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31 18:56:12 92 人看过

你需要制定公司规章制度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当前对企业规章制度制定的认识混乱,导致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无所适从。如果规章制度的制定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扩大,给今后的企业管理留下严重隐患。为增进企业对规章制度制定的了解,特写此文仅供交流、讨论和参考。第一,劳动合同法实施前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劳动法》第四条规定了规章制度的制定,但并不明确。具体规定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但如何依法“建立”规章制度,尚无相关法律规定。这就导致了在企业行政运作过程中,规章制度由企业单方面制定,简单公示后立即实施。为弥补《劳动法》第四条的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发审[2001]14号)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照《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实行民主程序制度,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劳动者公示的,报国务院批准,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根据这一规定,企业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民主制定、不违法、向职工宣传。什么是“民主程序”?对此,目前还没有合理的、可操作的解释。

在试点实践中,只要企业的规章制度不违法,并向职工宣传,其有效性就会得到认可。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制定、修改、决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与用人单位协商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提出计划和意见,同工会或者职工代表沟通,应当平等协商。

在执行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修改和改进意见。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予以公布或者告知劳动者。

解释:我们可以将《劳动合同法》第4条第(1)款与《劳动法》第4条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了个别标点符号外,完全一致。《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是对第一款的解释,补充了规章制度的通过和修改程序,强调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宣传或者告知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法是对劳动法的补充和完善。这一规定非常明确,但对于如何产生“职工代表”仍没有相关规定。(3)规章制度直接关系到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应当经过以下两个程序:

1。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后(未经工会讨论通过)提出方案和意见。制度的最终方案由公司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即公司代表、工会或职工代表均须参加);在执行上述两个程序时,应解决以下问题:员工代表的产生和会议过程的记录。目前,关于如何产生职工代表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劳动法律法规强调民主通过规章制度,所以应该由职工选举产生。选举方式可以参照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对于一些大型企业,也可以采取多级选举。比如先选举班组代表,然后由班组代表选举部门代表,部门代表组成职工代表大会。多层次选举可以减少职工代表大会的数量,提高规章制度的效率。

职工代表大会的讨论(程序一)和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最终方案的过程(程序二)必须有会议记录,并要求与会者签字确认。

规章制度通过后,用人单位仍需履行公示或通知程序。公示程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落实,就不能作为用人管理的依据。注意,规章制度可以公布或告知。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培训、张贴和分发给员工来完成。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向员工宣传或告知证据。培训应有培训记录,并取得张贴的记录。培训记录应发给员工,并由员工签字。最有效的通知方式是向员工发布规章制度,并要求他们签字。规章制度制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于劳动关系的管理,劳动法律法规中也有相关规定。法律法规有规定的,可以直接执行。不需要写进规章制度,以免造成太复杂的规章制度。内容并不违法。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主要强调规章制度采取的民主程序,但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否则,不仅不能约束员工,员工还可以以此为借口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为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劳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二十条原文如下: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制定的规章制度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批准,但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并已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可作为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依据。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用人单位未经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民主程序,制定、修改直接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不得作为劳动合同法的补充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原则依据。从本文可以看出,《指导意见》实际上适应了劳动合同法的刚性规定,降低了企业用工管理的难度。使规章制度的试行回归到只要不违法就可以被承认的状态,并向员工进行公示或告知。虽然《意见》也强调了“劳动者无异议”的前提,但如果劳动者有异议,劳动者很难提供证据。广东省的《指导意见》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法律的规定,是平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义务的产物。《指导意见》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有新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执行”。毕竟,向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16: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争议调解相关文章
  • 如何制定公司规章制度?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综合上述,企业规章制度生效的条件有三个:①经过平等协商程序制定;②内容合法;③向劳动者公示或告知劳动者。一、企业规章制度若欠缺合法要件的法律后果1、承担行政责任。《劳动合同法》第80条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2、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的
    2023-03-25
    63人看过
  • 公司规章制度制定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一、什么是公司规章制度公司规章制度是公司用于规范公司全体成员及公司所有经济活动的标准和规定,它是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具体化。公司规章制度对本公司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任何人、任何部门都必须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大致可分为公司基本制度、公司工作制度和公司责任制度。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体现公司经济活动的特点和要求。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以《劳动法》为具体依据,不能出现违背相关法律条款。二、公司规章制度制定的流程1、明确目标制度就是公司的法律,制定制度是为了提高效率和范范风险,跟这两个目标无关的事宜都无需制定制度或规定流程,如前述一个小公司为桶装水制定一个制度除了装点门面和浪费精力无他好处。2、梳理公司各条线业务流程公司各部门的业务都有其最简便、规范和完整的业务流程(注意简便和完整的矛盾统一),制定制度之前就是要梳理好业务流程,最重要的莫过于人、财、物的管理,业务流程也围绕几个方面展开,梳理出人事招聘
    2023-04-30
    76人看过
  • 如何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
    如何制定公司的规章制度《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现实中,许多企业都不重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其实,企业规章制度并非只是摆设,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避免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利益的作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
    2023-03-01
    118人看过
  • 公司的规章制度怎么制定
    优秀的规章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根据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制作程序,才能真正制作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好规章制度。好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一)规章制度需要的形成和议案提出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可根据企业的状况和科学合理的预测,发现需要在哪些方面设立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哪些方面需要利用制度推动企业的发展,哪些制度需要变革,并根据企业章程和其他制度规定的各部门的规章制度设立提案权的规定,提出规章制度立、改、废的议案,提案应说明理由。在这个阶段,企业也可借助专家的力量预测规章制度的需要,如需要哪些劳动规章制度,可咨询劳动法方面的实务专家,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规章制度的需要可咨询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方面的有关专家等。(二)审查、立项企业总经理或总经理办公室,董事会,及其他有权部门就提出的议案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提案进行审查,认为确有必要的,应组织有关人员或部门起草。在这个阶
    2023-03-21
    311人看过
  • 公司的规章制度如何制定
    (一)公司员工上下班必须严格按照作息时间执行,不迟到、早退;(二)上班考勤实行实时签到制度,公司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三)员工必须服从上级管理人员领导,不得工作怠慢;(四)上班前30分钟和下班前20分按《卫生轮流值日表》打扫办公区域内卫生,保持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五)下班时必须关好门窗及设备电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六)工作期间遇到顾客访问时,必须主动、亲切的接待或提供咨询;(七)有来访电话时必须做好记录,包括:来电单位、内容摘要、来电时间、纪录人等重要信息;(八)同事间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公司倡导树立“一盘棋”思想,禁止任何部门、个人做有损公司利益、形象、声誉或破坏公司发展的事情。。(九)外出办公事时要向领导或同事打招呼,说明去向;(十)特殊私事要向领导请假,待领导批准方可离开单位,否则根据情节处理;(十一)当日的工
    2023-04-03
    77人看过
  • 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原则
    1、适用性原则制定的制度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的规模、业务特点、行业类型、技术特性及管理沟通的需要等方面考虑,制度要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适用性,切忌不切全实际。2、科学性原则制定制度应遵从管理客观规律,制度化的管理必须服从管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违反了原则只会导致失败。3、必要性原则制定制度要从需要出发,必要的制度一个不能少,不必要的制度一个也不可要,否则会扰乱组织的正常活动。4、合法性原则制定的制度内容应与国家、政府相关的法律、法令、法规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绝不可以相违背。5、合理性原则制定制度要合理,一方面要体现制度严谨、公正、高度的制约性、严肃性,同时要考虑人性的特点,避免不近情、不合理等情况出现。6、完整性原则企业制度规范要完整,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制度内容要求全面、系统、配套。一、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注意事项1、规章制度的规定要符合法律规定。规
    2023-04-05
    294人看过
换一批
#民事调解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劳动争议调解
    相关咨询
    •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员工需要遵守哪些规章制度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28
      1、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可知,公司可以制定规章制度,让员工
    • 需要制定规章制度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23
      企业劳动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劳动法律”,是企业进行劳动管理的工具。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既是企业的权利,也是企业的义务。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企业进行劳动管理,必须靠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没有劳动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劳动管理。
    •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流程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07
      1、召开职工大会通过; 2、由企业工会参与制定; 3、如果既未召开职工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并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 制定公司规章制度的流程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0
      1、召开职工大会通过; 2、由企业工会参与制定; 3、如果既未召开职工大会,也未设立工会,则应通过适当方式,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使员工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并且员工的建议和意见应充分反映在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
    •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属于个人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14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