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会负刑事责任的。工作时间死亡一般属于工伤死亡,但是也有较为特殊的情形。具体属于工伤死亡的情形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中毒直接导致死亡。
3、工伤或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
4、工伤旧伤复发或职业病旧病复发死亡。
5、因工致残被鉴定为1-4级享受伤残补助金期间死亡。
交通事故造成工伤死亡如何赔偿?
1、交通事故赔偿已给付了医疗费、丧葬费、护理费、残疾用具费、误工工资的,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不再支付相应待遇。
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先期垫付有关费用的,职工或其亲属获得交通事故赔偿后应当予以偿还。
2、给付的死亡补偿费,已由伤亡职工或亲属领取的,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不再发给。
但交通事故赔偿给付的死亡补偿费低于工伤保险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由企业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补足差额部分。
也就是说得先由交管部门处理完交通事故,才能办理上面提到的工伤死亡补助手续。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地意外死亡事件引发刑事责任问题探讨
422人看过
-
刑事案件中罚金缴纳问题探讨
204人看过
-
老年人犯罪的刑事判决问题探讨
234人看过
-
探讨工地工伤事故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380人看过
-
承租人死亡后的租赁合同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90人看过
-
探讨车撞死五人案件的法律判决
226人看过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制度是世界各国规范经济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各国法人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但其内容不尽相同。不同的法人形成了不同的法人理论,法人制度理论... 更多>
-
假药销售死刑问题探讨青海在线咨询 2025-02-01假药和劣药的区别在于其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犯罪构成要件。假药是指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其标准为《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而劣药则是指药品质量和使用效能未达到标准规定和预期治疗效果的药品。生产、销售假药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并没收财产。该罪行的构成要件包括: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致人死亡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对象只能是
-
探讨网络赌博案件的刑罚适用问题香港在线咨询 2025-02-042016年12月,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量刑标准进行了统一,其中涉及金额在3000元及以上的诈骗行为,刑罚为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具体标准如下: 1. 电信网络诈骗数额在3000元以上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2000元,可以增加一个月至两个月的刑罚。 2. 电信网络诈骗数额达到3万元的,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
-
工伤死亡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山东在线咨询 2022-01-31张某作为直接雇用人,未尽到安全注意义务,是需要承担责任的,现在法院发回重审了,你们作为被告正好可以把张某追加为被告,与你们一起共同承担责任;另外,实际赔偿数额也不会超过26万元,建议你们四个被告联合起来认真研究,委托律师全权办理。
-
离婚问题:探讨解决方法陕西在线咨询 2024-12-24如果只有一方想要离婚,那么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可以进行分割。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那么一般会按照均分原则来处理夫妻共同财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无过错方可以向法院主张过错赔偿。 根据中国的《民法典》规定,以下是几种可以获得过错损害赔偿的情况: 1. 重婚:如果一方已经结婚两次或以上,那么离婚时可以要求赔偿。 2.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如果一方与已婚人士或者有配偶者同居,那么离婚时可以要求赔偿。 3
-
刑事再审相关问题的探讨台湾在线咨询 2024-11-271. 自诉案件可以由被害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提起。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七条,如果被害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或因受强制、威吓等无法告诉,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因年老、患病、盲、聋、哑等不能亲自告诉,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告诉或代为申请人民法院受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此外,根据第三百一十八条,自诉案件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