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18:33:59 383 人看过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是什么?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个人信息的定义】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一条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文章
  •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的刑事标准
    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主要是要求情节达到严重的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只要行为人私自获取、出售或者提供有关公民个人的一些有关行踪或者个人其他身份信息的事情超过五千次,并且通过这些信息非法获取的钱财超过五千元以上,就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泄露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法释〔2017〕10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
    2023-08-15
    256人看过
  •  个人版权保护:法律法规探讨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由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由于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性质不同,各国著作权法和国际公约对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期限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由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的。从著作权立法的历史来看,通常早期的著作权立法保护期较短,20世纪后的保护期较长;发展中国家保护期较短,发达国家保护期较长;一般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保护期较长,摄影、实用美术作品、录音录像作品和电影作品的保护期较短。根据《伯尔尼公约》的第7条的规定,各公约成员国对一般作品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50年;对电影作品的保护期为作品公之于众后的50年或者作品完成后的50年;对摄影作品和实用艺术品的保护期不低于作品完成后的25年。欧盟成员国的著作权法和美国版权法规定的著作权保护期限现为作者有生之年及其死后70年。由于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性质不同,各国著作权法和国际公约对著作人身权
    2023-09-26
    427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亟待有效立法保护
    个人信息泄露、电信诈骗案例层出不穷。近日,有群众反映,一些不法分子搜集了企业老板的详细信息,集合起来公开售卖。全国首例侵犯公民信息犯罪案日前在广东宣判,珠海市香洲区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邵某、王某、黄某等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到11年不等,并处罚金4万元到15万元不等;而周建平则因向上述被告人非法出售个人信息资料被以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从而成为国内被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安全的新罪名追究刑事责任的第一人。从目前披露的公民个人信息侵害事件来看,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最初源头几乎全部是特殊机关或单位的内鬼所为。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某无线传媒技术有限公司,居然掌握了中国5亿多手机用户中一半的手机用户信息。如此海量的个人信息,只能是通过所谓有关单位大张旗鼓地获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车、房、医疗有关的骚扰,其源头无不是相关单位泄露了我们的信息。因此,真正有效保障公民的
    2023-06-05
    279人看过
  • 新消费者保护法:个人信息列入保护
    昨天,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闭幕,已实施近20年首次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三审后获得通过。修改后的法律将于2014年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施行。记者从昨天召开的消法修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增添网购环节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赋予消协公益诉讼职能,加重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成为新消法的亮点。1.网购7天可无理由退货2006年网络销售交易额是263亿元人民币,2012年达到1.3万亿元,网络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0.3%到2012年的6.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贾东明介绍,为适应渐成规模的网络购物,新消法中增加了网购收货后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网购经营者需实名等条款,并明确了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2.造成死亡最高赔偿240万元新消法还加大了对违法经营的惩罚力度。法律第五十五条对经营者知假售假行为的处罚作出规定:对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
    2023-06-07
    97人看过
  • 个人信息保护法今起实施,侵犯个人信息罪怎么判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今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二、侵犯个人信息罪怎么判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三、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
    2023-06-07
    112人看过
  • 消费者个人信息知情权如何法律保护
    【消费者知情权】消费者个人信息知情权如何法律保护(一)立法保护1、确立公民个人信息权。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权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加以保护,只是在宪法民法中以及其它法律中以人格尊严、名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形式予以间接保护,使个人信息权权利归属不明确,大量的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得不到法律救济,这不仅削弱了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也影响了其它法律法规对个人信息权的规定。因此应首先在民法中确立个人信息权,为其它法律提供保护的基础。2、出台专项立法。建立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不仅需要有未来的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定作指导,而且还需要专项立法对个人信息权予以细致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的出台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但由于此部法律牵涉的问题太多,出台可能还要一段时间。3、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确立消费者个人信息知情权,增加经营者保护消费者信息资料的义务。在《消法》第十六条至第二十五条
    2023-06-07
    71人看过
  • 我国将加快制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律
    据新华社电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应,针对个人信用卡等信息网络泄漏问题,我国将加快研究制订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加大对非法收集、泄露、出售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监管部门还向社会公布了居民信息泄漏举报渠道:公民可通过“12377”举报电话等多种方式维权,互联网公司有责任遏制非法个人信息交易。部分个人数据低至“2000元10万条”“新华视点”此前报道披露,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泄露现象颇为严重,通过QQ群、微信等网络工具,仅花费5毛钱,就能买到包括姓名、电话、地址、工作单位、开户行等完整个人信息的一条信用卡开户数据。部分旧个人数据的报价,甚至低至“2000元10万条”。这些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成为欺诈陷阱、骚扰电话的重要源头。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累计发行信用卡4.36亿张。经互联网管理部门初步调查,信用卡信息泄漏原因较为复杂,一是商业银行由于内部管理
    2023-05-29
    421人看过
  •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包括哪些
    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包括哪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制定实施本法对于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其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拟在草案第一条中增加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是,进一步完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特别是对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等作出有针对性规范。三是,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作为敏感个人信息,并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四是,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的规则,对按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向境外提供个人信息、对转移到境外的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应低于我国的保护标准等作出规定。五是,增加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规定,完善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六是,对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及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提
    2023-05-03
    159人看过
  • 个人信息活动适用什么法律
    一、个人信息活动适用什么法律在我国境内对个人信息进行的活动,适用的法律主要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民法典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自然人个人信息的活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适用本法:(一)以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者服务为目的;(二)分析、评估境内自然人的行为;(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发现信息有错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二、如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1、不随意浏览不安全的网站,不随便点开不明来源链接,保持定期网络杀毒的习惯;2、不在社交平台上
    2023-06-11
    161人看过
  • 哪些情形下网络个人信息不被法律保护
    一、哪些情形下网络个人信息不被法律保护1、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在约定范围内公开;2、促进社会公共利益且在必要范围内;3、学校、科研机构等基于公共利益为学术研究或者统计的目的,经自然人书面同意,且公开的方式不足以识别特定自然人;4、自然人自行在网络上公开的信息或者其他已合法公开的个人信息;5、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6、法律或者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二、哪些情形下网络个人信息被法律保护《规定》第12条在利用司法手段保护个人信息方面作出规定:“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公开自然人基因信息、病历资料、健康检查资料、犯罪记录、家庭住址、私人活动等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信息,造成他人损害,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23-04-14
    318人看过
  •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式是什么?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方式是在个人信息被泄露之前,就需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信息被泄露之后就需要通过法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不容许非法获取,不允许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或私自利用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交易。如果行为人明知不能公开、泄露或擅自为其他用途,却仍出售或非法公开、泄露、提供给他人,那么,严重时就会构成犯罪,受到刑法追究。有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司法解释是什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
    2023-06-29
    164人看过
  • 法律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法律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1、刑法没有泄露个人信息罪,侵犯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是: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等。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2023-06-12
    195人看过
  • 个人合法受法律保护借条的格式是什么?
    一、个人合法受法律保护借条的格式是什么?借条借款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借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担保人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向出借人__________借到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元,小写________元,借款期内借款人应向出借人给出相应的利息______元。日期:借款人:二、借条的书写事项上述借条范文,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写清楚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最好能附一个身份证号码;2.应写清楚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3.应写清楚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4.
    2023-06-02
    323人看过
  • 个人信息调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一、个人信息调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当前法律存在一些模糊空间。直观地看,没有法律依据提到任何人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均有可能涉嫌犯罪,但是最终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诸多因素。首先,公民个人信息是一个模糊、变动的概念,刑法修正案(七)没有对其作出明确界定。公民的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均为与公民密切相关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是否都是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所指的公民个人信息有很大的争议空间。比如姓名、学历甚至婚姻状况等信息很多情况下是众所周知的信息,很难被认定为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的犯罪对象。有些信息的属性可能是动态的,比如官员的专业资格,其在任时不应当被认为是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保护的个人信息,而其卸任则应受到保护。一般讲,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公证处)、国家安全部门以及律师事务所、各用人单位的
    2023-06-06
    34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个人信息保护
    相关咨询
    • 那些信息属于法律保护的个人信息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3-11
      1、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
    •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6-11
      自然人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不被他人侵犯,不得非法窃取或买卖。依据:《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个人信息有何保护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2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三十一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 什么是保护个人信息的意义
      河北在线咨询 2021-08-12
      个人信息权利是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享有的重要权利,明确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对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具有现实意义。个人信息具有识别性,承载着信息主体的人格利益。在现代信息技术之下,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使得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被记录,个人信息不仅仅包括个人的基本身份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行为数据等,个人信息成为信息主体人格的象征。保护个人信息对于维护
    • 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管理办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1
      个人财产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需要特殊保护。同时,个人金融信息不应仅限于财产信息,还应当包括可以识别个人身份特征的为使用金融业务所必须的个人信息,例如身份证信息等。2019年4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办法》)列入制定计划之中,是中国金融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法》确立的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运行安全两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