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劳动争议期间的工资是否受诉讼法的调整

劳动争议期间的工资是否受诉讼法的调整

2022-08-04 17:3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黑龙江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8-04回复

工资受劳动法规调整,与民事诉讼法无关、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受劳动法规调整。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法律,不调整工资分配。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四十八条和《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工资分配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和最低工资保护制度,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工资分配形式和水平。不同经济水平地区,不同用人单位工资水平和分配形式不同,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参照当地同岗位工种工资水平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协商确定。《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在劳动争议仲裁期间,若劳动者有正常上班的(说明劳动关系存续,且有正常上班),则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工资。若劳动者没有上班也未向用人单位请有薪假的,或已经跟用人单位终止及解除劳动有关系的,一般情况下是没有工资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劳动争议上诉期间,劳动者仍然在用人单位就业并且通过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追加请求。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动争议不受仲裁法的调整是什么意思
    劳动争议不受仲裁法的调整是什么意思

    仲裁是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合同纠纷物权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等民事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的民商事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为了公正及时解决劳动合同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定的

    2020.08.12 489
  • 劳动争议上诉期间有工资吗
    劳动争议上诉期间有工资吗

    在对劳动争议提起上诉的期间,如果劳动者仍然在用人单位就业并且付出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追加请求。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020.11.03 91
  • 劳动争议仲裁期间的工资是多久
    劳动争议仲裁期间的工资是多久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工资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其他情形下,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0.02.18 123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受诉讼法调整

    工资受劳动法规调整,与民事诉讼法无关、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受劳动法规调整。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法律,不调整工资分配。根据《劳动法》第四

    2022-04-16 15,340
  •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受诉讼法调整

    工资受劳动法规调整,与民事诉讼法无关、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受劳动法规调整。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法律,不调整工资分配。根据《劳动法》第四

    2022-04-08 15,340
  • 劳动争议中,工资是否受诉讼法调整,工资

    工资受劳动法规调整,与民事诉讼法无关、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受劳动法规调整。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法律,不调整工资分配。根据《劳动法》第四

    2022-05-06 15,340
  • 劳动争议中,劳动者的工资是否受诉讼法调整,工资是否受民事诉讼法

    工资受劳动法规调整,与民事诉讼法无关、工资是用人单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报酬,受劳动法规调整。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民事诉讼规则的法律,不调整工资分配。根据《劳动法》第四

    2022-03-0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复议和诉讼的起诉期间 01:04
    复议和诉讼的起诉期间

    行政强制措施的复议期限是60天,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6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

    802 2022.05.11
  • 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 01:05
    劳动争议管辖法院的规定

    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前置程序,应当先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是中国境内的企业和职工

    2,006 2022.04.17
  •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557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