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的规定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8 09:53:06 417 人看过

1、取得居住权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根据合同取得居住权。例如,承租人根据租赁合同取得租赁房屋的居住权。二是依法直接取得居住权。未成年子女有权住在父母家里。三是依照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留权。房屋所有人可以立遗嘱为他人设定居住权。第四,居住权是通过取得时效程序取得的。第二,居住权取得的限制是什么?取得限制,又称有效占有,是指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在动产的所有人或者其他财产权利被独立、和平、公开占有一段时间后取得的事实。取得时效制度起源于古罗马法。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构成了传统民法的时效制度。根据各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取得时效必须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才能生效。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可以分为普通取得时效和特殊取得时效。取得时效效力成立后,占有人一方面取得占有权和其他物权的所有权,另一方面原财产所有人丧失所有权和其他物权。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财产的性质,取得时效分为一般时效、短期时效和长期时效。(1)一般处方一般在20-30年内完成。比如,房屋所有权土地使用权等房地产时效可以确定为25年。(2)短期处方一般在5-10年内完成。动产按其性质可分为未登记所有权和登记所有权。未登记动产所有权的取得期限为五年。取得动产登记所有权的期限为十年。(3)土地、山林、荒地等房地产的长期时效一般为30-40年。也就是说,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包括荒山)和荒滩在30-40年内都可以取得,因为土地、山林、荒滩等不动产属于自然资源产权,一旦取得所有权,也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产权,他们可以终身享受,一旦失去,也很难挽回损失,因此应适用长期限制期。但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含荒山)、荒滩的个人所有权不受取得时效的限制。(4)中国特色取得时效的效力取得时效期限届满时,权利的取得不是自然发生的。只有当占有人援引取得时效时,占有人才能取得权利,而原权利则丧失权利。占有人不主张时效权的,其所有权仍不归占有人所有。法院不得依职权援引取得时效。关于取得时效的溯及力。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追溯。占有人因取得期限届满取得所有权的,自占有开始之日起,视为所有权人。另一种观点否认追溯力。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取得时效的所有权只有在取得时效的所有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能取得。如果不满足其中一个要求,则无法获得所有权。占有人因限制取得所有权的,所有人或者第三人有充分证据证明占有人不具备取得限制的全部条件的,应当撤销占有人的所有权。因此,取得处方所有权不具有溯及力,这更符合我国国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3日 10: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居住权相关文章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是什么?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是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我们国家刑诉法72条规定的患有严重疾病,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够自己解决的时候,就可以来进行监视居住的申请,是由当地公安机关来进行办理的。刑法1、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2、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
    2023-03-22
    422人看过
  • 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什么
    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员来进行安排,是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我们国家刑诉法72条规定的患有严重疾病,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够自己解决的时候,就可以来进行监视居住的申请,是由当地公安机关来进行办理的。刑法1、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2、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
    2023-03-21
    405人看过
  • 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什么?
    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员来进行安排,是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我们国家刑诉法72条规定的患有严重疾病,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够自己解决的时候,就可以来进行监视居住的申请,是由当地公安机关来进行办理的。刑法1、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2、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
    2023-03-26
    386人看过
  • 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什么?
    一、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什么?监视居住应指定的居所规定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员来进行安排,是当犯罪嫌疑人符合我们国家刑诉法72条规定的患有严重疾病,导致自己的生活不能够自己解决的时候,就可以来进行监视居住的申请,是由当地公安机关来进行办理的。刑法1、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2、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
    2023-04-28
    273人看过
  •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规定是什么
    指定监视居住的规定:1、若犯罪嫌疑人无固定居所的,可以当然对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2,若该犯罪嫌疑人有固定居所的,只有在其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时,报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指定监视居住;3、除了无法通知的以外,都应当在执行监视居住以后24小时以内通知。一、指定监视居住条件有: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分为两种情况:1、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2、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综上所述,若犯罪嫌疑人无固定居所的,可以当然对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若该犯罪嫌疑人有固定
    2023-03-15
    428人看过
  • 住所型监视居住规定是什么
    指定住所监视居住的条件:适用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监视居住的必备条件分为两种情形:第一,监视居住作为取保候审的补充措施,即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能缴纳保证金,从而在客观上不能适用取保候审措施,可以采取监视居住;第二,监视居住作为逮捕的替代措施,即符合逮捕条件,具备5种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一)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四)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五)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由此,监视居住替代逮捕措施的主要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身的因素,实行羁押违背人道主义原则;二是基于案件的特殊性,采取监视居住有利于诉讼的顺利进行;三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为了避免
    2023-02-28
    90人看过
换一批
#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物权 知识导航
    展开
    #居住权
    词条

    居住权是《民法典》物权编新增的用益物权的种类。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 更多>

    #居住权
    相关咨询
    • 居住权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3-03-29
      居住权是指权利人为了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或遗嘱,在他人享有所有权的住宅之上设立的占有、使用该住宅的权利。 居住权作为用益物权具有特殊性,即居住权人对于权利客体即住宅只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不享有收益的权利,不能以此进行出租等营利活动。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
    • 民法典规定的居住权是什么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3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 民法典对居住权的规定是什么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2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关于居住权的规定是这样的: 1、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2、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居住权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住宅的位置; (三)居住的条件和要求; (四)居住权期限; (五)解决争议的方法。 3、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
    • 法律规定居住权认定的依据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06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
    • 法律是怎么规定居住权的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02
      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条规定,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以满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第三百六十七条,设立居住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 第三百六十八条,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