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买卖合同诉讼时效的中断机制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8 10:52:04 123 人看过

买卖合同中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合同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作出履行义务的承诺;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主张权利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为:诉讼时效从发生中断事由之日起停止计算,待事由消灭后重新计算。

双方多个买卖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怎么处理?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为:诉讼时效从发生中断事由之日起停止计算,待事由消灭后重新计算。在通常情形,请求权的诉讼时效自买卖标的物交付后3年内不行使而消灭。所以诉讼时效已过就不能在诉讼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一)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时诉讼时效的起算

当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的情形,债权人第一次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即为合同履行期限届满时,债务人从此时具有履行债务的义务。如不履行,则构成对债权人权利的侵害,且该侵害为债权人所应知,诉讼时效当然应从此时起算。当然,如果债权人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宽限期)的,诉讼时效从准备时间(宽限期)届满时起算。

(二)关于分期履行的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计算的规定,应按每笔相对独立的债权履行期限届满时分别起算。

(三)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

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则保证期间的使命完成,功成身退,而让位于诉讼时效,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从此开始计算。

(四)合同无效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

合同无效,但当事人不知道也不应知道合同无效而将合同作为有效合同起诉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的,诉讼时效应以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从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次日开始计算。合同无效产生的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法院关于合同无效的判决生效之日起算。

(五)合同解除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

在合同解除返还原物,因该物权返还请求权自合同解除生效之时产生,其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为合同解除生效之时。因解除合同,产生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在协议解除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损害赔偿的约定时,依其约定。当事人未采取补救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等情况下,其起算点为损害赔偿责任成立的次日

(六)起诉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起算

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自权利人提起诉讼时即发生,而不是送达给相对人之时。

诉讼时效如果中断了,按照具体的中断诉讼时效的原因,可以等诉讼时效的原因消失之后继续计算,诉讼时效的计算包括合同未约定履行期限时诉讼时效的起算,合同无效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合同解除情况下诉讼时效的起算,起诉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起算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1日 18: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合同欠款诉讼时间限制分析
    合同欠款起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欠款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2021年民法典生效改变了以往民事权利救济的两年诉讼时效。此外诉讼时效为法定期间,不能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调整长短,也不能事先放弃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经过的被告具有抗辩权。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合同纠纷的起诉时效为几年?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综合上面所说的,合同纠纷是可以利用诉讼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在起诉时就需要收集齐全相关的证明材料,同时对于原告和被告就一定要按规
    2023-07-01
    371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或仲裁权利人提起民事诉讼或仲裁,请求法院或仲裁庭保护其权利的行为。同时应注意,权利人起诉后又撤诉的应视为与请求相同的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包括民事诉讼法上的一切权利主张形式,如起诉、应诉,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申请支付令、申报破产债权、申请强制执行等,也包括依照其他法律规定的争议解决程序提出的权利主张,还包括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等。2.权利人主张权利权利人在诉讼程序外向义务人明确提出要求其履行义务的意思通知。这种意思通知,在方式上没限制(口头或书面等能达请求效果的各种方式),只要将催告之意思传达于相对人,并于事后能证明。包括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提出催告。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是指权利人的相对人表示知悉该权利人的权利存在的行为。同意履行义务的形式,无特别要求。关于义务人的同意应当注意以下四点:1)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
    2023-03-22
    226人看过
  • 诉讼时效对买卖合同的影响
    买卖合同有诉讼时效。买卖合同有诉讼时效。相关法律除了规定了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的诉讼时效为4年以外,没有另外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买卖合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应当按照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处理,即适用3年的诉讼时效。民法典买卖合同纠纷是否可以适用诉讼时效能。诉讼时效是通过诉讼方式获得法律保护的一种期限。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如合同纠纷、债务纠纷等,也就是说要在3年内向法院起诉。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四)依法不适
    2023-07-05
    288人看过
  • 合同退款诉讼时效问题分析
    过了诉讼时效也能够诉讼,但是如另一方当事人提议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裁判驳回其诉讼请求。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期满时,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利,即胜诉权利归于消灭。在法律限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议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受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期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保理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通常是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限后,当事人仍然愿意履行合同义务的,那么就不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诉讼时效一般由于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的。那会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一般以两年为限。就是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
    2023-07-01
    428人看过
  • 国际买卖合同中诉讼时效的解决方案
    法律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的具体内容因每笔交易的具体情况而异。这种法律效力并不意味着合同本身就是法律,而是因为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合同当事人的意志以约束力,要求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依靠国家强制力,要求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买卖合同中的债务的诉讼时效买卖合同中的债权诉讼时效是3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从约定的履行期限开始计算。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九条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特殊时效作出了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其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
    2023-07-01
    71人看过
  • 无效买卖合同情形分析?
    买卖合同无效有以下情形:1、当事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买卖合同;3、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4、合同违背公序良俗;5、出卖人和买受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房地产的买卖合同无效情形有哪些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有:房地产买卖合同双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房屋买卖合同双方是虚假的意思表示;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的内容违背公序良俗;房屋买卖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形;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
    2023-07-11
    242人看过
  • 主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抵押合同诉讼时效是否受影响?
    主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抵押合同诉讼时效一般是不受影响的。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是否导致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区分一般主合同诉讼时效中断抵押合同保证和连带保证的后果是不同的。在一般保证的情况下,由于《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693条规定债权人必须首先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而不能单独起诉保证人,债权人一旦通过上述方式主张权利,根据《民法典》规定,主合同的诉讼时效中断。此时,根据《民法典》第694条的规定,保证期间的作用已经消灭,诉讼时效制度开始起作用。如果此时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中断,经过长时间的诉讼或者仲裁后,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诉讼时效很可能超过,对债权人未免不公平。因此,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亦应中断。而在连带保证责任时,情况则有所不同。根据《民法典》第687条的规定,在主合同履行期届满后,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也可以直接要求保证人履行。此时,与一般保证责
    2023-03-12
    229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中断是否适用的法律解释分析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适用中断,行政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如何办理行政诉讼时效中断下列原因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包括部分清偿、请求延期给付、支付利息、提供履行担保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
    2023-07-03
    143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
    一、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如下:诉讼时效中断的,中断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此外,诉讼时效中止和中断的法定事由也不相同。诉讼时效中断主要是主观因素引起的,当有以下情形出现时,诉讼时效中断: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二、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的中断的意思是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诉讼时效的目的是促使权利人行使请求权,消除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稳定状态。三、诉讼时效的成立要件诉讼时效成立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
    2023-06-11
    72人看过
  •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机制分析
    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风险转移的规则有:1、如果运输条款规定卖方有义务在特定地点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卖方履行义务后,货物的风险将转移给买方;2、运输中销售的货物的风险转移。自买卖合同成立以来,转让给买方。但由于运输货物的危险时间不容易确定,公约还规定,风险自交付运输文件的承运人之日起转移给买方。在这种情况下,卖方在签订合同时不知道货物已经丢失或损坏;3、货物在其他情况下的风险转移。在其他情况下,如果在卖方营业地或卖方营业地以外的地方交货,风险将从买方接受货物或交付给买方处置货物时转移给买方。买卖合同风险转移原则1、风险负担的移转采用交付主义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交付前,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标的物交付后,风险由买受人承担。2、交付的含义交付指买卖标的物占有的移转,现实交付、简易交付、指示交付、占有改定在风险移转上的功能完全相同。3、只要标的物已经交付,即使买受人尚未取
    2023-07-06
    301人看过
  • 探析无效合同纠纷中诉讼时效的适用
    无效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上的混乱: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请求,与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相类似,就权利性质而言,属于形成权。而我国《民法典》对诉讼时效的权利客体是否包含形成权却没有明确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只是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由于这一条文简单、笼统,又缺少相应的司法解释,因此使人们在认识上出现了重大分歧。有人认为该条规定的实体权利(包括物权、债权和其他财产权),带有财产性质的人身权也是诉讼时效的客体。也有人认为,诉讼时效的客体仅应适用请求权,请求权以外的权利,如支配权、形成权、抗辩权不属诉讼时效的客体,不适用诉讼时效。从国外立法例看,对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关系的规定也不尽一致。《澳门民法典》第二百七十九条规定“无效得随时由任何利害关系人主张,亦得由法院依职权宣告。”《法国民法典》第2262条规定:“一切物权或债权的诉权,均经3
    2022-10-27
    398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与买卖合同纠纷
    买卖合同纠纷有诉讼时效。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过期,依旧可以提起诉讼,只是丧失胜诉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房产买卖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诉讼时效期间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
    2023-07-03
    381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条件是什么以及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诉讼时效中断条件是什么诉讼时效中断条件有: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二、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三、诉讼时效中断应当注意的问题诉讼时效中断应当注意的问题包括:1.债务人下落不明时,无法向对方主张权利,但可以到被告所在地提起诉讼,并公告送达,如果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经审理可缺席判决;如果权利义务不明确,可以中止审理,这样就达到了诉讼时效目的
    2023-06-22
    118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欠乙10万元到期未还,乙要求甲先清偿8万元。乙的行为,仅导致8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B.甲和乙对丙因共同侵权而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计10万元,丙要求甲承担8万元。丙的行为,导致甲和乙对丙负担的连带债务诉讼时效均中断C.乙欠甲8万元,丙欠乙10万元,甲对丙提起代位权诉讼。甲的行为,不会导致丙对乙的债务诉讼时效中断D.乙欠甲10万元,甲将该债权转让给丙。自甲与丙签订债权转让协议之日起,乙的10万元债务诉讼时效中断【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诉讼时效规定》,下同)第十一条规定,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据此可知,乙对自己的部分债权向甲主张权利,且没有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则诉讼时效中
    2023-05-04
    14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中断的诉讼时效和中断时效有什么不同
      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29
      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和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
    • 无效合同中的诉讼时效有诉讼时效限制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7
      无效合同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约赋予其法律效力。无效合同本质上就是无效的,其无效的宣判是随时的。据此,无效合同并不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而是存在随时宣告无效的情形。因为对于违法行为是不存在保护的,这是对法益的尊重和保障,无效合同随时可以申请无效。
    • 刑事诉讼时效的分析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9
      参考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节时效 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
    • 买卖合同因诉讼暂时中止有效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30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在这种情况下,如被告已另案起诉要求解除合
    • 分析合同在诉讼时的有效期是多少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6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