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精选问答 > 女职工生育假期是多久?

女职工生育假期是多久?

2022-07-26 06:41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宁夏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7-26回复

从产前到产后,一般有98天。 产假,是指职业女性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休假权利。 产假的一般规定: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律师普法更多>>
  • 女职工生育享受多久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多久产假

    女职工生育一般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假有15天。但如果职工难产的,应为其增加产假15天;如果生育多胞胎的,则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为其增加15天的产假。

    2020.01.14 82
  • 女职工生育假期计算
    女职工生育假期计算

    女工享受下列生育假期:生育时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难产的,则增加产假15天。

    2020.10.22 92
  • 女职工产假多少天生育
    女职工产假多少天生育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2020.09.11 157
专业问答更多>>
  • 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假期是多久

    劳动法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2023-02-13 15,340
  • 女职工生育假是多久

    可以享受产假98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六条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

    2022-03-12 15,340
  • 女职工生育期限是多久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妇女在

    2022-01-13 15,340
  • 女职工生育多久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

    2022-05-14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职工生育险怎么使用 01:17
    职工生育险怎么使用

    职工生育险的使用如下: 1、携带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女职工怀孕后、流产或计划生育手术前,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 2、签发医疗证: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5,837 2022.04.17
  • 生育假多少天2021新规定 01:22
    生育假多少天2021新规定

    生育假一般有98天。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一共可以享受98天的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女职工难产的,那么可以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那么每多生育1个婴儿,就可以增加15天的产假。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

    2,108 2022.04.12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481 2022.06.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