准员工辞职

孙-斌发现,公司对徐先生辞职耿耿于怀的是,他没有经过人事部门的批准。“公司认为辞职申请应当向人事部门提出,副经理无权同意员工辞职,因此虽然有副经理的签字,也不能视为公司同意他辞职。”因此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司始终坚持自己作出的结论并无不实。

虽然这是一起名誉侵权纠纷,但对劳动者是否违纪的认定同样是关键问题之一。“如果劳动者的确违纪,那么单位对此进行如实记载,就不构成名誉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副经理是否有权同意徐先生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是公司内部管理权限的划分,徐先生对此并不知情。如果副总经理无权接受辞职,就应当将情况告知徐先生,让他向公司劳动人事部门提出。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徐先生得到副总经理同意解除合同并没有违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5日 17: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A网站点名"曝光"帖子引发名誉权纠纷
    中国法院网讯9月1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原告潘先生起诉被告北京A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名誉权纠纷一案。原告潘先生诉称,2005年7月4日,被告名下的A网站的律师和社会贴吧内,张贴了四篇歪曲事实、严重侮辱原告人格的贴子,标题分别为《被大码头论文考研网诈骗者快报案》、《大家都来给骗子们曝光》、《缉拿网路骗子》。上述文章内容诬蔑原告为骗子,并公布了原告真实姓名、电话和网络联系方式。其中,律师贴吧的《被大码头论文考研网诈骗100元,该怎么办?》截至2006年3月24日止,已浏览267次、跟贴22次。贴子发表后,原告每天都会接到多个电话、邮件及QQ和MSN留言,被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质问、指责和谩骂。许多朋友和网友也纷纷离原告而去,给原告和家人精神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原告曾在贴吧上留言要求被告全部删除上述侵权贴子,但被告置之不理,留贴至今。原告认为,被告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网站,且自誉为全球最大的
    2023-06-05
    101人看过
  • 《千里走单骑》引发署名权纠纷张艺谋成被告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涉非物质文化遗产侵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署名权纠纷案。原告为贵州省安顺市文化局,被告为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张伟平及张艺谋。原告诉称,2005年12月,被告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作为出品人、张伟平为制片人、张艺谋作为编剧和导演拍摄了电影《千里走单骑》。整部影片以一堂名为《千里走单骑》的云南面具戏为线索并贯穿始终。该影片所宣传的云南面具戏实际上是安顺地戏,贵州安顺地戏有着六百年历史,为安顺地区所独有的民间戏剧,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贵州省政府和国务院均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拍摄时,安顺市詹家屯的八位地戏演员应被告方的邀请前往丽江,表演了安顺地戏传统剧目中的《战潼关》和《千里走单骑》并被剪辑到影片中,但影片中说成是云南面具戏,三被告没有在任何场合为影片中面具戏的真实身份正名,以致观众以为影片中的面具戏的起源地、传承地就在云南。原告认为被告的这种侵犯安顺地戏
    2023-06-08
    315人看过
  • 一篇文章引发《长征组歌》创作人名誉权纠纷
    中国法院网讯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复兴路法庭受理一起原告李老先生状告唐老先生、中国合唱协会侵犯名誉权一案。原告要求二被告在《合唱通讯》中登报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今年79岁的李老先生诉称,其系《长征组歌》作曲者之一,被告唐老先生(86岁)在2008年2月《合唱通讯》总第44期发表题为《1965年版诞生的过程》一文,该文中被告唐老先生称:《长征组歌》是由唐老先生和另外二人创作的。《合唱通讯》是中国合唱协会所属的内部刊物,该《合唱通讯》在歌曲创作行业中影响力很大。被告唐老先生的文章在《合唱通讯》上一经发表,就在歌曲创作行业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使很多歌曲创作人士误认为李老先生虽为《长征组歌》的创作人之一,但实际上没有参加《长征组歌》创作。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原告的名誉。同时,被告中国合唱协会在对被告唐老先生在其内部通讯上发表内容严重失实的文章,未尽审查义务,致使该文章在歌曲创作
    2023-06-07
    430人看过
  • 遭邻居“泼尿”引名誉权纠纷
    8月25日,广东茂名信宜市某村68岁的蔡阿婆觉得,半年多来堵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邻居黄某送来了医疗、精神损害赔偿款1759元和满满的歉意。此前,在村民眼里,她们已经是仇人,黄某曾经打伤并对她泼尿,信宜法院近日判决黄某对其予以赔偿。今年1月份,蔡黄两家人因农作物引水灌溉发生矛盾。1月18日上午8时许,蔡阿婆到黄某家中讲理,说着说着,俩人开始激烈争吵。黄某一时情绪激动,将近70岁的蔡阿婆推倒在地殴打,觉得仍然不解恨,她还端起屋外的尿桶往蔡阿婆身上就泼。事发后,蔡阿婆向当地的派出所报案。经茂名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蔡的损伤为轻微伤。在农村,似乎没有什么事情比被人泼尿更侮辱人的了,蔡阿婆终日精神恍惚,郁郁寡欢。3月27日,信宜市公安局以黄某殴打、侮辱他人,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600元的决定。双方就民事赔偿问题曾多次协商,但因分歧较大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2014年6月29日
    2023-06-08
    164人看过
  • 公司与离职员工网上“揭短”引发名誉权纠纷
    人民网上海9月27日电(侯荣康吴艳燕包蹇)离职员工在篱笆论坛“揭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发帖反击称该员工因贪污公款被开除而蓄意报复,并曝光其身份证和学历证书信息,双方为此互以名誉侵权为由将对方推上被告席。近日,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双方发帖内容缺乏事实依据,与客观情况不符,判令双方连续72小时在篱笆论坛上互致道歉声明,并由公司赔偿该离职员工精神损失费人民币5000元。去年9月下旬,篱笆论坛上一篇题为《令人震惊:婴儿奶粉出问题,D家月子餐更吓人》的帖子引起某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注意,帖子的内容矛头直指该公司的产品。据公司调查,该帖子的发帖人是一个月前离职的员工崔小姐。公司随即在该论坛针对崔小姐的帖子发表声明,称崔小姐贪污公款被公司开除而心存不满,发帖恶意攻击公司,随该声明一同出现在论坛上的还有崔小姐的身份证和学历证信息。去年10月,崔小姐向法院递交诉状,两个月后公司以相
    2023-06-07
    477人看过
  • 行使行使权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
    因行使诉权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下列标准来认定:行为人以侮辱、诽谤他人为目的,实施了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等行为,导致受损人社会名誉降低的,即可认定为侵犯名誉权。来我家玩引发名誉权纠纷善良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空到我家来玩玩”,这本是人们日常极为普通的一句客套话。但是,一个女性如果将这句话发送到一个男性手机上,恰好又被男性的老婆看到了,会是怎样的结果2005年12月20日,通州市法院对一起因“暧昧短信”引发的名誉权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作出判决,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500元,医药费等损失500余元,并向原告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异性互通交友短信小玲与勇-军同住通州市的某一个小镇,都已结婚生子。由于同为一个镇上的人,两人早已相识,但仅限于见面打个招呼而已。一日,勇-军上街买菜,恰巧遇见小玲正在路边用手机打电话,勇-军
    2023-07-27
    434人看过
  • 一起银行不良信用记录引起的名誉权纠纷
    何女士原是某公司财务主管,拥有一份优厚的收入,不成想莫名其妙的卷入一场银行贷款合同纠纷的诉讼,并由此引发一连串的烦恼。2007年的某天,何女士忽然接到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的传票,某商业银行因何女士办理按揭贷款购房逾期未还款为由,将何女士与某房地产公司一起诉于法院,要求二者共同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何女士在诉讼中坚称自己从未在该房地产公司购房,也没有在银行办理按揭贷款,对于银行提供的借款合同上本人签名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何女士的这一说法得到了房地产公司方面的证实。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法院限期要求银行对借款合同上何女士签名的真实性进行司法鉴定,银行因为种种原因未递交鉴定申请。法院遂判决:驳回银行对何女士的诉讼请求。虽然赢了官司,但是何女士的烦恼并未到此结束。因为逾期未能偿还贷款,已经给自己产生了一份银行不良信用记录,不但在一定时间内影响自己今后的个人信用,贷款购房、买车均受到限制,而且根据任职
    2023-05-05
    233人看过
  • 借条和工资单引发的纠纷
    被职工炒鱿鱼的老板拿着借条向法院起诉还钱,可职工的说法却截然不同——借条和工资单,虽说都是白纸黑字,但恐怕没人会把这两者画上等号。可近日,江阴法院审结的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中,作为证据的借条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原告坚持这是被告打给自己的欠条,而被告却认定是工资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白领辞职年过四旬的王X秦是江阴市某纺织品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2007年3月,他与陈X君达成了口头协定,请陈X君为其管理服装车间以及二十余名职工。可陈X君却并不开心,因为理念、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自己与老板的分歧越来越大,对车间的管理也越来越力不从心。2008年8月15日起,陈X君就不再向公司提供劳动,工厂车间也放手不管。当众多白领被老板解雇时,小工头陈X君却反过来把老板炒了。不仅如此,陈X君还向江阴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公司支付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拖欠自己的工资、经济补偿金,并补缴自200
    2023-06-08
    278人看过
  • 如何处理因名誉权侵犯引起的侵权纠纷
    一、如何处理因名誉权侵犯引起的侵权纠纷名誉权侵权的,侵权人应停止侵害行为,积极消除不良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行为的具体责任承担方式应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二、侵害名誉权的诉讼时效侵害名誉权诉讼时效三年。侵害名誉权属于一般侵权,一般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
    2023-10-19
    132人看过
  • 分期购车造成不良信用记录引发名誉权纠纷
    李某在银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发现从未向工商银行贷款的他竟有不良记录,于是将工商银行及银行征信中心一并告上法庭。近日,在太原市迎泽区法院桥东法庭主审法官的调解下,原、被告发现形成不良记录的责任在某汽车销售公司,原告对被告银行及征信中心的行为表示谅解,并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今年3月,原告李某在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发现有一条不良记录,内容是原告未完全清偿贷款人八万元的个人汽车贷款。事实上,原告并没有与中国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营业部签订贷款合同。为此,原告将工商银行及银行征信中心诉至法院,认为自己的姓名权和名誉权受到了侵害。法院受理该案后,依法传唤双方当事人做起调解工作。原告李某陈述曾于2004年从某汽车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汽车,与该汽车连锁销售有限公司约定分期付款。购车后,原告将每期车款均及时足额交给了该汽车连锁有限公司,到2006年原告已还清全部车款。被告方对“不良信息
    2023-05-05
    217人看过
  • 光绪死因引发名誉权纠纷法院驳回原告诉请
    中国法院网讯今天上午,因光绪死因而引发的名誉权纠纷案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定,《近代史研究》杂志刊登了公安局某处的调研员包先生有关光绪之死的文章后,又登函表示该文章错误百出,并是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这些内容基本属实,不构成侵权,因此驳回了包先生的诉讼请求。51岁的包先生是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的干部,他起诉称,自己在2006年时曾应邀参加了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主办的有多家法医学专家参加的光绪死因推断专家论证会,期间,会议发给每个与会人员一份光绪死因的工作报告。会后,他根据会上材料,经过两年三个月的潜心研究、分析,撰写了《光绪死亡原因探析》一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办的《近代史研究》上。2008年底,该刊物刊登了一份声明,称包先生撰写的文章是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数据,与原始数据及分析相较错误较多。包先生认为,此声明严重影响了自己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声誉。现起诉要求中
    2023-06-07
    299人看过
  • 著作权纠纷之后的名誉权纠纷
    《水乳大地》与《今夜火把到我家》是描写云南省特有的风土人情、人文地貌的著作,可没想到作者范稳和毕然却在著作权纠纷之后,产生了名誉权纠纷。这场关乎名誉的纠纷近期在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审理终结,法院判决驳回原告范稳的诉讼请求2000年9月,毕然所著的《今夜火把到我家》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2004年1月,范稳所著的《水乳大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2004年7月28日,毕然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召开的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当代彝族文学研讨会上发言,认为《水乳大地》剽窃了《今夜火把到我家》。之后,毕然向记者提供了4份《水乳大地》—《今夜火把到我家》之书面比较材料。2005年9月27日,毕然以《水乳大地》抄袭、剽窃了《今夜火把到我家》为由,将范稳诉至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年3月8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原、被告的著作有相似之处,但范稳所著的《水
    2023-06-08
    433人看过
  • 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引发著作权纠纷
    未经翻译者许可擅自出版发行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太白文艺出版社、北京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阿拉伯语系葛教授等6位著名学者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分别诉至法院。日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审结了此案。葛教授等六位学者翻译了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部分故事内容,北京燕山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一千零一夜》一书。2005年,被告太白文艺出版社未经翻译者许可,将其翻译的作品更换译者姓名后也出版了《一千零一夜》一书,书中被诉侵权的故事除个别语句在表述和语序上有细微区别,内容基本与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千零一夜》相同,北京第三极书局销售了被诉侵权的书籍。为此,葛教授等6位学者将太白文艺出版社、北京第三极书局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二被告立即停止出版发行,收回、销毁该书尚未售出的部分,公开赔礼道歉并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和维权费用。经审理,法院认定在作品上署名的六位原告为涉案故事的翻译权人,
    2023-06-08
    331人看过
  • 股东“被签名”引发股权纠纷
    一年来,因为股权的变更一共引发了八次诉讼和一次行政复议,但纠纷却远未结束谁动了我的股权?在南陵县工商局媒体了解到,XX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至2009年底该公司工商登记的股东为董某某、翟某某、钟某某、陶某某等4人。之后法人代表陶某某将所有股权对外转让。但翟某某却不同意将自己的股权变更登记,并于2009年12月21日向南陵县工商局提交了书面材料,声明非其本人亲自带身份证办理,其名下的股权不得变更。两个月后的2010年2月8日,XX公司的股权全部变更到王AA和汤BB名下,公司全部股权转让价为1188万元。于是翟某某不服,坚称股权转让协议上的签名非其本人所签,在股权变更时其本人也未到现场,不过多次找南陵工商局理论均未果,于是开始了他的多起诉讼,要求重新将应有的股权变回自己的名下。翟某某的代理律师翟XX告诉媒体,最终在他们的坚持下,南陵县工商局撤销了一年前的股权变更登记,重新恢复了翟某某的公司
    2023-06-09
    162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盗窃行为是否会引发名誉权纠纷
      贵州在线咨询 2025-01-1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和第一千零一十八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和自然人均享有名誉权和肖像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或肖像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而肖像权是个人在外部形象上的权利,包括制作、使用、公开或允许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 因行使诉权引发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13
      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认定: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 因情感纠纷引起的侵犯名誉权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4
      因名誉权纠纷提起的诉讼,多为侵权之诉,根据《民事诉讼法》1第29条的原则规定,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一、问:名誉权案件如何确定侵权结果发生地?答:人民法院受理这类案件时,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
    • 名誉纠纷与名誉权纠纷的区别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8
      侵害名誉权的最基本要件是看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侵权人用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或者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致使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应认定属于侵害名誉权行为。
    • 如何预防名誉权纠纷的发生
      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30
      如何认定名誉侵权纠纷责任:判断是否构成名誉权侵权,需考虑受害人确有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主观有过错。若涉及书面或口头侮辱或诽谤他人,且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则可认定为名誉权侵权。若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同样应被视为名誉权侵权。若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也应按照名誉权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