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每满一年,劳动者将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经济补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则将按一年计算。而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他们将获得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每满一年,劳动者将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经济补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则将按一年计算。而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他们将获得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规定。
劳动法47条经济补偿期限计算方法
3. 劳动法47条规定了经济补偿的计算方法,但并未对计算期限进行明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劳动合同期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按两年计算;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按三年计算。因此,经济补偿的计算期限应根据劳动合同期限来确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与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关。每满一年,劳动者将获得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如果经济补偿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则将按一年计算。而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他们将获得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和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计算;劳动合同期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按两年计算;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按三年计算。因此,经济补偿的计算期限应根据劳动合同期限来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劳动法辞退赔偿2024第47条规定是什么?
366人看过
-
离婚损害赔偿的规定和条件详细解读
325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详细解读
362人看过
-
劳动法中36条规定的详细解释
218人看过
-
劳动法39条第四款详细解析
123人看过
-
劳动法如何规定工伤假:最新详细解读
373人看过
如果未办理批准等手续不影响合同生效的,合同自依法成立的时候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未办理上述手续会影响合同生效的,则手续办理完成后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的终止期限由合同双方当事人确定,并且在合同中做出明确的规定。有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开始时生... 更多>
-
重庆国家赔偿法第14条详细解读河南在线咨询 2022-09-29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前,赔偿请求人撤回赔偿申请的,应当准许。准许赔偿请求人撤回赔偿申请后,赔偿请求人再次申请赔偿,其申请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予以受理。
-
劳动合同法对经济补偿金的如何规定的详细解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4-23经济补偿是指企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一般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标准来计算具体金额。公式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年限×月工资工作年限的计算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标准支付。月工资的计算标准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
-
农村土地征收赔偿政策的详细解读海南在线咨询 2024-12-17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的规定,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费直接支付给被征地人,而土地补偿费则归村集体所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土地补偿费由村集体统一分配,但在分配时,所有村民都有权平均分,或者给被征地人一些款项作为补偿,而没有被征地的村民则少分或是不分给所征地的土地补偿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房地产交易第三节房
-
合同变更的详细解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1合同变更指有效成立的合同在尚未履行或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使合同内容发生改变,是当事人约定的合同的内容发生变化和更改,即权利和义务变化的民事法律行为。【合同变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指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前者是指当事人不变,合同的权利义务予以改变的现象。后者是指合同关系保持同一性,仅改换债权人或债务人的现象。不论是改换债权人,还是改换债务人,都发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移转给新的
-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中第二十条详细解读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23农业机关在作出农业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农业行政处罚机关应当采纳。农业行政处罚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