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旦撤销,该合同将自始无效。但受损害方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在某些情况下,当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一旦撤销,该合同将自始无效,但受损害方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
乘 人 之 危 方 显 失 公 平 , 撤 销 权 如 何 行 使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在此情况下,乘人之危方显失公平,撤销权如何行使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法律分析得出答案:
1. 当事人一方乘人之危,使对方在危困状态或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下做出民事法律行为,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2.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在收到撤销权申请后,应进行审查,确认当事人一方是否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
3. 如果确认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予撤销。
4. 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是无效的。
5. 受损害方请求撤销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撤销事由和受损害方因撤销事由受到的损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予支持。
综上所述,乘人之危方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但撤销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总之,在某些情况下,当事人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使得民事法律行为在成立时显失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但撤销权的行使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和程序,否则将无法获得法律支持。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
工伤补偿协议是趁人之危?是显失公平
174人看过
-
趁人之危合同是不是可撤销
342人看过
-
趁人之危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
420人看过
-
债务人和第三人之间达成的协议
79人看过
-
因趁人之危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吗
55人看过
-
趁人之危低价买到的房子是合法的吗
318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
趁人之危合同合同解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03趁人之危合同可撤销。 所谓乘人之危的合同,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私人之间房屋交易如何达成协议贵州在线咨询 2024-11-17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我们可以明确得知,“开发商虚假宣传”是指开发商在合法经营活动中,采用广告和其他一些手法将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情况进行不符实陈述,从而诱导、误导广大客户或消费者的行为。具体说来,这种做法可能涉及到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明确规定,任何经营者都不得从事此类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
-
危房拆迁未达成协议怎么办江西在线咨询 2021-12-12如果双方不能就安置事宜达成协议,任何一方均可申请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一旦主管部门作出裁决,就成为一种具体的行政行为。安置可以一次性解决安置住房,也可以由拆迁人通过周转房(或者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由被拆迁人自行解决),先行临时过渡,缓解解决安置用房。如果安置用房不能一次性解决的,应当在协议中明确过渡期限,这样拆迁安置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次性安置,另一种是过渡性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