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散布不实病例信息,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01:40:08 318 人看过

散布不实新冠肺炎病例信息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主要是看散布行为有没有导致公众对受害人社会评价的降低。

同时散布受害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义务或一般的道德规范的,如谣传受害人拒不接受隔离治疗、恶意传染新冠肺炎病毒信息的,不仅应得到法律的追究,而且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公众对其社会评价当然就会降低,可构成侵犯名誉权。

如果散布新冠肺炎病患信息时,指明患者所供职的企业,就会对该企业的信誉产生影响,导致该企业被提防、甚至抵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如果因此造成损失,显然会构成对该企业名誉权的侵犯。

律师补充:

随着疫情的发展,部分网民出现情绪波动,把因疫情管控措施不能外出的责任,归咎于某些确诊患者隐瞒个人疫情,对官方发布的患者信息以偏概全,将患者的私密信息发布至微博,引发众多网友评论、转发。自然人享有名誉权和隐私权,患者也不能例外。因此,在防疫期间,将患者的个人私密信息发布至网上并大肆评论,可能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

故意在网络上使用侮辱性的文字贬损他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与他人有关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的行为,涉嫌对名誉权的侵害,需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23日 03: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名誉权相关文章
  • 名誉权侵权公布身份信息吗
    一、名誉权侵权公布身份信息吗?对方构成名誉权侵权的法院也不会公布侵权人的身份信息的,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关于名誉权侵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第一
    2023-04-27
    316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公布身份信息吗
    对方构成名誉权侵权的法院也不会公布侵权人的身份信息的,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是:(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一、关于名誉权侵权的相关规定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第一千零二十六条【合理核实义务的认
    2023-02-20
    322人看过
  • 名誉侵权是否能构成犯罪
    损坏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构成诽谤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此外,区别于民事的名誉侵权行为要考虑:(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等等。因此,损害他人名誉,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一、侵犯名誉权的后果(一)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被侵权人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二)侵犯公民的名誉权的赔偿。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
    2023-03-30
    418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构成犯罪不
    一、侵犯名誉权构成犯罪不损坏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构成诽谤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此外,区别于民事的名誉侵权行为要考虑:(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等等。因此,损害他人名誉,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二、侵犯名誉权的后果(一)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被侵权人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二)侵犯公民的名誉权的赔偿。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
    2023-04-15
    108人看过
  • 侵犯名誉权构成犯罪不
    损坏名誉权,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诽谤罪。构成诽谤罪,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而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诽谤行为,必须局限于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此外,区别于民事的名誉侵权行为要考虑:(1)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2)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等等。因此,损害他人名誉,不必然构成犯罪。如果成立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还要注意,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当事人不去刑事自诉,不构成犯罪。一、侵犯名誉权的后果(一)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被侵权人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二)侵犯公民的名誉权的赔偿。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
    2023-03-26
    131人看过
  • 名誉侵权能否构成犯罪
    名誉侵权情节严重的能构成犯罪,可以构成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是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网络转谣如何处罚和定罪网络转谣,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涉嫌构成诽谤罪,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刑法第246条对侮辱诽谤罪怎么处罚刑法246条侮辱诽谤罪:根据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
    2023-04-10
    75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名誉权
    词条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名誉权
    相关咨询
    • 散布谣言是否侵犯名誉权?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2
      维护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了,
    • 名誉侵权是否构成犯罪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03
      名誉侵权行为也能够依法构成犯罪。如侮辱罪、诽谤罪等。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 疫情防控期间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是否涉嫌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1-09-28
      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转发、散发虚假事实的名誉信息构成诽谤罪?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9
      《解释》第一条第二款还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符合刑法的规定。但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
    • 名誉侵权是否能构成犯罪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24
      名誉侵权行为也能够依法构成犯罪。如侮辱罪、诽谤罪等。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