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劳动纠纷法律常识

法律依据劳动纠纷诉讼程序的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8.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要具备下列条件: 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 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第50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律师普法
  • 继承权纠纷的诉讼依据有哪些
    继承权纠纷的诉讼依据有哪些

    在继承权纠纷中,诉讼状需包括下列内容: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等各种身份信息;起诉方的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支持诉讼请求的证据和证据来源等。

    2020.06.03 138
  • 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法律依据
    宅基地纠纷有哪些法律依据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

    2020.04.17 460
  • 劳动纠纷起诉期多久才算法律依据
    劳动纠纷起诉期多久才算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12.10 73
专业问答
  • 股权纠纷诉讼程序是什么有没有法律依据

    首先需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然后在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以及相关的证据资料,资料提交后等待法院通知是否立案,立案以后法院会通知双方当事人开庭审理的时间,然后再正式的开庭审理,最后依法作出判决。

    2023-08-21 15,340
  • 劳动纠纷的诉讼适用的是什么法律依据

    1.劳动局纠纷是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2.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

    2023-02-09 15,340
  • 一些常见的劳动纠纷中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4、社会保险配套法规 (1)、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5、劳动关系争议配套法规 (1)、违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2)、违反《劳动法

    2022-08-04 15,340
  • 进行民事诉讼时常用的诉讼程序法律依据有哪些?

    (1)通过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在程序上最基本的程序法依据就是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与民事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活动,调整法院与诉讼

    2023-06-1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599 2022.04.17
  • 离婚诉讼撤诉有哪些程序 01:23
    离婚诉讼撤诉有哪些程序

    起诉离婚后,如果原告反悔的,可以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起诉的要求,根据相关规定,同时符合以下四个情形的,人民法院会裁定准予撤诉:1、申请撤诉的人是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是经过特别授权

    950 2022.04.17
  •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01:15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结婚彩礼返还的法律依据为:如果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其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或者婚前给付并导致给

    2,249 2022.09.04
法律依据劳动纠纷诉讼程序的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