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离职工资能超过多少范围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公司批准你的离职申请,但并不等于接受你提前一周才申请的做法。所以公司扣你工资(应支付你已工作期间的工资),并无不当。 你连与公司签订的是哪种类型的劳动合同都搞不清楚,对问题的解决就有相当难度。试用期最长为六个月,一年期限的试用期显然违法。 其次,如果公司在你工作的一年时间里,没有按规定为你缴纳社会保险费,你完全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还有权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补缴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员工可以在允许范围内请多少天病假根据在本单位工作时间不同以及总工作年限不同而不同,最高可以达到24个月。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 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 4.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
申请公租房总资产不能超过多少
申请公租房总资产为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2人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超过2人的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于1500元。具体需满足的条件: 1、申请人年满18周岁,在主城区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 2、符合政府规定收入限
2021.12.11 3,627 -
职工请假一年不能超过多少天
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事假只要是用人单位批准了的,不管超过多少天都不可以作为用人单位辞退的理由,劳动者请事假的时间过于长久,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批准即可。一年请事假20天以上不享有带薪年假。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
2020.03.24 1,310 -
国企职工请假不能超过多少天?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2020.09.19 574
-
申请离职时间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2022-04-14 15,340 -
所以,申请离职时间不能超过工资的多少?
如果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那么申请离职就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履行提前三十天书面告知义务,三十天届满,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关系解除。 你提前一周申请离职,显然违反了上述规定
2022-04-11 15,340 -
未超过30天申请离职会扣工资吗
未提前30天申请离职走了不会扣工资。但是如果劳动者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022-11-12 15,340 -
男职工生育险超过多少范围可以报销
男职工生育险能报多少男职工生育险能报一般流产的200元,顺产的1200元,难产或多胞胎生育的2000元。男方生育险报销流程中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参保男职工,可申请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
2022-03-22 15,340
-
00:58
离职多久才能申请失业补助金离职申请失业补助金的时间,法律没有作出限制性规定。失业保险缴费满一年以上即可领取失业金。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失业后,应
13,195 2022.05.11 -
00:56
工伤赔偿不能超过多久工伤赔偿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开始计算。超过时效,则不受法律保护。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
3,286 2022.04.15 -
01:15
申请离婚费用是多少如果是协议离婚的,要缴纳离婚证工本费九元,个别城市的规定不同;如果是起诉离婚的,就要缴纳诉讼费,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诉讼费为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如果案件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二十万元的情况下,不用另外缴纳费用;但如果超
1,640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