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卡在县到市需要换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社保是按照统筹地区来进行划分的,在一个统筹地区从一个县到另外的县是不需要更换社保卡的。统筹地区也叫统筹单位。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确定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达到一定人口数的县(市)也可以作为统筹单位。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确定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达到一定人口数的县(市)也可以作为统筹单位。所有单位和职工都要按照属地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执行统一政策,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统一筹集、管理和使用。铁路、电力、远洋运输等跨地区、生产流动性比较大的企业及职工,可以以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社保卡到期后,如果卡的功能正常,则无需换领,可继续使用,不受有效期限制。假若社保卡有损坏,需要换领,可本人或委托他人携带本人身份证、受委托人身份证和受损社保卡前往社保卡补换卡网点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代社保卡换第三代社保卡要带本人身份证和第二代社保卡办理。第三代社保卡将加载“非接触”功能,相比第二代社保卡,通过这一技术改进,可以大大方便持卡人用卡,拓展应用场景。传统以线下应用为主的社保卡还将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度融合,通过搭建社保卡线上服务平台,对接更多的社会服务渠道。人社部通过汇聚整合人口、就业、社会保险等数据资源,就能准确感知劳动者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需求。社会保险卡,是人社部门和医保部门发放给职工的参保凭证,具有多达102种功能。比如说大家最熟悉的就医结算、身份证明,另外还有电子凭证、信息记录、待遇领取、金融支付、自助查询等等功能。
-
社保卡到期了需要换吗
是的,建议提前更换。社保卡如果过期但是没有损坏,其就医功能不受影响,因为社保账户只要没注销,就是终生有效的,可以正常缴费和使用。社保卡上的有效期限制的仅仅是社保卡的卡片效力而已。而法律规定,社保账户失效(注销)只能在受保人出国定居或死亡的情
2020.02.16 1,332 -
社保卡有效期到了需要换卡吗?
社保卡过期不需要重新办理,功能正常即可继续使用。若社保卡有效使用期限超过10年但并未损坏,则其就医功能不受影响,仍可继续作为就医凭证使用。若社保卡芯片老化损坏需要补换,相关规定可致电社保卡管理中心服务热线962222咨询。
2020.12.23 1,643 -
社保卡到期了需要换吗?
如果是社保卡芯片老化、损坏需要到社保局更换,社保到期之后是不用换证的,若社保卡有效使用期限超过10年但并未损坏,则其就医功能不受影响使用,仍可继续作为就医凭证使用。
2020.04.25 568
-
社保卡到期需要更换吗
社保卡到期必须更换,过期社保卡将不能使用,但不影响社保。领取社保卡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社保卡有效期为6年;年龄在16周岁-26周岁的,社保卡有效期为10年;年龄在26-60周岁的,社保卡有效期为
2022-06-10 15,340 -
社保卡到期后需要更换吗
社保卡到期必须更换,过期社保卡将不能使用,但不影响社保。领取社保卡时,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社保卡有效期为6年;年龄在16周岁-26周岁的,社保卡有效期为10年;年龄在26-60周岁的,社保卡有效期为
2022-06-08 15,340 -
社保卡快到期了要换卡吗?
如果是社保卡芯片老化、损坏需要到社保局更换,社保到期之后是不用换证的,若社保卡有效使用期限超过10年但并未损坏,则其就医功能不受影响使用,仍可继续作为就医凭证使用。
2021-08-10 15,340 -
本县社会保障卡还需更换吗?
社会保障卡以身份证号为准,只要不牵扯到跨市以上的户口转移,是不需要更换的
2022-10-26 15,340
-
01:12
换城市工作社保卡还需要重新办吗换城市工作社保卡不需要重新办。具体流程如下: 1、由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
23,366 2022.04.17 -
00:58
社保卡更换新卡流程社保卡更换新卡流程如下: 1、补换社保卡的流程与新申领一致,首先需要准备以下资料:个人信息情况登记表;户口簿或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果是代理人办理社保卡时,代理人须持代理人身份证、持卡人身份证件或社会保障卡进行办理;寸照; 2、准备好上述材
13,869 2022.05.11 -
01:20
换第三代社保卡要多久才拿到换第三代社保卡要7个工作日左右才能拿到。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20,4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