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上述扣发或代扣劳动报酬的情况如何扣除劳动报酬法律责任

上述扣发或代扣劳动报酬的情况如何扣除劳动报酬法律责任

2022-04-04 14:2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西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4-04回复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所称的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指用人单位对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其工资的行为。根据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但是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并不包括以下减发工资的情况: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社会保险,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该罪的立案标准为: 1、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2、数额较大; 3、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

律师普法更多>>
  • 劳务报酬扣除税率是多少
    劳务报酬扣除税率是多少

    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800元税费;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税率为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万的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20%。单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的,不超过5万元的应纳税所得额

    2020.09.24 404
  • 劳务报酬预扣税率表
    劳务报酬预扣税率表

    级数:1.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预扣率20%,速算扣除率0;2.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至50000元,预扣率30%,速算扣除率2000;3..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预扣率40%,速算扣除率

    2020.12.26 1,982
  • 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扣除准则
    劳务报酬所得的费用扣除准则

    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800元以下不交税。

    2020.05.03 304
专业问答更多>>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01:22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立案标准为: 1、用人单位或个人,通过逃匿、或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在有能力支付的情况下,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2、未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较大;3、经过有关政府部门的强行要求,企业仍拒绝支付劳

    4,836 2022.04.17
  • 劳务报酬怎么申报个税 01:03
    劳务报酬怎么申报个税

    劳务报酬申报个税的流程如下: 1、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2份并填写; 2、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

    13,103 2022.04.17
  •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01:09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

    劳动法扣工资规定,具体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经济赔偿。但是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2、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

    9,540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