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会发生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律后果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1 20:13:52 95 人看过

债权转让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规定,下列情形可以产生债权的诉讼时效中断,导致时效重新计算的的效果: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前款第

(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五)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六)申请仲裁;

(七)申请支付令

(八)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九)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十)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十一)申请强制执行

(十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十三)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十四)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十五)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其他依法有权解决相关民事纠纷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社会组织提出保护相应民事权利的请求,诉讼时效从提出请求之日起中断。

(十六)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或者控告之日起中断。上述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不起诉的,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立案、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之日起重新计算;刑事案件进入审理阶段,诉讼时效期间从刑事裁判文书生效之日起重新计算。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十七)债权转让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之日起中断。

(十八)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同时,权利人对同一债权中的部分债权主张权利,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剩余债权,但权利人明确表示放弃剩余债权的情形除外;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6日 06: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诉讼时效的中断应发生在诉讼期间内吗?
    诉讼时效的中断应发生在诉讼期间内吗?时效中断当然要在诉讼期间内,是在诉讼时效期间只要债权人主张过权利,如直接向债务人(侵权人)索要欠款(有证明人)、找当地社区或村委会见证向债务人(侵权人)主张权利、申请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都视为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之日起另行计算。但诉讼时效的主张最长不得超过二十年,特别特别特殊情况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中断,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过程中,因起诉(权利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认诺(义务人承认其义务或履行义务)而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中断后,原有诉讼期间停止计算,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与中止的相同之处是,二者都是在时效期间届满前因一定的法定事由发生而产生阻碍诉讼时效完成的效力。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是:(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
    2023-05-02
    325人看过
  •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有哪些?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债权转让,一般应当从认定诉讼时效开始,到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的那一天为止,诉讼时效才会中断。所以对于债权的时效,也会因为转让这一种行为,从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债权转让是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部分,或者是全部转让给别人的行为。通常在债权转让的时候不需要债务人同意,只需要通知到就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关于债权转让,一般应当从认定诉讼时效开始,到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的那一天为止,诉讼时效才会中断。所以对于债权的时效,也会因为转让这一种行为,从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债权转让是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部分,或者是全部转让给别人的行为。通常在债权转让的时候不需要债务人同意,只需要通知到就行。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有着详细的规定。根据该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而根据该法第
    2023-08-30
    156人看过
  • 担保的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断?
    一、担保的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断?担保的诉讼时效发生中断的,如果说主合同当中的诉讼时效已经中断的话,那么随之所带来的一个效果就是担保诉讼时效也会发生一定的中断,比如说主合同当中的债权人已经通过电话或者是当面催收贷款的这样一种行为表明要行使权力的状况下。中断诉讼时效的事由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请求(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或者对方同意履行义务(承诺)。这些事由区别于中止诉讼时效的事由,都是依当事人主观意志而实施的行为。书面材料,如通知,律师函,对方作出同意给付、分期给付的承诺,证人证言、电话录音、短信(后三方尽量有其他辅助证据)。二、如证据仍有不足,可结合诉讼中止情形:(一)不可抗力。(二)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四)权利人
    2023-06-01
    163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有哪些,与中止的区别
    一、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有哪些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已经过的时效期间的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二、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在法律上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程序,二者的区别如下: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
    2023-05-06
    465人看过
  • 债权转让的诉讼时效是否存在法律漏洞?
    对于债权的转让,一般应该从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的那天开始中断。所以对于债权的时效,也会因为转让这一种行为,从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债权转让是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部分,或者是全部转让给别人的行为。债权转让中断诉讼时效的判决债权转让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首先,从诉讼时效制度的设立目的看,维护社会交易秩序,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是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诉讼时效制度虽具有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的立法目的,但其实质并非否定权利的合法存在和行使,而是禁止权利的滥用,以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的稳定,进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诉讼时效制度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了限制,这是权利人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作出的牺牲和让渡;但应注意的是,通过对权利人的权利进行限制的方式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应有合理的边界,该边界就是应在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利益衡量,不能滥用诉讼制度,使诉讼时效制度成为义务人逃避债务的工
    2023-07-04
    92人看过
  • 主债权在债权诉讼时效中断时的变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主债权的转让必须依法或依约作出1、须有合法有效的主债权存在,这是主债权转让的基本前提。2、主债权须有可转让性,依据债权的性质(如以特定身份为基础的债权或基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特殊信任关系的债权)或原合同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不能转让。3、主债权人与第三人达成了转让债权的书面协议。4、主债权的转让不得违反主合同或保证合同的约定,比如主合同约定,债权转让须经过主债务人的同意而实际上主债权人转让主债权时未经主债务人的同意,而主债务人又未加以追认,或者主债权人与担保银行在保函中约定,主债权的转让必须经银行的同意,但主债权人
    2023-07-05
    405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时效中断后果以及中断后怎么计算
    一、代位权诉讼时效中断后果代位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二、代位权诉讼时效中断后怎么计算代位权诉讼时效中断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是从中断的事由结束后重新开始计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3-05-06
    105人看过
  • 什么是债权债务的诉讼时效超过诉讼时效时有哪些法律后果
    超过诉讼时效可能会使债权人面临败诉的风险,具体如下:1、债务人可以不履行债务;2、债权人丧失胜诉权。债权人告到法院,如果法院审查认为没有正当理由而时效已过的话,就不能判他胜诉。在法学上,将已过诉讼时效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3、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由于不知道时效规定或者明知道时效规定而自愿履行债务的,不得又以时效已过为由请求返还。4、诉讼时效期满的债权可以用来抵销其他债务。例如,甲欠乙一笔钱,而乙也欠甲一笔钱,甲的债权已过诉讼时效,而乙的债权未过时效,这时,甲可以用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抵销欠乙的债务。5、诉讼时效期间同时适用于主债和从债。甲欠乙的钱,丙为甲的保证人,诉讼时效届满后,乙不能向甲要求偿还,也不能转而要求丙偿还。一、破产抵押担保债权的清偿顺序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对于有担保债权的清偿,如果一项财产有多个债权人抵押的,则按照以下规定清偿:(一)按照抵押权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如果顺序一
    2023-03-05
    469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是什么在什么情形下发生诉讼时效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诉讼时效中断的几种情形包括哪些1、提起诉讼。2、申请仲裁。3、申请支付令。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7、申请强制执行。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1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
    2023-07-29
    257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报案需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2)因提起诉讼或仲裁中断时效的,应于诉讼终结或法院作出裁判时为事由终止;权利人申请执行程序的,应以执行程序完毕之时为事由终止。(3)因调解中断时效的,调处失败的,以失败之时为事由终止;调处成功而达成合同的,以合同所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时为事由终止。一、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条件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这些法定事由
    2023-03-22
    139人看过
  • 为何会发生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从中断和相关程序结束时重新计算: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中断如何判定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应该适用什么原则。应当坚持作有利于债权人利益解释的原则。还有如何认定放弃诉讼时效利益行为。民间借贷纠纷诉讼时效的认定标准诉讼时效制度,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经过一定的时间导致一定的法律后果的法律制度。时效是导致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由于时间的经过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时效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件。我国《民法典》确立了两种诉讼时效制度,即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制度。一般诉讼时效制度为两年。特殊的短期诉讼时效为1年,长期诉讼时效为20年。民间借款纠纷一般适用两年的时效制度,当
    2023-07-05
    444人看过
  • 诉讼程序中债权转让的效果具体有什么
    诉讼程序中债权转让的效果:1、取得执行名义的债权人转让债权不产生受让人继受执行申请权或执行程序中原债权人地位的效果;2、诉讼程序中债权人转让债权不产生受让人继受原债权人在程序中的地位的效果。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一、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后是否可撤销债权转让通知债务人后不可以撤销,如果经受让人同意的可以撤销。债权让与的通知的撤销,是债权让与通知人依法申请使债权转让通知能够对将来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一旦发出转让权利的通知,就意味着合同的权利已归受让人所有或者和受让人分享,债权人不得再对转让的权利进行处置。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
    2023-04-12
    433人看过
  • 法律后果:仲裁时效中断的必然后果
    仲裁时效中断会有下列法律后果: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法律规定,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的,时效中断。而从中断时起,就能重新计算仲裁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时,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全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发生的事由不同。中止的法定事由出自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决定的事实,中断的法定事由为当事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事实;发生的时间不同。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中断可发生于时效期间内的任何时间;法律效果不同。中止的法律效果为不将中止事由发生的时间计入时效期间,中止事由发生前后经过的时效期间合并计算为总的时效时期间;而中断的法律效果为于中断事由发生后,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全部作废,重新开始起算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
    2023-07-06
    117人看过
  • 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
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
    一、仲裁时效中断及后果有哪些1、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律后果。发生仲裁时效中断时,已经进行的仲裁时效期间统归无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期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的“中断时起”应理解为中断事由消除时起。如权利人申请调解的,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应自调解不成之日起重新计算;如达成调解协议,自义务人应当履行义务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等。2、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象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因此,仲裁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种情形:①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如劳动者向用人单位讨要被拖欠的工资或者经济补偿。②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如劳动者向劳动监察部门或者工会反映用人单位违法要求加班,请求保护休息权利;也可以是向劳动
    2023-06-15
    482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诉讼时效因出让债权或转让债权而中断吗?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2-07
      因债权转让的情况下,是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我国法律上对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债权转让这一请求的,是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中断后应当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 诉讼时效中断债权转让的情形有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01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是什么? (1)债务人在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通知上签章,或者原债权银行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债权转让公告或通知。 (2)债权转让发生在债权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内。 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将债权转让通知送达债务人,债权转让协议不需要催收内容。 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
    • 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之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会中断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11
      1、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2、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3、此原则同样适用于破产程序。只是在破产程序中,一般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因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而随之中断后,也是在破产程序终结后即中断事由消除后才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 2022年债务转让可以让诉讼时效中断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27
      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认的,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从债务承担意思表示到达债权人之日起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 什么情况下债权转让使诉讼时效中断?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13
      债权转让是可以使诉讼时效中断的,诉讼时效中断的发生就是因为一定的法定缘由,导致时效期间中断无效的,只有在中断时效事由消除之后,那么诉讼时效的期间就会重新计算,债权转让也是中断的条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