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赔偿通常三种解决途径,即协商、调解和诉讼方式。
协商
协商是指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对人身损害赔偿的权利人、义务人以及具体赔偿方式所达成的协议。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范文如下:
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XXX(系被害人之父),男,19XX年7月28日生,汉族,昆明市人,在昆明市XX路XX号。
乙方:
XX,男,汉族,19XX年1月29日生,身份证号:XX242419XX0129XX5
9,住昆明市XX号XX号。
甲乙双方因人身损害(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一案,经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一次性向甲方支付垫付医药费、丧葬费、误工费、交通费、通讯费、精神损失费共计6215
8.39元。
二、甲方未能获得足额赔偿的部分,由乙方协助向XXX人民法院申请追加
XXX、XX为被告,由其二人向甲方履行赔偿责任。
三、乙方支付赔偿费用后,甲方应当全面配合乙方向法官求情,减轻乙方的刑事责任。
四、本协议书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和乙方实际支付赔偿费用后生效。
甲方:乙方:
年月日
调解
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诉讼
诉讼是指自然人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到人民法院,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方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
人身损害侵权如何解决,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有哪些
467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怎么赔偿,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解决途径
140人看过
-
恋爱中的人身伤害问题如何解决
486人看过
-
人身损害赔偿的时效问题有何变化?
167人看过
-
法院如何处理无力赔偿人身损害案件问题
221人看过
-
农民农田损坏,如何解决赔偿问题
140人看过
-
车辆追尾后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如何解决,有哪些解决办法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26关于车辆追尾后的人身损害赔偿问题,具体解决办法如下: 1.发生交通事故后,交警应该给当事人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就是责任认定证明。 2.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应该按照规定进行修复,并无其他折旧赔偿。 3.在道路上发生追尾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4.在道路上发生追尾事故,若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若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
-
具体问题是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11条如何解读?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3对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5条的解读是:共同侵权案件和共同危险案件都属于必要的共同诉讼,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也就是说,法院经实体审理,查明有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被遗漏的,在被遗漏人未主动申请参加诉讼和本案当事人未申请追加他们时,法院可以依职权直接向被追加人发出通知书,通知他们参加诉讼。根据私法自治原则,赔偿权利人可以自由处分自己的实体权利和程序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应如何确定赔偿精神损害问题?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4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四、护理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律法规 四、护理费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及相关法律法规-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一)护理费的概念护理费,是指道路事故发生后,受害人住院期间,由于身体健康等原因行动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需要家人或者其他亲属的陪同和护理,并由相关事故责任人根据一定的标准予以赔偿的费用。护理费的发生是受害人恢复健康所必须的,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也是直接的,应当予以赔
-
如何理解人身损害赔偿法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文书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22从事住宿、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或者其他社会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未尽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权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由实施侵权行为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有过错的,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者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安全保障义务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赔偿权利人起诉安全保障
-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问题如何解决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22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问题,可以更多地从市场价值角度确定损害赔偿的数额,除了可以弥补权利人的损失外,还能向社会传递知识产权有价值的理念,警示潜在的侵权人不要做违反规则的事情。首先,要让侵权者认识到,与其侵权而支付高额的损害赔偿,不如寻求许可,在支付了合理费用之后使用相关的作品、专利技术、外观设计。在此基础之上,法院还可以针对那些恶意侵权者或者反复侵权者,适用两倍到三倍的高额损害赔偿,迫使他们或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