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情况下,解除合同的诉讼时效通常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别诉讼
时效。一般诉讼时效是普遍适用的。当事人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是3年。特殊时效通常优先于普通时效,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法律对时效另有规定的,按照法律的规定。
交通事故的起诉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能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
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后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理后,如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且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会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探讨合同诉讼的时效期限
431人看过
-
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解除合同期限探讨
350人看过
-
探讨解除合同的不同方式
386人看过
-
解除合同诉讼时效问题探讨
424人看过
-
无限期劳动合同单方解除赔偿问题探讨
462人看过
-
探讨委托合同解除的时机
222人看过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
合同解除与撤销合同的关系探讨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11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以下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1. 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2. 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届满前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4. 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 5. 根据法律规定其他情形。 对于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
-
合同解除的方法:探讨 legal 途径海南在线咨询 2025-01-10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以下情形下,当事人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1.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包括自然灾害、战争、社会异常事件等。 2. 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在此情况下,债权人可以规定一个合理期限,书面催告债务人履行。 4.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
-
合同解除的方法:探讨与分析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13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解除合同可以分为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况。 协商解除是指在当事人经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自愿解除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通常会以书面形式达成解除协议,或者通过书信、函电、传真、电子邮件、短信等途径进行。 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中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一方取得并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并通知对方。在这种情况下,解除合同的时间应当以通知到达对方的时间为准。如果对方提出异
-
探讨合同无效期限的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5-01-14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依照其规定。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合同需要办理批准等手续,则应依照其规定。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则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如果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
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力的探讨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2【合同解除】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力的探讨合同的解除,是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力,那么当事人享有所有权中恢复原状的请求权,此请求权基础在于物权所有权,效力优先于普通债权,当出现受领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数个并存的债权时,给付人最容易得到给付物的返还;如果合同不具有溯及力,那么一方当事人则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的返还,则是以受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