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无理由补偿劳动者合理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支付任何经济补偿的,劳动者没有过错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可以认定用人单位行为属于《劳动合同法》87条规定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应该支付你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劳动者2个月的本人工资;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9条规定情形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的,其中符合《劳动合同法》46条规定的,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劳动者一个月本人工资,;符合《劳动合同法》第40条,并且没有提前1个月通知劳动者的还应多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的规定的情况,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不需要支付任何经济补偿,也不需要提前通知劳动者;但是,这需要用人单位举证并且书面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者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不可以无理由辞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用人单位不能够无故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需符合下列条件:与劳动者协商达成一致;因劳动者具有重大过错而予以辞退;依法裁员;或者无过错性辞退劳动者等。
-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解除合同给补偿吗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无过失性辞退劳动者; 4.用人单位依照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采取经济
2020.10.19 210 -
用人单位确认无劳动关系劳动者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确认无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收集以下证据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考勤记录;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其他。
2020.07.18 114 -
用人单位确认无劳动关系劳动者怎么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不被单位给承认,劳动者可以收集其他证据予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1、收集载有劳动者名字的用人单位的各种文件。比如用人单位下发的含有劳动者名字的各种通知、工作任务单、任命通知书、介绍信、签到表等书面资料。 2、收
2020.03.22 160
-
用人单位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应该给劳动者什么补偿?
用人单位无理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应该支付劳动者赔偿金,标准为工作1年支付2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
2022-04-10 15,340 -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怎样补偿劳动者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依法应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应再补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
2022-03-21 15,340 -
可以用人单位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吗
公司不可以没有理由就把合同解除了,如果公司这样做单位赔偿你一笔比较丰厚的金额。由于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了你的劳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单位是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跟赔偿金(具体数额要根
2022-05-04 15,340 -
用人单位可以无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吗
用人单位无任何理由和劳动者解除了劳动合同,其行为是违法的,依法应给予双倍的补偿。补偿的标准为劳动者本人一个月的工资。如果没有提前一个月通知,还应再补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法律链接:《劳动合同法》第八
2022-04-02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148 2022.04.17 -
00:47
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是什么意思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意思不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因为经济补偿是有法律规定的,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符合法定情形的,才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无需支付经济
1,827 2022.05.11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23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