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劳动纠纷法律常识

劳动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6.15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律师普法
  •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以下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反之亦然。 第一,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依法设立

    2020.11.21 160
  • 劳动关系主体的划分
    劳动关系主体的划分

    依据:劳动关系中的一方应是符合法定条件的用人单位,另一方只能是自然人,而且必须是符合劳动年龄条件,且具有与履行劳动合同义务相适应的能力的自然人;劳务关系主体类型较多,如可以是两个用人单位,也可以是两个自然人。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

    2020.06.04 235
  • 劳动关系的参与主体包括哪些组织
    劳动关系的参与主体包括哪些组织

    1.员工:员工,也称为农民工、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员工的范围有蓝领工人、医务工作者、办公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底层管理者,不包括自由职业者、自雇

    2020.04.07 1,795
专业问答
  •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有哪些

    以下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反之亦然。 第一,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

    2023-10-05 15,340
  • 不合格主体有哪些劳动关系?

    以下为合法的劳动关系,反之亦然。 第一,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

    2023-08-05 15,340
  • 劳动关系主体是怎样的

    1、员工:员工,也称为雇员、雇工、受雇人、劳工,是指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基本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于这种权力的工作者。员工的范围有蓝领工人、医务工作者、办公人员、教师、社会工作者、中产阶级的从业者和底

    2022-07-24 15,340
  • 劳动者主张成立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哪些

    除人证外,建议尽量收集下列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2)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纪录;(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

    2022-05-09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 01:22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有哪些

    劳动关系赔偿责任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两种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包含:因其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再经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改正,期间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无故扣减或拖欠劳动者工资;拒绝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1,726 2022.04.15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01:33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有以下五种: 1、主体不同,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主体是不确定的; 2、关系不同,劳动关系两个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还存在着人身关系。劳务关系两个主体之间只存在

    249 2023.07.10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01:07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有什么区别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严格规定,劳动关系以及劳务关系的性质。但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存在较大区别。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关系受到劳动法律制度的周全保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就要受到一般民事合同法

    5,723 2022.04.17
劳动关系的主体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