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单位应该如何约定试用期
单位应该如何约定试用期

单位应该如何约定试用期

2020-06-18 97
普法内容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够约定一次试用期,而且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能超过两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能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如何约定?
    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如何约定?

    应当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0-06-08 104
  • 事业单位招聘试用期有五年应该如何辞职
    事业单位招聘试用期有五年应该如何辞职

    事业编的员工如果有五年的工作年限,且处在试用期的,一般也需要提前30日书面通知事业单位,来与其解除聘用合同,但是双方对解除聘用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如果违反有关服务期的约定,还要依法承担违约责任。

    2020-07-28 100
  • 单位在试用期解约有何限制
    单位在试用期解约有何限制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当劳动者出现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等法定情形时可解除劳动合同。

    2020-05-11 221
专业问答更多>>
  • 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和试用期的,应该如何理解?如何约定试用期

    根据《高级汉语词典》的解释,“试用”是使某人受到一段时期的检验或试工以便能确定这人是否适合于做某事,“试用期”是指在正式使用之前的应用期间,看是否合适。《劳动部办公厅对的复函》对试用期作了如下的定义:

    2022-03-15 15,340
  • 如何约定用人单位试用期的合法方式

    在约定试用期应注意以下问题: (1)有三种情形是不可以约定试用期的: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年;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2)在试用期内,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

    2023-04-23 15,340
  • 同一用人单位与动者的试用期如何约定?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

    2023-06-11 15,340
  • 公司违法约定试用期,单位应该负什么责任

    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怎么办: (1)用人单位约定的试用期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长期限比如:小张与公司签订了二年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30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3500元。这

    2022-04-2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01:01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合法吗

    用人单位试用期不交社保不合法。试用期间,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

    2,196 15,340
  • 单位缴纳的医保如何使用 00:54
    单位缴纳的医保如何使用

    医保卡单位缴纳的部分是统筹基金,单位缴纳的统筹基金,主要使用途径是: 1、员工支付住院医疗及部分门诊大病费用; 2、支付范围包括,门诊普通疾病的医疗费用; 3、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基本医疗费用; 4、起付标准以上、统筹基金最高支

    17,458 15,340
  • 车位租赁合同单方违约如何处理 01:06
    车位租赁合同单方违约如何处理

    车位租赁合同单方违约的话,当事人可以请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具体就包括了:继续履行车位租赁合同的责任、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责任、赔偿遭受损失一方实际损失的责任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责任。具体来说,这主要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的规定。

    2,026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