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隐私不享有隐私权的保护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5 21:40:30 117 人看过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让自己看上去美一点无可厚非。但美不同于“美丽”或“漂亮”,它应该是一种可以被感知的存在。如果说内在美可以通过教养后天提升的话,外在美则受制于相貌、身材、年龄等身体条件,难以通过自身的后天努力而超越。在内在美难以被感知的情况下,时下人们所看到的选美活动,大多迎合了公众对参赛选手外在条件的简单要求。所以各式各样的“选美”比赛,其实不是在选“美”,而是按照男性的眼光“选美女”、“选美人”或“选漂亮女人”而已。在我看来,即使组委会大赛章程中没有禁止所谓“人造美女”参赛的限制性规定,选手们所能做的,除了服饰和化妆等方面的刻意设计外,也不应在身体零件上有更大的作为。约定俗成的看法是,“人造美女”的概念应局限在寻常人已经认可的诸如牙齿修补、祛除瘢痕或双眼皮手术之类的小修小补,不应包括那种以参赛为目的孤注一掷,悍然在自己身上大兴土木的极端例子。假如本次大赛的内容是整容医疗技术,为杨-媛施行手术的医院自可参赛,杨-媛无疑也可以作为作品参赛。但正因为大赛的目的是选美不是选医生,杨-媛的参赛对于其他浑然天成的女孩子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事。否则,加拿大短跑名将约*逊的汉城奥运会金牌也就不必被褫夺了,竞技体育比赛也就会最终沦为兴奋剂水平的比赛。所以,考虑到社会的公序良俗,组委会取消杨-媛的参赛资格无可厚非。杨-媛的愤怒与失落可以理解,但组委会对此不宜无原则的迁就。组委会恢复其参赛资格过于草率和荒唐。至于杨-媛以名誉权纠纷为由将组委会告上法庭,就更是一桩几乎没有胜算的官司。当然,假如杨*和她周围的人们本来就是醉翁之意,那就另当别论了。在这场多幕闹剧中,最大的获益者是整形医院和杨-媛本人,公众和舆论被当成了傻瓜,而所谓洲际小姐大赛的北京组委会则被当成了小丑。关于杨-媛诉组委会的名誉权纠纷案,虽然杨*和律师都表示了信心,但我本人并不看好。因为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名誉权侵权的构成,应从确有名誉受到损害的事实、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认定。由于名誉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因此认定受害人名誉是否被损害不应以受害人的自我感觉,而应以行为人的行为确实造成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为依据。换言之,仅有杨-媛内心感觉受到伤害尚不足以构成名誉侵权;至于组委会取消杨-媛参赛资格的行为,更是不应被认为具有违法性,因为向一位参赛选手送达取消其参赛资格的行为,无需“公开道歉”。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规定隐私权的概念,司法解释和实践中是把隐私权的保护纳入到名誉权保护的范畴之内的。据报载,杨-媛报名时并未承认其“人造美女”的“隐私”,组委会是通过整形医院以杨*现身说法的广告才得知真相的。所以,即使杨-媛以泄露隐私为由起诉组委会名誉侵权,由于知悉和泄漏其整容隐私的主体不是组委会,并且这一情形随着杨-媛人气的蹿升已成为人所共知的秘密,杨-媛本人也从默默无闻变成了“美人”意义上的名人,其“人造隐私”已经不能再享有隐私权的保护。因此,我认为,本案杨-媛获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8日 09: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隐私权相关文章
  • 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义
    一、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意义1、保护隐私是对人性自由和尊严的尊重,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2、个人资讯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既是我国宪法人权保障的现实需要,也是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建立一个法治化国家,就必须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二、隐私权的相关概念(一)定义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你对自己的隐私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人群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二)分类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
    2023-05-04
    313人看过
  • 法律隐私权的保护
    (一)宪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宪法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人身自由包括政治自由、民主权利自由、私生活自由以及婚姻自由、通信自由等等,这些都囊括了隐私权的内容。(二)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1.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4.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三)民事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由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那些触犯法律规定的借贷合同,是不会发生法律效力的。由于裸条借贷
    2023-02-19
    132人看过
  • 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它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看新闻、发邮件甚至炒股票、买东西。可以说,信息时代的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但是,马克思他老人家说得好,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哪一样东西是绝对完美的,当然网络也不例外。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苦恼。网络上的隐私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就是其中一例。一、网络隐私侵权网络隐私权和立法与否在近几年被炒得沸沸扬扬,实在是因为网络的安全性令人堪忧。因特网上的匿名攻击,诽谤,盗窃等问题屡见不鲜。据报道,1998年一美国少女无故频频受电话骚扰,被要求提供性服务,后经警方查实,原来是其追求者求爱不成,遂于一因特网网址上公开其个人的详细资料,并登出色情服务的广告;今年初,日本樱花银行称,电脑黑客通过互联网窃取了它的2万名客户的姓名、电话号码、住址以及生日等信息,而且它已进一
    2023-04-24
    272人看过
  • 我国隐私权的保护
    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上,必须遵循利益平衡原则,协调处理好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个人隐私权利益之间的平衡。由于我国网络业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们不能一味采用单纯的立法规范模式,虽然那样可以较为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权,但在实践中也表现出其存在的缺陷,比如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的发展等等。而且僵化的立法规范会束缚网络经济的发展,挫伤网络行业的积极性,妨碍技术的进步,失去发展的契机,使我国在网络经济领域中向国外网络业俯首称臣,不利于我国的长远利益。但是,单纯的行业自律模式也是不行的,行业自律缺乏有力的执行措施和保障手段,没有强制力,使网络隐私权侵权事件频繁发生,使消费者对网络业失去信心,同样会阻碍网络经济的发展。因为消费者才是网络业的服务对象和利益的最终来源,没有了消费者,网络业也就不存在了。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遏制国外的网络霸权,促进我国网络业的发展
    2023-04-24
    229人看过
  • 隐私权信息公开中如何保护隐私
    隐私权信息公开保护方法如下:1、完善实体立法明确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范围。2、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行政程序。3、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中个人隐私权的救济制度。一、恩阳信息公开的相关管理条例的意义恩阳信息公开的相关管理条例的内容如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制定本条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五条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行政机关发现影响或者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的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发布准确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二、济南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依据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
    2023-03-23
    450人看过
  • 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有哪些,什么是隐私
    保护个人隐私的法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千零三十二条【隐私权】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
    2023-05-05
    302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隐私权
    词条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 更多>

    #隐私权
    相关咨询
    • 保护隐私权的法律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2
      保护隐私权法律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20
      我国的宪法没有对“隐私”加以明确界定,现有的关于隐私权的诉讼通常都是以侵害名誉权的方式进行诉讼。同时,“隐私”不同于“隐私权”,通常隐私指不愿告人或不便告人的事情,或者说只关乎自己的利益的事情。而隐私权通常是自己的私人活动受到法律保护,传统意义上将隐私权规定为人格权。但是消费者的隐私,就会涉及到财产利益,带有明显的财产属性。
    • 如何保护隐私权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4
      权利主体有权依法按自己的意志利用其隐私,以从事各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活动。如利用个人的生活情报资料撰写自传、利用自身形象或形体供绘画或摄影的需要等。对这些活动不能非法予以干涉,但隐私的利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有悖于公序良俗,即权利不得滥用。例如利用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制作淫秽物品,即应认定为非法利用隐私,从而构成违法行为。
    • 什么是隐私权,如何理解隐私权的含义,如何保护商家、法人依法隐私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它包括如下几层含义:第一,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基于自然人的精神活动而产生,法人作为组织体并没有精神活动,故无隐私可言。法人对其经营活动的信息享有的权利可依商业秘密不受侵犯而得到保护。第二,隐私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未经公开,自然人不愿意公开、披露的信息都构成
    • 保护个人隐私包含哪些方面?任何保护个人隐私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7
      个人隐私包括:身体隐私、行动隐私、行为隐私、身份隐私、名誉隐私、肖像隐私、个人收入隐私、个人经历隐私。个人隐私包括内容: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