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因公殉职和工亡的区别
因公殉职和工亡的区别

因公殉职和工亡的区别

2020-04-12 1,788
普法内容
首先,是两种死亡者主体身份不同 其次,是两种死亡的原因既有差异,又可能有重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工亡和因公殉职赔偿区别
    工亡和因公殉职赔偿区别

    因公殉职和因工死亡工伤赔偿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赔偿即可。

    2021-01-06 805
  • 因公殉职和因公死亡意思一样吗
    因公殉职和因公死亡意思一样吗

    1、意思不同。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因公死亡可以理解为自然人因工作原因造成的死亡是为因工死亡。 2、两种死亡者主体身份不同。因公殉职包括行政人员、公司职员、集体单位工作人员等。因公死亡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等。 3、两

    2020-06-17 980
  • 军人因公殉职职工的死亡赔偿金标准?
    军人因公殉职职工的死亡赔偿金标准?

    因公殉职赔偿最新标准,职工因公死亡应发给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发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具体标准如下: 1、丧葬补助金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的标准发给。 2、供养亲属抚恤金发给由死者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死者的亲属。其标

    2020-02-18 664
专业问答更多>>
  • 因公殉职和因公牺牲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因公殉职和因公牺牲的区别主要是含义不同: 1、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员、公司职员、集体单位工作人员等。简单说是指履行职务时死亡。因公殉职包含的范围则相对广泛,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

    2023-04-25 15,340
  • 因公殉职和因工死亡是一样的,但是单位赔偿有区别吗?

    因公殉职和因工死亡工伤赔偿是一样的,但是单位赔偿有区别吗:没有任何区别,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赔偿即可。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

    2022-10-06 15,340
  • 工伤赔偿和因工殉职赔偿有区别吗

    主要的区别在于工亡赔偿的是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工伤赔偿的残疾赔偿金等。

    2023-06-02 15,340
  • 因公殉职到底有什么区别

    因公殉职和因工死亡工伤赔偿是一样的,但是单位赔偿有区别吗:没有任何区别,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进行赔偿即可。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

    2022-10-1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万 00:56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万

    因公殉职赔偿多少,法律没有统一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赔偿项目: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1,992 15,340
  • 公务员因公殉职赔偿标准2021 01:08
    公务员因公殉职赔偿标准2021

    公务员殉职赔偿标准如下:公务员的一次性抚恤金是按照当地的居民城镇收入的20倍赔偿的。公务员因公牺牲、因公死亡或者病故的,其亲属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为:烈士和因

    7,164 15,340
  •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 01:24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有: 辞职,指的是员工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辞职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如用人单位对员工有威胁、暴力等手段强迫员工劳动、或不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员工可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要求;2、

    75,129 15,340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 合伙人

擅长:刑事辩护、民事诉讼
咨询律师
134-1035-7909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