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权的内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16:43:52 97 人看过

荣誉权的内容包括荣誉保持权、精神利益支配权、物质利益获得权、物质利益支配权、荣誉获得权。其中荣誉获得权应否为荣誉权的内容是学界争议最大的问题。即使承认荣誉获得权的学者对荣誉获得权也存有一定的误解。分述如下:

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保持权的客体是荣誉本身,荣誉本身包括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励,表彰以及荣誉职衔,如名誉博士,名誉校长等。这些名誉职衔,其实并不表明被授予者的学识,能力等达到了博士水平或某种职务的要求;而是在于机关、组织授予主体的一种荣誉,使其享有名誉职衔的精神利益或一定的物质利益。

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荣誉权的精神利益指荣誉权人因获得荣誉而享有的尊敬、敬仰、崇拜及荣耀满足等精神待遇和精神感受。对精神利益的支配包括对该种利益的占有、控制、利用,但不得将荣誉的精神利益予以处分,如转让他人享有或转让他人利用。

物质利益获得权,指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此权意味着权利人在获得荣誉的情况下,有权依照领奖的章程或授予机关、组织的奖励办法,对应该获得的物质利益而主张权利。

物质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于已经获得的物质利益享有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完整支配权,其二是有限支配权。完整支配权指对荣誉的一般物质利益的支配权,其性质属于财产所有权,即自物权。有限支配权指对因荣誉所生的物质利益不享有所有权的全部权能,只享有受时间限制的占有权20。

荣誉获得权,指主体在符合法定标准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该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权内容中是否应该包括荣誉获得权,这也是关系到荣誉权性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加以详细的论述。请先看案例21:

马随义和另外五名村民救助落水遇难者。镇政府举行表彰大会,对参加救捞工作的五名村民给予表彰,但没有对马随义进行表彰。镇政府对他仅仅给予表扬。一位副镇长以马随义不要挡了拍摄见义勇为者接受表彰的镜头为理由,将马随义轰下台,使马随义受到了在场群众的哄笑。村民和马随义都愤愤不平,都认为马随义在救捞过程中表现突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并且认为镇政府说马随义不符合表彰条件而不予表彰是不对的。马随义为了讨回公道,也为了挽回自己受到损害的名誉,多次找镇政府讨个说法。后来,镇政府也认为马随义的行为应当给予表彰,遂给马随义补发了表彰的奖励证书。

该案中副镇长的行为毫无疑问侵犯了马随义的名誉权,但是该案仅仅如此简单吗?笔者认为,该案镇政府的行为确实也是行政不作为而侵害了马随义的荣誉获得权。

对于荣誉获得权,实务界并不认可,否则该案就不会以马随义败诉而告终;学术界的见解也倾向于否认说。多数学者主张:荣誉权享有的前提是主体有突出贡献,并且要求有组织的承认并授予荣誉22,因此在授予荣誉之前是不能享有荣誉权的,即不能享有荣誉获得权。

另有学者主张荣誉获得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获得荣誉的权利,即自然人法人或团体对于因他们的行为而授予的荣誉有获得的权利,任何第三人不得妨碍,阻挠其获得,也不得侵占其应获得的荣誉。其二,获得因荣誉所生的利益的权利。因荣誉所生的利益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授予时颁发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是授予荣誉后给被授予者带来的物质利益。对于这两方面的利益荣誉权人均有权获得,任何第三人不得侵占或阻挠其获得23。

对于第二方面可以归入上面所说的物质利益获得权,在此不再讨论。如果借用该学者主张的第一方面的内容能不能为马随义讨个说法呢?该学者在第一方面中提到不得侵占其应获得的荣誉。该案中马随义是应该受到表彰而获得荣誉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马随义似乎可以主张其荣誉权受到了侵害。但是该应获得的荣誉是在授予之前不得侵占,还是在授予之后不得侵占,如果是指在授予之前不得侵占,那么马随义是可以主张其荣誉权受到了侵害,这也正是笔者所主张的荣誉获得权;如果是指在授予之后不得侵占,那么马随义由于未被授予荣誉而不得主张其权利。

分析该学者的观点:自然人、法人或团体对于因他们的行为而授予的荣誉可知,其所主张的荣誉获得权只是在授予之后才可获得。另外,假设该学者所主张的荣誉获得权是在授予之前可以行使,那么该权利受到的是侵害而不是侵占。侵占的客体应该是授予之后的荣誉,因此该学者所主张的荣誉获得权只能是主体在被授予荣誉之后才取得的权利。再者,根据其把荣誉权列入身份权,可知其是不承认荣誉权可在荣誉授予之前行使的,也即不是笔者所主张的荣誉获得权。

综上分析,依据该学者的观点,马随义仍然无法讨回他想要的说法。

细究该案例,马随义确实实施了见义勇为且表现突出的行为,是为百姓有目共睹的事实。在另五人受表彰的情况下,相比较来看,可知该政府的行为是不适当的。后来镇政府也认为马随义的行为应当给予表彰,遂给马随义补发了表彰的奖励证书。政府为什么会有此行为?该镇政府如果认为其行为是适当公正的,就不会有上面的行为。因此指控该镇政府行政不作为的违法行为是成立的。其根据就是侵害了马随义的荣誉获得权。同时也违反了行政公开、公正的原则。另外,镇政府此种行为有违民众的法律情感:权利与义务的观念,公正审判的要求,对适用法律前后矛盾的反感,受平等对待的愿望,忠实于法律的强烈情感及其相关物,对于非法行为的痛恨,等等24。且要求平等对待的愿望也是现代法的精神要义。我国宪法也有相关规定。因此有必要确认荣誉获得权是荣誉权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该内容是荣誉权其他内容的先决条件,正如该案。当然,该权利也要受到一定的克减,以防主体通过非正当途径而沽名钓誉。该获得权在一定程度上是民事主体所固有的,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人人生而平等。但是需要主体通过正当途径而且有一定的程序、规则、标准评定而享有。当然,该权利也可剥夺,如某运动员被禁赛x个月。综上,笔者认为荣誉获得权指主体在符合法定标准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该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对符合法定奖励要件而未依法给予奖励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有关部门依法行使其行政奖励权。该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在其法定权益不能实现时,有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获取保护的权利25。因此马随义提起状告镇政府的行为是行政诉讼行为,并且符合法院的受案范围和起诉条件,所以法院应该受理该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17日 05: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荣誉权相关文章
  • 撕毁荣誉证书侵犯荣誉权吗
    一、撕毁荣誉证书侵犯荣誉权吗行为人怀着恶意撕毁荣誉证书并加之侮辱,诋毁,此时行为构成侵犯荣誉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荣誉是国家或有关组织依据一定程序对某一特定主体的某一方面活动进行的良好评价,是公民或法人在生产劳动和各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所受到的表扬、奖励。荣誉只能依据一定的程序予以取消,而不得诋毁或非法剥夺。而荣誉证书是具有证明和纪念意义的实物,是荣誉权的载体,公民荣誉并不能因为奖章、证书的遗失而受到诋毁或非法剥夺,荣誉侵权只能表现为对当事人享有的荣-誉权进行非法剥夺和诋毁,在主观上必须表现为故意。如果是无意将荣誉证书撕毁并且主观上并无诋毁之意,那么撕毁荣誉证书的行为不侵犯荣誉权。二、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1、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
    2023-05-03
    318人看过
  • 荣誉权概述
    荣誉权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在一定程序上表现出关联性,但荣-誉权与名誉权仍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1)二者的范围不同。荣-誉并非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取得,只有某些做出了突出贡献或取得重大成果的人才会获得荣-誉称号,因而具有专属性;而名誉是每个公民或法人都享有的,具有普遍性。(2)取得的方式不同。荣-誉的取得必须经过特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给予表彰的方式授予;名誉则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与法人的,其取得不需要履行任何程序手续。(3)客体内容不同。名誉是社会对每一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评价;而荣-誉则是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的一种褒扬和嘉奖。(4)消灭的要求不同。荣-誉权的丧失通常是由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如因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因为触犯刑法等因素而被剥夺荣-誉称号;名誉权则无法被剥夺
    2023-06-13
    143人看过
  • 维护荣誉权的方式有哪些,荣誉权是人格权吗?
    一、维护荣誉权的方式有哪些维护荣誉权的方式为:权利人在肖像权受到侵害后,有权要求被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权利人的财产因此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荣誉权是人格权吗
    2023-07-06
    343人看过
  • 民法典的荣誉权是什么,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哪些联系
    一、民法典的荣誉权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哪些联系1、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可见,荣誉和名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2、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它们都与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而且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它们又可以与一定的财产权发生关联。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他可以要求赔
    2024-01-23
    165人看过
  • 荣誉权的特征包括什么,荣誉权的概念是什么
    一、荣誉权的特征包括什么荣誉权的特征包括:1.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荣誉的本身是一种正式社会评价,它是荣誉权的客体。同样,荣誉所包含的利益也是荣誉权的客体。2.荣誉权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既得权表现为荣誉权人对其已经取得的荣誉及其利益的独占权,其他任何人都对这一权利客体负有不得侵犯的法定义务。荣誉期待权,即荣誉获得权主体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而组织没有授予其荣誉,就可以向组织主张应获得的荣誉的权利。荣誉获得权指向的对象也是荣誉,因此不影响荣誉权客体的一致性。二、荣誉权的概念是什么荣誉权的概念,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三、如何维护荣誉权维护荣誉权的方法:1.公民首先应明确荣誉权的权利内容:公民有获得得和保持荣誉的权利,荣誉权并非每个公民生而有之,只有当公民具备一定的优胜条件才能获得此殊荣,一旦
    2023-07-11
    95人看过
  • 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
    一、荣誉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荣誉权与名誉权的区别在于:1.取得方式不同。名誉权是有关主体就社会对自己的评价享有不受侵害的权利,而荣誉权是有关主体对社会作出贡献被授予荣誉称号后取得的维护荣誉称号不受侵害的权利;2.内容和范围不同。名誉权是社会对每一个有关主体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一个社会评价,具有普遍性,任何主体都可以享有。而荣誉权是国家或社会组织对特定的主体授予的一种特殊荣誉称号,具有专属性,仅限于特定主体可以享有;3.消灭或变更的方式不同。名誉权不能被抛弃,也不能被转让,当主体获得名誉后,不存在自己要不要该名誉的问题。而荣誉权则可以被依法剥夺,在法定事由下,荣誉称号可以被依法剥夺。4.评价主体不同。名誉权的评价主体是虚拟的社会一般人,而不是某个行政机关和社会组织作出的评价。而荣誉权的评价主体是特定的机构,不包括个人。二、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吗荣誉权与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人格权是指为
    2022-06-04
    363人看过
  • 荣誉权名誉权的地位是怎样的
    荣誉权名誉权的地位是平等的,同名誉一样,荣誉也是对公民和法人在社会关系中地位的一种评价,两者虽同属人身权并有相似之处,但其区别是明显存在的。同名誉权比较,荣誉权有下例特征:1、性质不同。荣誉权是身份权,而名誉权是人格权。所谓身份权就是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特定的人才会享有而不是人人均享有,如亲权等。人格权则是凡事主体均可享有。所以荣誉权只有那些取得优异成绩,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荣誉称号的特定的公民、法人才能享有;而名誉权则是每个公民、法人均享有的权利。2、内容不同。荣誉权是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对特定的公民、法人授予的种殊荣,即特殊的名誉其评价是积极的;名誉权是社会对每个公民、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等方面的评价即公民、法人的声誉。3、取得方式不同。荣誉权的取得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由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授予的,而名誉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法人的一种权利。荣誉权具有可剥夺性,而名誉权为公民法人终生享有,除非
    2023-03-20
    79人看过
  • 荣誉权侵权方式有何特别的,荣誉权侵权的构成条件
    一、荣誉权侵权方式有何特别的荣誉权侵权方式的特别之处: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这是最为常见的侵害荣誉权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非法侵占他人荣誉的侵权者与荣誉权人有一定的联系或关联。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或者公开发表言论诋毁他人荣誉名不符实等行为。诋毁他人荣誉侵权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限,如果只是发表一般的不当评价,不宜作侵权处理。4.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获得荣誉往往能带来相应的物质利益。侵害荣誉权人物质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拒发或少发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如少发奖金)。二、荣誉权侵权的构成条件荣誉权侵权的构成条件:1.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
    2023-06-22
    398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一样吗
    法律综合知识
    一、荣誉权和名誉权一样吗荣誉权和名誉权不一样,区别如下:1.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2、取得和丧失权利的方式不同。公民自从出生时起、法人自其成立时起就开始对自己的名誉依法享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而荣誉权并不是公民一出生便能享有的权利,而必须是有了突出贡献被有关组织授予某种称号以后才能产生的一项权利;3.侵权方式不同。侵害名誉权是以侮辱、诽谤、报道失实、公布他人隐私等行为损害他人名誉,侵害荣誉权的主要方式是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二、名誉权侵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名誉权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2023-07-15
    417人看过
  • 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
    一、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侵犯荣誉权的具体行为主要是: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或者公开发表言论诋毁他人荣誉名不符实等行为。4.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行为主要包括:拒发或少发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以破坏他人荣誉为目的故意损毁荣誉权人的奖杯、奖品、奖章等。二、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有:1.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一经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就认为被侵权方享有该荣誉称号,无须重新颁发、补发
    2023-07-13
    490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在哪里呢以及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什么
    一、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区别有哪些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有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价。3.取得的程序不同。荣誉权需要有关机关或单位授予荣誉的程序而取得,而名誉权的取得无需授予等特殊程序,是自然就享有的。4.能否被取消、剥夺不同。荣誉权可依法被剥夺,名誉权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5.侵害方式不同。荣誉主要是否定、贬低、亵渎他人的荣誉等的方式侵害,或者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而侵害名誉权主要是侮辱诽谤。二、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什么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二,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名誉权和荣
    2023-06-19
    321人看过
  • 哪些权利属于荣誉权,侵犯荣誉权的表现有哪些
    ?一、哪些权利属于荣誉权荣誉权包括以下权利:1、荣誉保持权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保持权的客体是荣誉本身,荣誉本身包括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励,表彰以及荣誉职衔,如名誉博士,名誉校长等。这些名誉职衔,其实并不表明被授予者的学识,能力等达到了博士水平或某种职务的要求;而是在于机关、组织授予主体的一种荣誉,使其享有名誉职衔的精神利益或一定的物质利益。2、精神利益支配权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荣誉权的精神利益指荣誉权人因获得荣誉而享有的尊敬、敬仰、崇拜及荣耀满足等精神待遇和精神感受。对精神利益的支配包括对该种利益的占有、控制、利用,但不得将荣誉的精神利益予以处分,如转让他人享有或转让他人利用。3、物质利益获得权物质利益获得权,指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此权意味着权利人在获得荣誉的情况下,有权依照领奖的章程
    2023-04-27
    92人看过
  • 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的联系,名誉权的特征
    一、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的联系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联系:1.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荣誉和名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2.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它们都与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而且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它们又可以与一定的财产权发生关联。二、名誉权的特征名誉权有如下法律特征1.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所谓名誉,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名誉权的客体不包括名誉感,因为名誉感是民事主体自身内心的一种情感。2.名誉权的内容是就名誉受有利益和排除他人的侵害受有利益主要表现民事主体就自己的客观公正之社会评价获得精神上的满,民事主体能利用自己良好的名誉取得财产上的利益。排除他人的侵害表现在其名誉受到侵害时,有权获得法律救济。3.名誉权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非自
    2023-06-20
    409人看过
  • 民法典法人组织享有荣誉权吗,荣誉权的特征
    一、民法典法人组织享有荣誉权吗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而法人组织是民事主体之一,所以法人组织享有荣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千零三十一条【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荣誉权的特征1、荣誉权的取得来源于社会组织的评价。作出荣誉评价的,必须是社会组织,而不能是个人或公共舆论。2、荣誉权体现了对公民或法人行为的积极评价。构成荣誉的评价必须是积极的、褒扬性的,而不能是消极的、批评性的。3、荣誉权的客体——荣誉具有专门性和定性。构成荣誉的评价,不能只是随
    2023-04-19
    96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荣誉权
    词条

    荣誉是公民或法人在学习、生产经营、工作或战斗中,因表现突出而由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给予的积极评价,这种积极评价是通过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表现出来的。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于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专有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就是荣誉权。... 更多>

    #荣誉权
    相关咨询
    • 什么是荣誉权?荣誉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2-27
      荣誉权的意义是既是一种既得权,也是一种期待权。荣誉权是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的本身及荣誉本身所包含的利益。
    • 荣誉保持权是指哪些内容呢?
      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2
      荣誉保持权是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保持权的客体是荣誉本身,荣誉本身包括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励,表彰以及荣誉职衔,如名誉博士,名誉校长等。这些名誉职衔,其实并不表明被授予者的学识,能力等达到了博士水平或某种职务的要求;而是在于机关、组织授予主体的一种荣誉,使其享有名誉职衔的精神利益或一定的物质利益。
    • 荣誉权是一种哪些权?它的内容是哪些呢。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6
      荣誉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 荣誉权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获得、保持、利用荣誉并享有其所生利益的权利。
    • 哪些是荣誉权和名誉权?荣誉权和名誉权有哪些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9
      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一对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法律概念。两者之间存在如下联系: 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如某人被评为最佳男主角,以及某人的长篇小说获茅盾文学奖等。可见,荣誉和名誉
    • 怎样构成侵犯荣誉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的比较有哪些区别?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6
      第一,性质不同。名誉权为人格权,荣誉权的性质归属有不同见解,一般认为,荣誉权具有双重属性,即具有身份权与人格权两重属性。 第二,主体不同。任何公民、组织都有名誉权,但不是所有公民、组织都有荣誉权。 第三,取得不同。名誉权为生而享有,荣誉权来源则是基于一定事实受到表彰奖励后取得。 第四,消灭不同。名誉权因公民死亡、组织主体资格消灭而消灭。荣誉权则可能因荣誉被依法剥夺而丧失。 第五,客体不同。名誉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