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概念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12 00:10:07 402 人看过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以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等。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以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等。

答 :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是 城 镇 居 民 家 庭 全 部 收 入 中 , 可 以 用 于 支 付 生 活 费 用 的 收 入 , 按 家 庭 全 部 人 口 计 算 的 平 均 每 人 生 活 费 收 入 。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规定,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以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这一指标反映了居民家庭的生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然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唯一指标。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和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此外,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因为不同家庭对于生活费用的支出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评价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时,不能仅仅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指标,而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总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在评价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不能仅仅以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指标。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一个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但不能作为评价一个家庭财务状况的唯一标准。在评价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家庭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财产价值等。

《烈士褒扬条例》第十一条

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死亡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3日 04: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相关文章
  • 全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897元,增长11.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517元,增长9.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7956元,增长19.1%,
    2023-07-03
    135人看过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公式
    每次国家发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都会引起质疑,对如何计算居民季度可支配收入感到好奇。你知道如何计算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吗?我们来看看。如何计算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据报道,每年都会进行居民调查。其中,城镇居民调查以城镇居民为调查对象,主要调查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现金收入、非现金收入等。所谓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调查人员可以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将调查家庭的总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然后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获得数据。家庭总收入由四个方面组成:工资收入(如劳动报酬、包括兼职等)。),经营净收入(如商业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如证券、房租、红利收入等。),转移性收入(如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保险赔偿等。什么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个统计上的概念,不同于居民收入。通俗地讲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能够自由支配的收入。从居民家庭总收入中扣除了缴
    2023-08-05
    248人看过
  • 怎样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一、计算公式可支配收入=家庭总收入-交纳的所得税-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记帐补贴(一)家庭总收入指调查户中生活在一起的所有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得到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的总和,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收入的统计标准以实际发生的数额为准,无论收入是补发还是预发,只要是调查期得到的都应如实计算,不作分摊。1、工资性收入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所从事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从事第二职业、其它兼职和零星劳动得到的其它劳动收入。2、经营性收入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一个月)内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经营房屋出租业务的租金收入。3、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不动产(如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4、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
    2023-05-05
    148人看过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适用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的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的数额的明显差异,在交通事故中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是否是以死者户籍来区分适用的是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实践中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笔者认为以户籍来定标准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司法解释的原意。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笔者认为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实际,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2023-06-08
    294人看过
  • 2021年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21年度重庆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02元、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985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为:1、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居民家庭常住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报告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4、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部分居民家庭的常年记账取得的。法律依据:《烈士褒扬条例》第十一条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工伤保险条
    2023-08-11
    498人看过
  • 安徽省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安徽省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3万元。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4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增幅较高,主要是受去年上半年低基数影响;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15.4%,两年平均增长7.4%,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5.2%,略低于同期经济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125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11.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增长1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4897元,增长11.6%,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517元,增长9.7%,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9.2%;农村
    2023-08-11
    306人看过
换一批
#工伤待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指在职工因工死亡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对其直系亲属支付的一次性赔偿。职工的死亡使其亲属丧失了重要的生活来源,导致其生活水平的下降,这是工伤事故的后果之一,因此应当予以赔偿。... 更多>

    •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概念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8
      给你回答一下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可以理解为住户部门的平均可支配总收入。由于不含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和政府部门,居民可支配总收入远小于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住户部门可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也就远小于人均可支配总收入(支配总收入除以常住人口)。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03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利息收入、稿费、讲课费等全部经常和一次性收入,但应扣除赡养、赠送支出、记帐补贴、个种税金(个人所得税、车船使用税等)
    • 什么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27
      现在衡量经济指标的时候会用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名词,有的人可能就不知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那么,到底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呢?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利息收
    • 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概念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28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词,但是却不知道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意思吧。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
    •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9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全部收入中,可用于支付生活费用的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按家庭全部人口计算的平均每人生活费收入。它包括居民家庭所有成员的工资、奖金、津贴、洗理费、书报费、交通补贴、价格补贴、独生子女费以及离、退休者收入、赡养赠送收入、出售财物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