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撤销合同方式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可以撤销的情形有当事人存在重大误解;一方当事人受另一方欺诈;一方乘人之危,导致合同成立时显失公平;一方当事人受第三人欺诈,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一方当事人受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胁迫。
可以申请撤销合同的情形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因显失公平订立的合同。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在紧迫或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而订立的如果履行对其有重大不利的合同。
3、因欺诈订立的合同。
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虚假情况,诱使对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
4、因胁迫订立的合同。
胁迫,是指因他人的威胁和强迫而陷入恐惧作出的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
5、因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或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于其非常不利的条件的意思表示。
通过上述分析知道,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是对原告主张进行驳回,所以答辩时不能主张撤销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合同撤销申请有哪些注意事项
416人看过
-
商标申请的撤销方式
474人看过
-
撤销申请的结案方式
405人看过
-
申请合同撤销的方法解析
466人看过
-
撤销合同的申请方法详解
374人看过
-
申请撤销离婚的正确方式
231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合同可以撤销吗?合同有哪些方式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26可撤销合同包括: 基于重大误解的合同;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违反真实含义订立的合同; 三、成立时明显不公平的合同;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
请问的合同撤销文本的格式有哪些?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4尽管各国对格式合同的称谓不一,但其内在的本质与法律特征是大同小异的,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格式合同的预先制定性和单方决定性。 格式合同的有关条款全部或部分由当事人一方预先确定。 (二)格式合同具有稳定性和重复性。 格式合同条款一经拟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稳定性。重复性是指格式合同的反复使用性。 (三)格式合同的要约具有广泛性、持续性、细节性。 广泛性是指合同要约总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
-
房屋赠与合同撤销方式有哪些?如何撤销房屋赠与合同?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01一、在财产权利转移之前,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房屋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与受赠人就无偿转移房屋所有权而达成的协议。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除了带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和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一般的赠与合同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前可以撤销。即在财产转移之前,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赠与人享有任意撤销权,《合同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了就不得撤销赠与合同,对一般的财产赠与通常是以财产是否交付来
-
撤销网签合同申请哪些材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4因买方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急需医疗资金申请撤销合同网上备案的,应提交市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及治疗费用明细单; 买卖双方因其他正当理由申请撤销合同网上备案的,应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经房屋交易登记管理部门审查确认并公告30日无异议的,方可办理。
-
合同类型以可撤销方式成立的合同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3-07-16一、可撤销合同是指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合同归于无效的合同。 二、根据《民法典》以下规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