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工伤认定标准:
1、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岗位上突发疾病;
2、是否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后死亡。48小时的开始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始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开始时间;
3、抢救无效死亡后,48小时内是硬指标,如超过48小时内,患者的疾病不是突发性疾病,按规定不能视为工伤。
48小时抢救无效是否可申请工伤认定
第三人王某华与张某梅系夫妻关系。2007年9月14日上午8时左右,张某梅在原告东台市海澜服饰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工作台边,因病突然昏倒,后被送往东台市人民医院抢救,东台市人民医院入院诊断张某梅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脑室出血、左侧大脑动脉瘤破裂可能。张某梅被安排住院经抢治疗。2007年9月15日20时左右,医院经过诊断确定张某梅没有继续存活的可能,在此情况下第三人王某华经与亲属协商决定放弃抢救,2007年9月15日22时10分左右,张某梅救死亡。第三人王某华于2007年10月24日向被告东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被告于2007年11月2日受理了第三人的工伤认定申请,2007年12月24日,被告作出东工伤认字[2007]第207号《工伤认定书》,认定书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对张某梅的死作出视同工伤的决定,原告不服,于2008年2月20日向东台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2008年4月19日东台市人民政府维持了被告作出的工伤认定。原告收到复议决定后仍不服,向东台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审判]
东台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本案张某梅2007年9月14日上午8时左右在原告包装车间工作台边,因病突然昏倒,送往医院抢救治疗,于2007年9月15日22时10分抢救无效死亡,张某梅之死符合视同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被告作出视同工伤的决定是正确的。因此,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东台市海澜服饰有限公司不服,向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在二审审理过程中,上诉人向二审人民法院申请撤回上诉,二审人民法院裁定准许上诉人撤回上诉。
[评析]
本案涉及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认定标准等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项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里的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指的是抢救能否起到改变死亡结果的效果,而不局限于抢救是否短期暂时延缓死亡的时间,具体情况的认定视医疗机构结论确定。
关于48小时的起算时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社部函(2004)256号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规定: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实践中,由于用人单位往往是发病的第一发现者,在抢救时往往为了自身利益而故意拖延至48小时,以延缓死亡的时间。于是如何界定48小时就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
笔者认为,对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认定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死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二是是否在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三是48小时内抢救是否起到改变死亡结果的效果。
从本案看,首先,张某梅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的;其次,张某梅是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第三,张某梅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已不能改变其死亡的结果。这是用人单位即原告与死亡家属又一争议的焦点。而这个结果的认定,既不能是用人单位,也不能是职工家属,只能是由医疗机构根据病人情况作出确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规定,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本案中,医院经过诊断确定张某梅没有继续存活的可能,第三人在与亲属协商后决定放弃抢救,故张某梅在48小时之内死亡。当然,如果此时张某梅的亲属不放弃治疗,张某梅也可能会在48小时以后死亡,这也是张某梅能否认定为工伤的重要标志。判断张某梅是否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造成张某梅在48小时内死亡,应当根据案件事实和现行行政法律规定来确定。该案中,根据对证人的调查笔录可以证实张某梅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于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同时,根据医院的诊断病历,能够证实是在医院告知张某梅的家属张某梅已没有继续存活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家属才放弃抢救诊治的,其行为不属于《工伤保险条例》第40条第(三)项规定的拒绝治疗不应认定为工作的情形。故本案被告结合上述事实,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第(一)项的规定,认定张某梅的死亡视同工伤,其主要证据充分,程序合法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
"工伤认定标准: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309人看过
-
工伤抢救48小时后死亡,怎么认定
388人看过
-
保安上班死亡抢救超48小时工伤认定难
312人看过
-
上班期间发病48小时之内抢救无效死亡视同工伤
126人看过
-
视同工伤48小时死亡标准
144人看过
-
工伤认定中“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起止时间应该怎样判断?
453人看过
工伤认定标准是指残情定级后发给证件。残情定级不实行“终身制”,劳动鉴定委员会必须对工伤致残人员定期进行复查,残情若有变化,等级应作相应变更。工伤致残人员若要求进行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应随时给予鉴定。... 更多>
-
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死亡,但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是工伤广西在线咨询 2022-01-2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同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是指:1、职工突发与工作无关的及并导致死亡。如果是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导致死亡,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工伤。2、在工作岗位上突发与工作无关并没有导致立即死亡的疾病,但是在48
-
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死者家属应该如何做才能认定为工伤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07认定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为工伤,死者必须符合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且是因突发疾病等条件,死者家属应当尽快到劳动局工伤科申请工伤认定,只有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认定书,才符合要求。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
-
工伤死亡工伤抢救超48小时死亡可否定伤残,误工费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231.如果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的,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进而按工伤待遇享受工亡赔偿。 2.如果是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的,则要看该死者在该起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如果是非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或无责任),则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认定为工伤,进而按工伤待遇享受工亡赔偿。 3.如果是工作中突
-
因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能有赔偿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51.如果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的,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为工伤,进而按工伤待遇享受工亡赔偿。2.如果是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抢救超48小时无效死亡的,则要看该死者在该起事故中的责任划分,如果是非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或次要责任或无责任),则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之规定认定为工伤,进而按工伤待遇享受工亡赔偿。3.如果是工作中突发疾
-
48小时抢救无效定为工伤怎么赔偿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5如果符合《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死亡的待遇如下:《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