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劳动纠纷法律常识

依法行政纠纷诉讼时效能否突破二十年

更新时间:2021.11.0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诉讼时效是可以突破二十年的,法律上明确规定了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20年,但在特殊情况下,如存在诉讼时效中止等情况的,是可以突破20年的限制的,具体情况可以由司法机关来进行认定。
律师普法
  • 行政诉讼时效二十年如何确定
    行政诉讼时效二十年如何确定

    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因不动产而提起诉讼的,则行政诉讼的时效最长可确定为二十年。该期限是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如果当事人超过该期限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2020.12.16 63
  • 诉讼时效中断能不能突破20年
    诉讼时效中断能不能突破20年

    诉讼时效中断的时间不能超过20年,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超过诉讼时效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2021.02.13 301
  • 怎么理解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的二年时效?
    怎么理解行政诉讼的行政诉讼的二年时效?

    行政诉讼不是二年时效,而是六个月的时效;如果当事人先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的,则是十五日的诉讼时效。对该时效的理解是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救济其权利的有效期间。

    2020.10.15 193
专业问答
  • 如何突破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效力的规定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无法突破。但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当事人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期限之日起计算,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2021-11-24 15,340
  • A争议纠纷适用行政诉讼法二十年时限吗

    物权法定,物权不适用时效的规定。但对物权的行政裁决不服,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应受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或者提起,所以这个应适用行证诉讼法里规定的时限,包括二十年的最长时限。

    2022-10-08 15,340
  • 行政诉讼二十年时效的概念

    对行政诉讼时效二十年的理解如下:因不动产相关事由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为二十年,该期限应当从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进行计算。其他案件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023-09-01 15,340
  • 行政诉讼时效二十年如何确定

    行政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

    2022-05-26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哪些诉讼时效是二十年 00:51
    哪些诉讼时效是二十年

    诉讼时效是二十年的情形法律并没有统一规定。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

    1,479 2022.05.11
  •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01:06
    赠与合同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吗

    判断赠与合同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前提是要明确诉的性质。根据诉讼标的的性质和内容,诉可以分为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和形成之诉,这三种不同的诉,分别对应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支配权和形成权。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给付之诉,不适用于确认之诉。给付之诉,是

    911 2022.04.17
  • 股权转让纠纷有没有诉讼时效 01:04
    股权转让纠纷有没有诉讼时效

    股权转让纠纷,适用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因此,当事人想要行使相应的权利、寻求法律的救济,就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之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体来说,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一般情况下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

    1,391 2022.05.11
依法行政纠纷诉讼时效能否突破二十年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