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综合工时制的加班时间有上限吗
综合工时制的加班时间有上限吗

综合工时制的加班时间有上限吗

2020-06-17 361
普法内容
每月不超过36小时,但可以按照经批准的综合工时制计算周期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三十七条对实行计件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时制度合理确定其劳动定额和计件报酬标准。 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综合工时有两倍加班费吗?
    综合工时有两倍加班费吗?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是指采用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关于这样的综合工时制加班费是不是像其它加班时间一样给付加班费,得看具体情况,相关的规定如下: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其工作时间不区分制度工作日与公休日。员工在综合

    2020-03-27 619
  • 综合工时制中的加班费计算公式
    综合工时制中的加班费计算公式

    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工作日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休息日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法定节假日的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

    2020-03-24 134
  • 综合工时加班工资计算
    综合工时加班工资计算

    综合工时制是有加班费的,平时按1.5倍支付,在法定假日给劳动者安排工作的要给3倍加班费。在综合计算周期内,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其中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按劳动法的规定支付报酬。而且,

    2020-06-01 289
专业问答更多>>
  • 综合工时加班时间上限有吗

    对于综合工时加班时间上限有吗我的回答是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无论劳动者平时工作时间数为多少,只要在一个综合工时计算周期内的总工作时间数不超过以标准工时制计算的应当工作的总时间数,既不视为加班。若超过,

    2022-06-30 15,340
  • 综合工时制加班上限是多久

    员工加班必须员工自己同意,用人单位不得强迫。 加班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法律链接:《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

    2022-07-11 15,340
  • 综合工时每月加班有时限吗

    员工加班必须员工自己同意,用人单位不得强迫。 加班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法律链接:《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

    2022-07-22 15,340
  • 综合工时制有加班工资吗

    加班工资如何计算?有哪些依据?1、正常工作日延迟职工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要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工资的1。5倍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加班而且不能补休的,用人单位要支付给职工不低于工资的2倍的工资报酬;3、法

    2022-08-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欠款起诉时间有限制的吗 01:29
    欠款起诉时间有限制的吗

    欠款起诉时间是有限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法院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根据欠款的具体情况不同,三年诉讼时效的起算点也不一样,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第一,如果出具了欠条,并且上面记载了还款时间的,诉

    1,895 15,340
  • 财产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01:30
    财产继承有时间限制吗

    财产的继承存在时间限制,只要被继承人死亡之后,能够确定继承人的话,继承程序就会就此开始。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条的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展开。换句话说,财产的继承的起算时间就是,被继承人已经死亡,既包括自然死亡,又包括被宣告死亡。具体来

    1,330 15,340
  •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624 15,340
孟金龙律师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公司法
咨询律师
158-1008-6858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