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16 10:20:26 316 人看过

1、工伤职工伤残等级鉴定

2、护理依赖等级鉴定;

3、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4.、配置辅助器具确认;

5、工伤直接导致疾病确认;

6、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7、其他受委托进行的劳动能力鉴定。

一、工作时把手指甲压掉了算工伤吗

工作中把手指压掉了算工伤,但是不够伤残等级。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狭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工伤认定条件有: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因为从事和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才受工伤的;

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履行工作职责才受工伤伤的;

4、患职业病的;

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工伤赔偿明细是什么

工伤赔偿的项目如下: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辅助器具费、停工留薪期待遇、护理费等。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三、工伤后续有什么待遇及补偿金?

工伤有哪些赔偿和待遇(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二)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四)康复治疗费。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五)辅助器具费。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六)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七)生活护理费。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23: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文章
  • 是否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鉴定委员会的职能是什么
    1、是否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p>工伤救治后,劳动能力鉴定是给予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工伤保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劳动能力鉴定提供的正确结论,是批准因工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退休、辞职的科学依据,疾病或非工伤(2)劳动能力鉴定所提供的正确结论,也是合理更换因工负伤、造成不同工序劳动能力损害和复工的科学依据。当工人在工作中受到伤害并不同程度地丧失工作能力时,有三种后果。一是工人可能再也不能做任何工作了;二是可能使劳动者不能从事原适合自己的正常工作岗位或者职业;第三,劳动者本人有可能恢复工作或者职业。它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取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结果(3)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可以确定员工因工致残后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通过劳动能力鉴定,为工伤职工能否被认定为工伤或者职业病提供了政策和标准依据,第二,什么是劳动鉴定委员会在我国,劳动鉴定委员会是一个非常设的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劳动
    2023-05-02
    160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属于哪个部门管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劳动能力的初次鉴定,由医疗卫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并根据其意见作出鉴定结论。申请单位或个人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时,可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5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劳动能力的初次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专家组成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区没有利益关系。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6条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
    2024-01-05
    301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得人员及其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人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2023-06-10
    291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工伤鉴定是怎么进行的?
    员工发生事故伤害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时,应提交以下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当地劳动部门领取);(二)与用人单位有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复印件);劳动保障部门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书》,并通知单位、职工或者亲属。员工可以凭《工伤认定书》申请工伤认定,享受工伤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人员收取当事人财物怎么处罚1、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当事人财物的,给予以下处罚:(1)、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处分;(2)、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七条职工发生工
    2023-08-07
    343人看过
  • 劳动鉴定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
    内容提示: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性质工作原则和隶属关系劳动鉴定组织劳动鉴定程序劳动鉴定费用管理事项(一)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组成和性质劳动鉴定委员会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由劳动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主管人员组成。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劳动鉴定是依据国家鉴定标准判定伤、病职工劳动能力、伤残程度的技术性工作,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劳动鉴定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的干涉。(二)劳动鉴定委员会的工作原则和隶属关系1、劳动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鉴定时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合法、回避和适用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2、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向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三)劳动鉴定组织1、劳动鉴定委员会由下列人员组成:(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代表;(2)卫生行政部门的代表;(3)工会的代表;劳动鉴定委员会委员组成人员应是单数。劳动鉴定委员会的组
    2023-06-10
    171人看过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不具备行政法主体资格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何种性质的组织,其能否作为行政诉讼主体参与行政诉讼?依据《劳动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同级工会代表、用人单位方面的代表组成\,表明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而不是经批准设立的行政机关。根据仲裁委的这一组织性质,仲裁委不属于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被诉主体范围。行政诉讼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法律制度,而行政争议是国家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引起的纠纷。成为行政诉讼被告主体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享有行政权力并实施相应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而仲裁委不具有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管理权,也不能以自已的名义实施行政活动,因而仲裁委不具备行政法主体资格,其不能作为行政诉讼主体参与行政诉讼。此外,与仲裁委相同性质的还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该委员会也不具备行政诉讼案件被告主体资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2023-06-10
    468人看过
换一批
#工伤鉴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能力鉴定是通过对一个人从事体力工作的能力的鉴定,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劳动能力的丧失可分为: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 更多>

    #劳动能力鉴定
    相关咨询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对劳动能力委员会所作的鉴定能否复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09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是由劳动,卫生,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临时性常设机构,没有明确的编制,人员,经费,不是独立的行政组织,不具有法人资格,所作出的鉴定结论只是一种技术性结论,不具有行政确认的性质,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适用《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所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既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又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
    • 上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审可以报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再报区社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5-06
      不服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初次鉴定结论,向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基本情况、申请在鉴定理由和请求,但申请劳动能力再次鉴定,一般不需要提交申请书,应当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并提交以下资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2、初次鉴定结论书原件及复印件; 3、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
    •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是哪些,公司想鉴定员工的劳动能力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08
      为使劳动能力鉴定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对工伤或患职业病劳动者的伤残程度做出更加客观、科学的技术鉴定,在总结分析10余年评残实践经验基础上,对GB/T16180—1996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并与我国劳动能力鉴定法规制度相配套,将原标准更名为《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并对以下技术原则作了调整:——增加了总则中4.1.3
    •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材料后应当向谁索要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3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分别送达工伤职工、所在单位,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践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能委托用人单位转交,工伤职工可以向用人单位索取,用人单位不及时交付的,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索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九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及时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
    • 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哪些鉴定和确认职能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1-28
      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承担下列鉴定和确认职能:(一)工伤职工伤残等级和生活自理障碍等级的初次鉴定和复查鉴定;(二)职工非因工伤致残或者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的鉴定;(三)停工留薪期确认;(四)工伤职工安装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五)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经办机构委托的工伤与疾病之间有无直接因果关系的确认;(六)依法承担的其他鉴定和确认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