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仲裁解决机制的特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4 08:30:28 329 人看过

(1)具有公正性、权威性。具有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是兼职的,不属于仲裁机构,可以避免行政干预;仲裁没有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自己信赖的仲裁机构,能够避免人情等不公正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仲裁员从公道正派的专业人员中选聘,有着严格的条件,素质高,作风正,令人信赖。

(2)具有保密性。医疗纠纷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新闻媒介热衷于报道、曝光,部分报道误导公众,激化了社会矛盾,甚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法官的公正裁判。而一般以不公开审理为原则,仲裁的整个程序和裁决也不公开,仲裁机构成员和仲裁员以及当事人均负有保密义务。整个仲裁过程很少受到外界干扰,这样可以给当事人,尤其是医方留点面子,减轻其怕在声誉上可能受到负面影响的顾虑,也保护了患者的隐私权,医患双方可以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化解矛盾。这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缓和社会矛盾有积极的作用。

一、劳动争议仲裁实行裁决原则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裁决原则是调解原则、及时迅速原则以及回避原则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劳动争议,除需遵守处理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外,还需遵守如下特有原则:

1、调解原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经过调解不能达成协议,应及时仲裁。之所以规定这一原则,是因为争议的产生往往是双方当事人对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认识、理解不一致,对争议事实存在分歧和误解等,通过宣传法制、说服教育,疏导协商,争议事项大都是可以解决好的。同时,调解还具有简便、灵活、易行、迅速的特点以及缓和、改善双方矛盾的作用。贯彻调解原则,应注意防止强行调解和久调不决的做法。强行调解违反了自愿原则,久调不决则违背了及时、迅速的原则。

2、及时、迅速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期限结案尽快地解决争议。贯彻这一原则,是由劳动争议的特点所决定。劳动争议与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的生活密切相关,久拖不决势必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和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因此,劳动法明确了“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的要求。

3、回避原则。是指仲裁委员会成员或仲裁员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时,认为具有法定回避情况不宜参加本案审理,或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回避情节的,可能裁决不公,都可以申请更换他人,以保证仲裁公正顺利进行。是否采取回避措施由仲裁委员会决定。

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仲裁委员会由三方代表单数组成,仲裁庭则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均为多数人组成,难免意见有分歧,而仲裁委员会成员、仲裁员均有平等的表决权,为保证裁决不因少数成员意见的不一而难以作出,故以少数服从多数,简单多数即可做出裁决。《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十三条和第二十九条明确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劳动争议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仲裁决定。

5、一次裁决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每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一次裁决即行终结的法律制度。这是针对过去曾实行两次裁决所存在的弊端而确立的一项重要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得再向上一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第二次仲裁,只能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仲裁决定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按仲裁决定履行。贯彻这一原则,有利于及时、迅速解决争议事项,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纠纷如何处理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解决是十分复杂的,它涉及几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司法诉讼,同时还有裁决或判决得以承认和执行的问题,因此,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在四种方法中进行慎重选择,并将选择出的方法以条款形式写入合同,也可在争议出现后就解决办法达成协议。

双方在履行协议时,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权利、义务的争议,应当首先通过友好协商来解决协调相互间的关系,发展往来;若双方争执较大,达不成协议时,可请第三者调解。我国一贯主张以调解为主、多调解少仲裁,先调解后仲裁的原则。用调解方式解决争议省时、省力、省钱。调解不但可以独立于其他方法专门采用,也可以在仲裁过程及诉讼过程中随时采用,能通过调解解决的就不通过仲裁或诉讼解决。

而从实践上看,国际经济合同争议不能解决的,当事人一般都习惯于选择仲裁方法解决争议,而很少选择司法诉讼的方法来解决。因为:第一,仲裁方法较为灵活。目前世界各国设立的仲裁机构大都属于民间或组织,仲裁员是当事人选择的,处理争议时很大程度上按照国际惯例,从而为公平合理地解决争议提供了保证。因此,当事人应重视选择仲裁员的权利。第二,仲裁解决争议及时、迅速,仲裁程序简便,当事人选择这种方式解决争议时,所付费用比较低。第三,司法程序较繁琐,审理时间长,其判决可以在官方报刊上公布,而仲裁解决不经当事人同意不能公布,这有利于为当事人保密,有利于维护当事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7: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合同订立纠纷相关文章
  •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之中国撤销制度的特点
    中国撤销制度的特点:(1)中国法院只能撤销本国的仲裁裁决;(2)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是胜诉方和败诉方都可以行使的权利;(3)在决定撤销之前,法院认为可以由仲裁庭重新裁决的,通知仲裁庭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仲裁,并裁定中止撤销程序。(4)对于法院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当事人申请的裁定,当事人不能提出上诉及申诉,检察院也不能提起抗诉。(5)实行法院的内部报告制度。根据仲裁法第70条的规定,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撤销:A.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B.被申请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其他不属于被申请人负责的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C.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程序与仲裁规则不符的;D.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2023-06-12
    297人看过
  • 医疗纠纷能通过仲裁解决吗
    医疗纠纷可以通过医疗仲裁解决。首先当事人要提出申请,并递交申请书;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进行受理,并通知当事人;受理后会进行调解,调解失败的话进行裁决。一、劳动仲裁能匿名吗劳动仲裁是不能匿名的,可以委托他人或者律师进行。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应该从收到仲裁申请当天开始的五日内受理,并且还要通知到当事人。如果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该要用书面的形式通知双方并且还要说明理由。仲裁申请书应该要写明仲裁的请求和事实、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个人姓名和详细住所。二、怎么申请劳动仲裁流程怎么走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请书;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3、仲裁庭开庭五日前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4、开庭,明确请求,答辩,调查事实,举证质证,辩论,陈述;5、调解;6、调解不成,裁决。三
    2023-06-27
    429人看过
  • 什么样的仲裁才能解决医疗纠纷
    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如下相关意义:1、基于仲裁机构所具有的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能够有效的避免行政干预、长官意志;2、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快捷性,经济性;3、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保密性,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4、医疗纠纷仲裁制度能有效克服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时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一、医院应该怎样避免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加强质量管理,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5、实施知情同意,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二、医疗纠纷最好的解决办法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当医疗事故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与医
    2023-06-28
    86人看过
  • 仲裁和判决的区别及其特点
    仲裁与判决的区别:1.仲裁的程序比法院的简单,一裁生效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仲裁裁决;2.仲裁只是解决争议的途径之一,不是最后途径,也不是唯一途径。但是法院判决是解决纠纷的最后的司法手段;3.仲裁和法院判决适用的范围不同,仲裁裁决范围小于法院判决范围。调解与判决的区别调解与判决的区别如下:一、民事调解中双方达成调解书的,调解书自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而民事判决中,只要当事人在上诉期内不上诉的,判决书就会生效。二、民事调解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仲裁法》第二条,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023-07-05
    211人看过
  • 新的仲裁制度的特点及优越性
    仲裁法所确立的新的仲裁制度是对原有仲裁制度的根本变革。与旧的仲裁制度相比,新的仲裁制度的特点是:1.仲裁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不隶属于任何行政部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较好地解决了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等不正之风。2.仲裁没有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即仲裁机构受理案件不受地域和级别限制。如北京仲裁委员会可以受理全国各地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案件。这就排除了旧的仲裁机构地域和级别管辖的限制,能充分体现仲裁独立、公正的特点。3.实行或裁或审,一裁终局。如果当事人以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就排除了法院的诉讼管辖权。即如果存在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一方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不能受理;如果法院已经受理,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凭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不能继续审理
    2023-06-06
    401人看过
  • 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哪些意义
    一、仲裁解决医疗纠纷有哪些意义仲裁解决医疗纠纷的意义:1.仲裁机构具有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不属于仲裁机构,可以避免行政干预、长官意志。2.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快捷性,经济性。3.医疗纠纷仲裁制度具有保密性,能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4.医疗纠纷仲裁制度能有效克服法院审理医疗纠纷时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二、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几种1.医院直接调解。找医院的医务科或医患纠纷办公室调解;2.第三方调解,即医调委调解。找各县(市、区)政府设立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院均有医调委的联系电话,免费提供调解服务;3.医疗事故鉴定。到医院属地的卫生局医政科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4.法律诉讼。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三、医疗事故出现后怎么处理1.尽快封存复制病历病历是由医疗机构书写并保存的,发生医疗事故,如果不尽快封存复制病历,那么被医院更改、隐匿、伪造几乎是必然的。2.注意收集其他证据在
    2023-05-01
    295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订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合同订立纠纷是指因签订和履行合同而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常见的合同订立纠纷包括合同效力争议、合同履行争议、合同解除争议等。这些争议可能源于合同条款的不完备、当事人的违约、合同解释分歧等原因。 解决合同订立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更多>

    #合同订立纠纷
    相关咨询
    • 医疗仲裁机构都具备哪些特点?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8
      一、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仲裁机构具有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不属于仲裁机构,可以避免行政干预;仲裁没有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自己信赖的仲裁机构,能够避免“人情”等不公正因素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仲裁员从公道正派的专业人员中选聘,有着严格的条件,素质高,作风正,令人信赖。 二、具有保密性 医疗纠纷案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些新闻媒介热衷于报道、曝光,部分报道误导
    • 什么是医疗仲裁制度,建立医疗仲裁制度的必要性与特点是什么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05
      仲裁是一种重要的非诉讼解决争议的方式,所谓仲裁,是指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方式。建立医疗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医疗仲裁解决机制的特点(1)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仲裁机构具有民间性质,独立于行政机关,仲裁员是兼职的,不属于仲裁机构,可以避免行政干预;仲裁没有级别和地域管辖,当事人可以
    • 如何快速构建医疗司法仲裁机构的制度机制
      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14
      1、需要建立特殊的仲裁机构,即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它可以按照劳动仲裁委员会的模式建立,分别设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下,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实行一裁制。二、仲裁员可由卫生行政部门招聘,凡具有医学、法学知识,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均可作为仲裁员。医疗纠纷仲裁委员会还可以吸收卫生行政人员、法学家、律师、医学专家和社会人员作为兼职仲裁员。每一次仲裁活动可以随机选择,以示公正。3、医疗仲裁程序当医疗纠纷发生时,
    • 医疗纠纷有仲裁就能解决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5
      医疗纠纷可以申请仲裁。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 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
      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3
      企业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如果此前企业与侵权人之间签订了《合同》,并且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向当地仲裁机构或者双方仲裁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切记,没有仲裁协议的,不能申请仲裁。有仲裁协议的,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作出后,不能就同一纠纷事件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企业之间因劳动争议引起的纠纷或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期限未满,擅自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