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遭公司裁员,如何申请相应证明?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5:25:16 180 人看过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开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无故辞退是违法解除合同,可以主张继续履行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劳动合同履行期间,用人单位可以按《劳动合同法》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和四十二条规定解除合同。劳动者严重违法违纪,用人单位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合同的,没有补偿。其中,因为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规定解除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其中,《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合同的,还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现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显然不符合法律规定,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八十七条规定,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经济补偿金二倍即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两个月本人工资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以依法先向用人单位主张权利,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佳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公司辞退员工的程序

1、认定员工严重违纪,必须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辞退违纪员工的重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行政法规以及政策性规定,并已经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只有依据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出来的辞退决定,才可以成为仲裁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的判案依据。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建立起合法有效地规章制度,才能将其作为判断劳动者是否严重违纪的客观依据。

2、规章制度只有公示过才能对员工产生法律效力。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规章制度已经公示或者向劳动者告知的话,该规章制度不能作为辞退劳动者的依据。所以用人单位一定要将该合法有效地规章制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才能将其作为判断劳动者是否严重违纪的客观依据。

3、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果单位没有注意搜集保存能够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证据,就算是劳动者真的严重违纪,但是在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举不出来证据,就要败诉,法律讲究的是证据。因此在员工发生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该及时取证。实践中要求劳动者做出书面的检讨或者解释、说明和承诺,留档备查是最有效和便利的方法。

4、履行通知工会和本人的程序。劳动合同法第43条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所以,用人单位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一定要通知工会。另外应该注意的是,最高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因此,用人单位在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以后,还要将该决定送达劳动者,而这一举证责任在于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能举证已经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送达劳动者的时候,将会使用人单位面临劳动仲裁失效无限延长的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2日 18: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裁员相关文章
  • 公司变相裁员如何起诉公司
    公司变相裁员,劳动者必须经过以下劳动仲裁程序后才能起诉公司: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受理决定的;仲裁庭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仲裁庭作出裁决,劳动者不服的。公司变相裁员因此产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向人民法院起诉适用劳动仲裁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5-16
    152人看过
  • 员工如何拒绝公司裁员
    一、员工如何拒绝公司裁员满足残疾或者哺乳期两个条件之一的公司员工在公司裁员的时候可以提出拒绝,其余情况下暂时没有规定可以拒绝。不过如果你不属于上述两种情况也不用太过担心,在公司提出裁员的时候你可以要求其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据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的人员。二、什么是裁员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三、哪些人不可以裁员由于裁员是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的
    2023-04-20
    176人看过
  • 员工遭受公司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应对
    一、员工遭受公司拖欠工资,应该如何应对公司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应该采用下列方式来处理:员工可以与公司协商,要求其及时发放工资;协商不成的,员工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向仲裁委员会依法申请仲裁;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二、如何判定拖欠工资拖欠工资判定是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
    2023-07-19
    162人看过
  • 公司裁员是否需要申请失业证明
    公司裁员是否需要申请失业证明?
    2023-05-07
    98人看过
  • 公司如何收集变相裁员的证据
    公司收集变相裁员的证据劳动争议。证明劳动关系是关键的证据,如工作许可证或工作卡(最好加盖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单、公司名称工装、地方税务局印制并盖章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雇主为您办理的暂住证等,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派遣名单、同事(离职人员)证词、录音录像或其他书面材料,并加盖您的姓名和公章或老板签名申请劳动仲裁,并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用人单位工商登记信息或营业执照复印件(北京不需要登记信息)!立案后,法院将开庭,然后进行调解,调解委员会将不会达成裁决。p>如果您向专业人士咨询,劳动案件可自行处理,劳动仲裁委员会不收取任何费用。申请劳动仲裁,不要拖延到新单位工作变相裁员,你可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1.“长期无薪休假”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果不是员工原因,企业应在员工休假的第一个月给予员工原工资。基本生活费在第二个月支付给员工。这方面的规定因地区而异。
    2023-05-07
    337人看过
  • 离职员工遭扣发工资,公司如何应对?
    首先,遇到员工擅自离职的,用人单位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通知书,限定员工在指定是时间内回公司上班,并提出如限期内不上班的处理措施。其次,当员工擅自离职达到可以辞退的标准时侯,用人单位应当将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宜公开,并以书面形式送达离职通知书给员工,通知其前来办理交接工作以及离职手续。至于通知书的送达,用人单位应采取挂号信或EMS形式,将通知书送达至员工信息登记的住址、身份证地址,或者经济联系人地址,并保存好回执。送达日期,以签收日期为标准。擅自离职会有哪些法律后果擅自离职的后果如下:1、职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经批准而擅自离职均属无故旷工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动离职处理;2、职工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相应的法律承担赔偿责任;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该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外,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一、离职的条件如下:1、合同
    2023-07-05
    87人看过
  • 破产申请公司应如何支付员工工资
    一、破产申请公司应如何支付员工工资公司申请破产公司员工工资是优先支付的,应当是全额工资。破产不是公司说破产就可以破产的,需要通过法院判决后才可以破产。如果公司资产不够工资的,应根据比例平均发放给每一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的,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申请人。债权人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自裁定作出之日起五日内送达债务人。债务人应当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财产状况说明、债务清册、债权清册、有关财务会计报告以及职工工资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缴纳情况。二、解散与破产公司清算的差异在哪公司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如下:1.解散清算的原因包括营业期届满、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原因、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破产清算的原因是公司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2.解散清算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具有很大的任意性,破产清
    2023-09-12
    244人看过
  • 员工如何申请破产公司
    公司申请破产后员工怎么索赔拿齐证据要求公司赔偿。1、企业申请破产的,不影响依法计算员工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2、企业申请破产后,法院需要立案受理,并指定管理人对企业资产、债务进行清算。3、清算过程中,企业对员工应当支付的工资、奖金、补贴、补助、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都可以作为独立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时,获得较普通债权和税收债权优先的顺位。《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三)普通破产债权。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公司申
    2023-03-04
    432人看过
  • 公司裁员员工可以申请破产么
    对公司享有债权的劳动者,是可以申请公司破产的。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务人(企业本身)、债权人(企业的债权人)、负有清算责任的人都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如果用人单位存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金等情形的,该劳动者毫无疑问对用人单位享有债权,属于职工债权人。因此,对用人单位享有债权的劳动者,是有权申请用人单位破产的。《企业破产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下列情形同时存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一)债权债务关系依法成立;(二)债务履行期限已经届满;(三)债务人未完全清偿债务。一、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要怎么办当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或者公司已解散但未清算或者未清算完毕,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依法负有清算责任的人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2023-03-24
    464人看过
  • 公司应该申请批准裁员吗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需要裁减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全体职工的意见,裁减计划报劳动行政部门后可以裁减。派遣职工应当纳入职工总数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在依法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我们可以裁员p>根据劳动部《违反和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办法》第五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12个月。工作时间不足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偿p>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职工20人以上、20人以下,但占职工总数10%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提前
    2023-05-02
    146人看过
  • 员工遭受裁员如何获得赔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公司解雇员工的赔偿问题:是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每满一年按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员工支付,六个月以上不到一年的,按一年算,不到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其具体赔偿金以其本人工资为基数,以工作时长为倍数,其具体赔偿金额以实际为准。公司撤资员工应如何赔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7-12
    167人看过
  • 公司因员工旷工申请仲裁
    实践中,绝大部分的劳动争议都是“秋后算账”,也就是员工在劳动关系解除后才申请劳动仲裁。毕竟一边在公司上班一边申请仲裁告公司,会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情,实际中很少会有员工这样去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审理、法院上诉期间是否需要正常到岗上班,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员工的劳动仲裁请求包含解除劳动关系、违法解除赔偿等,就不需要继续上班,否则就还是应当正常出勤。公司不交社保是否可以申请仲裁?公司不交社保可以申请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2023-07-07
    402人看过
  • 公司裁员后员工如何辞退
    公司裁员退休的员工必须给予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公司工作的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非法裁员的,按经济补偿标准支付赔偿金的两倍。【辟谣】公司可以随意裁员?真相:无法分析:《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或者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的,确需裁员的,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员。用人单位按照本条规定裁减人员,六个月内录用人员的,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这里的报告仅指说明,没有批准的意思。优先录用是指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用。【提醒】公司裁员有哪些流程?一、企业破产或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等需要裁员的情况;二、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三、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四、制定裁员计划;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六、
    2023-08-06
    51人看过
  • 如何证明公司是经营困难裁员
    一、如何证明公司是经营困难裁员在满足特定条件下,用人单位可以依法实行经济性裁员行为:首先,依照《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对本企业实施破产重整的过程中;其次,当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陷入极度困境之时;第三,当公司面临着经营方向的转变、重大技术创新或经营模式的调整,且经过与劳动者协商变更了原有的劳动合同之后,仍然需要进行裁员的情况;最后,由于在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赖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原有的劳动合同已经无法继续履行下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
    2024-07-01
    316人看过
换一批
#辞退解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裁员
    词条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该词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对阶段性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与生产不饱和、富余员工较多的企业开展共享用工。... 更多>

    #裁员
    相关咨询
    • 如何证明是公司员工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11
      1、有公司大门的钥匙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在职证明书是可以作为证据的。2、根据《证据法》以及《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只要能证明事实的,证明劳动者是公司员工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比如同事的证言、与公司老板沟通的录音、公司发放工资的记录等都可以作为证据。3、现在公司没有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公司是需要支付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赔偿的,从第二个月开始支付劳动者的双倍工资,并且自实际用工之日起满1年
    • 公司经营困难裁员如何证明?
      浙江在线咨询 2024-11-1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企业重整、当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困难且已难以维继正常运营、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转型、重大技术创新或经营模式调整等变革需要进行裁员、以及由于劳动合同签订时所依赖的客观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下,企业有权利实施经济性裁员措施。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企业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
    • 公司裁员人员如何申请经济补偿金?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1-16
      经济补偿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三倍的,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为三倍的金额支付经济补偿,最高支付经济补偿年限不得超过十二年。月薪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 公司裁员赔偿手续有哪些公司裁员应如何裁员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
      裁员分为合法裁员和非法裁员,支付的赔偿是不一样的。合法裁员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裁员,并支付经济性补偿。非法裁员为未按照法律规定裁员,是需要支付赔偿金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
    • 公司如何应对员工裁员并保护员工权益?
      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27
      在裁减员工之前,用人单位需要提前三十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提供有关生产经营状况的资料。裁减员工并非员工的过错,也非员工个人原因,而且裁员往往会给员工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生活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裁员前,用人单位应该倾听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接下来,用人单位需要提出裁减人员方案。该方案应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以及实施步骤。同时,用人单位应遵守法律法规规定和集体合同约定,不得裁减患有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