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律师普法 > 国企调休制度
国企调休制度

国企调休制度

2020-06-20 720
普法内容
国企调休制度包括: 一、调休是指以加班时间换取休息时间的行为。 二、各部门主管根据本部门加班和工作情况在加班后三个月内安排人员调休。 三、调休不得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并避开公司的集体活动。 四、员工调休须事先填写《调休单》,经部门主管签字后报办公室备案。 五、员工调休以半个工作日为起点。 六、调休一般视同公休处理,不影响正常薪资和奖金。 七、安排调休,本人不休息的,视作自动放弃休息,不得随意顺延。 八、因工作需要,本部门难以安排调休的,可于年底按加班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注:律师普法为法师兄(原110咨询网)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形式的复制、转载都视为侵权行为。

律师普法更多>>
  • 国家电网休息制度
    国家电网休息制度

    一个月休息八天。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40个小时。所以根据安排一个月休息八天。

    2020-12-10 1,686
  • 国企夫妻回避制度
    国企夫妻回避制度

    关于国企亲属回避规定: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招聘行为的意见》要求实行国有企业公开招聘回避制度。凡与招聘国有企业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国有企业负责人员的秘书或者人事、财务、

    2020-06-04 1,197
  • 调薪制度
    调薪制度

    调薪制度即因各种原因需要,用人单位单方面调整员工的薪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劳动合同中“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约定就成为了法定必备内容。用人单位往往以享有用工自主权为由,对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进行单方变更调整。

    2020-08-22 881
专业问答更多>>
  • 退休金制度的调整

    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如果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也进行相应调整的话,那么他们未来的养老金就不一定缩水,还有可能高于原来的水平。因为,基础养老金的增长率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而如果个人账户做实并进入

    2022-04-20 15,340
  • 政府内部调休制度强制性的调休是否违法

    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违约金。您可以和单位协商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的,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

    2022-03-25 15,340
  • 国家企业如何实行加班倒休制度

    1、对于国家企业加班倒休规定的问题,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平时加班必须支付加班工资,不能用调休来补偿。休息日的加班可以用补休的办法来补偿。平时加班为平时工资的1.5倍,休息日

    2022-08-06 15,340
  • 加班调休假条,加班调休的制度是哪些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劳动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平时加班必须支付加班工资,不能用调休来补偿。休息日的加班可以用补休的办法来补偿。平时加班为平时工资的1.5倍,休息日为两倍。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

    2022-08-0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国企退休和私企退休的区别 00:54
    国企退休和私企退休的区别

    国企退休和私企退休的区别如下:工资待遇的不同;退休后的待遇不同;缴纳基数不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一般国企当个人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时是按个人工资为基数缴费的,而大多数私企是全部按社保的最低基数给员工缴费的,这样老板可少缴社会统筹费用,所

    26,045 15,340
  • 囯庆节怎么调休 01:14
    囯庆节怎么调休

    囯庆节调休的方式如下: 1、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2、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国庆法定节假日为三天,是每年的10月1日到3日。而实际中,在法定节假日时都会调休,即休息日会加长,如国庆节,在法定节假日后,一般还有

    711 15,340
  • 公司罚款制度合法吗 01:16
    公司罚款制度合法吗

    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根据我国的《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只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且有相应的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由于用人单位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故不具备实施经济处罚权的主体资格,不能对员工做出经济处罚

    8,897 15,340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 专职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公司法、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159-1026-0523
主讲嘉宾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