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的合同有没有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6 20:15:21 248 人看过

一、乘人之危的合同有没有效

无效。民法典四条规定:“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正是因为当事人的地位平等,所以合同的订立要求是双方当事人的一致意思表示,任何一方都不得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或对方暂处困境,强迫对方不得已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在乘人之危的情况下,当事人所订立的合同由于不是真实的内心意志,所以该合同可依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变更或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这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二、乘人之危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对方当事人处于危难处境或急迫需要。所谓危险处境,是指给予避免或解除重大不利的状态,例如,为医治重病,急需巨额钱款。

2、一方当事人利用对方的危难处境或急迫需要,向对方提出苛刻的条件的目的,是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提出苛刻条件的行为,通常表现为积极行为,即一方当事人直接向对方提出某种要求;有时也表现为消极行为,即一方当事人拒绝对方的合理请求。提出苛刻条件的环境,使对方处于危难境地或急迫需要之中。

3、对方当事人被迫接受该苛刻的条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

4、对方当事人因其意思表示而蒙受重大损失。重大损失通常表现为财产上的损失,有时也表现为其他利益的损失,如被迫签订限制人身自由或有损人格利益的合同,使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或人格利益受到损害,该重大损失是因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即接受苛刻条件而造成的。

三、显失公平和乘人之危的区别

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中利用对方发生紧迫情势或急需情况极为相似,但二者的明显区别是:

1、乘人之危中的一方当事人处于危难情况。所谓危难,除经济上有某种迫切需要外,还包括人身及财产安全处于危险或困难之中,其范围较为显失公平的急需更加宽泛。

2、乘人之危中的获利方多表现为积极促成行为及其后果的发生,而在显失公平的合同中,获利方处于消极状态,表现为受损一方积极提出不公平的条件或作出承诺。

3、从立法上看,我国《民法典》把乘人之危与显失公平区分开来,将前者归于无效合同的范畴,把后者作为可撤销合同的原因。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9日 02: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乘人之危情形哪些合同有效
    乘人之危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是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一、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解除合同要求不利于自己,可以和当事人协商或者向法院、仲裁机构申请解除,如果已经构成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合同没合同撤销后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五百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二、民法典中合同撤销需要什么手续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
    2023-03-21
    127人看过
  • 乘人之危合同无效吗
    乘人之危的合同无效,但要求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受侵害方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合同被撤销的,自始无效。一、怎么撤销房屋买卖合同?可撤消合同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由于欠缺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撤消权的合同当事人,可依其自主意思而使归于消灭。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可以撤消合同。1、因对合同内容有重大误解而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重大误解”指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失导致对合同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内容的行为。虽然是因为当事人主观错误造成的,但没有反映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因而可以撤消合同;2、显失公平的房屋买卖合同。“显失公平”指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明显对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例如,一方因急需用钱将自己的房屋以明显低价出卖给他人而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是
    2023-03-10
    284人看过
  • 乘人之危合同的法律效力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
    乘人之危订立合同,是指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与己订立合同。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意思表示瑕疵的后果1、欺诈,是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作虚假表述使人陷入错误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2、胁迫,是故意实施不法行为,使人陷入恐惧而为意思表示的行为。胁迫是一种违法的威胁。合法的威胁不构成胁迫,例如以起诉要挟,就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胁迫。3、乘人之危,是不正当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迫使其接受不利条件的行为。乘人之危的目的,是追求不公平的后果。4、重大误解,当事人因他人或自己的过失陷入重大错误而实施的意思表示,是重大误
    2023-03-05
    103人看过
  • 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无效的吗
    乘人之危的合同是可撤销,属于法定可撤销合同情形之一。法定可撤销合同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所签订的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一、民法典中借款人怎么撤销借款合同《民法典》中借款人撤销借款合同的方式有协议撤销或法定撤销。法定撤销的情形有: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二、房屋买卖合同的可撤销条件有哪些撤销房屋买卖合同的要件是:合同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的情况下订立的。三、
    2023-04-07
    105人看过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
    乘人之危签订合同的构成条件是:1、一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2、另一方利用上述情形而订立合同;3、合同成立后显失公平,直接影响一方权利义务的。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可撤销的合同有哪些?《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
    2023-03-12
    286人看过
  • 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有效吗
    乘人之危是不道德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别人处于危险,我们应该友善的去帮助,而不是乘人之危,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023-04-21
    186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乘人之危签的合同有效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2-11-25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不属于无效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权利人可以认定合同有效,也可以请求法院变更或撤销合同,经过变更或者撤销效。
    • 乘人之危签的合同有效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6-03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依法被撤销后,合同无效;未被撤销,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
    • 乘人之危的合同是否有效?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22
      乘客危险时订立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险状态,缺乏判断能力,造成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明显不公平的,受害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但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 乘人之危签合同有效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12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依法被撤销后,合同无效;未被撤销,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
    •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6-02
      乘人之危签订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依法被撤销后,合同无效;未被撤销,合同有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