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一劳动法加班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我国劳动法规定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平时加班,如晚上需要支付劳动者1.5倍工资,周末加班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需支付三倍工资。《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作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日的休息时间,法律规定的春节、元旦、国庆节等为法定的休息时间要安排劳动者休息。在工作休息时间加班的,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由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在保障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延长,但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
劳动法2021新规定加班
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日的休息时间,法律规定的春节、元旦、国庆节等为法定的休息时间要安排劳动者休息。在工作休息时间加班的,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由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
2022.04.12 9,191 -
劳动法44条加班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第四十四条对于延长公示的报酬支付,明确企业必须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资标准来进行支付,属于此范畴的情况具体如下: 1、延长工作时长,延长的时间必须按正常工资时长的1.5倍计算; 2、休息日加班,不能补休的,按正常工资
2022.07.29 4,456 -
劳动法加班2023新规定
我国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每周至少保证劳动者有一日的休息时间,法律规定的春节、元旦、国庆节等为法定的休息时间要安排劳动者休息。在工作休息时间加班的,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由特殊原因需要延长的
2022.12.29 234
-
附件劳动法加班费规定
根据《劳动法》,对延长工作时间支付高于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问题规定了三种情形: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
2022-04-18 15,340 -
附劳动法加班工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
2022-04-14 15,340 -
劳动法附录加班费的规定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
2022-04-24 15,340 -
附新劳动法对加班规定的规定
新劳动法对加班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31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 此外,《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
2022-04-02 15,340
-
01:29
劳动法加班费规定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员工加班用人单位需要向其支付加班费,一般平时加班,例如晚上需要加班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1.5倍加班工资,如周末安排员工加班则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例如国庆、五一、劳动节等安排员工加班则需像其支
11,561 2021.03.24 -
01:14
劳动法加班费金额标准在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中,员工加班用人单位需要向其支付加班费,一般平时加班,例如晚上需要加班的,用人单位需支付劳动者1.5倍加班工资,如周末安排员工加班则需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法定节假日,例如国庆、五一、劳动节等安排员工加班则需像其支
2,336 2022.04.17 -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10,1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